文言文的徇翻译
1.文言文“徇”的用法
1. 巡行 王乃徇师而誓。
——《书·泰誓中》 又如:徇铺(巡查街市里巷);徇察(巡行察访) 巡行示众 杀颠颉以徇于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又如:徇首(传首示众);徇罚(示众处罚) 对众宣示 遂斩队长二人以徇。
——《史记》 又如:徇众(示众) 顺从、依从 知县又徇了顾佥事人情。——《古今小说》 又如:徇世(随顺世俗);徇庇(徇私包庇);徇物(曲从世俗);徇俗(顺随时俗) 舍身 陛下舍万乘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
——《三国演义》 又如:徇名(舍身以求名);徇利(不惜身以求利);徇命(捐躯) 炫耀;夸示 徇蹲鸱之沃,则以为世济阳九。——《文选·左思·吴都赋》 又如:徇陈(遍示列队部伍);徇铎(振铎以警众) 谋求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史记》 又如:徇情枉法(为私情而违法);徇私偏向(曲从私情,偏袒一方) 2. 徇难,为国难殉身 公投袂循难,超然奋发。——《南史·齐高帝纪》 也作“殉难” 3. 攻击 三月,光武别与诸将绚昆阳、定陵、郾,皆下之。
——《后汉书 纪一上》 光武因复绚下颖阳。——《后汉书 纪一上》。
2.文言文中“徇”的用法是什么
读音:xùn
1、作形声词,从彳(chì),旬声。
黄帝幼而徇齐。——《史记·五帝纪》。
2、
巡行
王乃徇师而誓。——《书·泰誓中》
巡行示众
杀颠颉以徇于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对众宣示
遂斩队长二人以徇。——《史记》
顺从、依从
知县又徇了顾佥事人情。——《古今小说》
舍身
陛下舍万乘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三国演义》
炫耀;夸示
徇蹲鸱之沃,则以为世济阳九。——《文选·左思·吴都赋》
谋求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史记》
3、徇难,为国难殉身
公投袂循难,超然奋发。——《南史·齐高帝纪》
也作“殉难”
4、攻击
三月,光武别与诸将绚昆阳、定陵、郾,皆下之。——《后汉书 纪一上》
3.徇冥用文言文翻译
应为:乃徇曰。
注释:(1)乃:于是;(2)徇:宣布命令。 “乃徇曰”意为:于是宣布命令(说,称)。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
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4.文言文中“徇”的用法是什么
读音:xùn1、作形声词,从彳(chì),旬声。
黄帝幼而徇齐。——《史记·五帝纪》。
2、巡行王乃徇师而誓。——《书·泰誓中》巡行示众杀颠颉以徇于师。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对众宣示遂斩队长二人以徇。——《史记》顺从、依从 知县又徇了顾佥事人情。
——《古今小说》舍身陛下舍万乘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三国演义》炫耀;夸示徇蹲鸱之沃,则以为世济阳九。
——《文选·左思·吴都赋》谋求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史记》3、徇难,为国难殉身公投袂循难,超然奋发。
——《南史·齐高帝纪》也作“殉难”4、攻击 三月,光武别与诸将绚昆阳、定陵、郾,皆下之。——《后汉书 纪一上》。
5.文言文的翻译
杜衍,字叫世昌,是越州山阴人。
杜衍从小刻苦磨砺品行节操,尤其重视学习。殿试中被选拔为进士甲科,任平遥县县令,皇上下诏举荐良吏,被提拔为乾州知府。
后调任凤翔知府。在他被免去知府返回京城时,凤翔、乾州二府的百姓沿途迎候,说:“为什么夺去我们的好太守?”后朝廷派杜衍到河东路巡察刑狱,在巡行考察潞州时,判断冤案。
高继升主持石州,有人告发继升串通蕃族图谋叛乱,高继升被捕关在狱中,长时间不能定案。杜衍分辨案卷,搞清楚高继升是受人诬陷,为之纠正,并把诬告者关押抵罪。
宁化驻军将领审讯逼供,定人死罪,不根据实情,杜衍审察后予以改正。章献太后派使者安抚淮南,使者回来后还未来得及汇报,章献太后就先问杜衍身体怎么样,使者把杜衍治理地方的情况报告给了太后,章献太后感叹道:“杜衍治理地方的情况我早就知道了。”
杜衍从政谨慎细密,从不用严厉的刑法督促属下,而下属、百姓还是敬畏他的清廉整肃。后来杜衍又兼管吏部选授官职。
原先吏部选授官职的规章繁杂冗长,主管官员不能尽阅,分管的下级官吏借机索要贿赂。杜衍上任之后,就让下属将吏部选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问下属:“选授官职的规章全都呈送上来了吗?”属下回答说:“全部呈送上来了。”
杜衍下功夫全部读完,全部掌握了吏部选授官职的规定。第二天,杜衍命令下属不必升堂,只在各自分管的部门听候命令,官吏任免的事情都由他自己裁决,从此吏部下属办事的官员再也无法徇私舞弊、卖官自肥。
几个月后,杜衍的名声震动京城。后来杜衍调任到审官院,他管理的办法和在吏部时一样。
契丹与元昊在黄河以北交战,参知政事范仲淹安抚河东,打算出兵防御。杜衍说:“二国刚刚交战,敌方自顾不暇,势必不会来侵犯我,我们不可随便出兵。”
范促淹在皇帝面前力争,并诋毁(指责)杜衍,言辞很激烈。范仲淹曾经像对待父辈一样侍奉杜衍,杜衍并不因此记恨。
契丹皇帝的女婿刘三嘏因逃避罪责来归顺大宋,辅政大臣主张很好的招待收留他,借以了解契丹的内幕。谏官欧阳修也主张收留三嘏,皇帝就此征求杜衍的意见。
杜衍说:“中国与邻国交往以诚信为根本,如果我们自己违背誓约,招降纳叛,那样我们就要背负理亏的责任。况且刘三嘏作为契丹皇帝的女婿,却逃离契丹来投归大宋,他为自身谋划尚且如此,还值得和此人谋划国家大事吗!接纳他有什么好处,还不如把他送回契丹。”
皇帝最终听从了杜衍的意见,把刘三嘏送回到契丹。 杜衍喜好引荐贤士,而阻止投机钻营的小人,小人大都不喜欢他。
庆历七年,杜衍刚进入七十岁,即上表请求退休,他被加封太子少师退休。八十岁时去世。
去世前自立遗嘱,大体意思是:“不要因为长时间天下太平就忽视边防,不要因为国库充裕就挥霍浪费,应该早立储君,以安定人心。”遗嘱一点不涉及自家私事。
转自: /f?kz=1321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