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字图南文言文

1.文言文陈抟,字图南,毫州真源人

出自《宋史》中。

《宋史》卷四百五十七《隐逸(上)》列有《陈抟传》: 陈抟,字图南,毫州真源人,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曰益。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

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自言尝遇孙君仿,皮处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语抟曰:"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

"抟往楼焉。因服气辟谷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后移居华山云谷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馀日不起。

周世宗好黄白术,有以抟名闻者,显德三年,命华州送到阙下。留止禁中月徐,从容问其术,抟对曰:"陛下为四之主,当以致治为念,余何留意黄白之事乎?"世宗不之责,命为谏义大夫,固辞不受。

既知其无他术,放还所,沼本州长吏岁时存问。五年,成州史朱宪陛辞赴任,世宗令帛五十匹,茶三十斤赐抟。

太平兴国中来朝,太宗得之甚厚。九年来朝,上益加礼重,谓宰相宋观等曰:"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度其本近百岁。

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与之语,甚可听。

"因遗中使送至中书,琪等从容问曰:"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教人乎?"对曰:"抟山野之人,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黄白之事,吐纳养行之理,非有方术可传。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世?今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古今,深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正君臣协心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练,无出于此。

"琪等称善,以其语白上。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

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 端拱初,忽谓弟子贾德升曰:"汝可于张超谷凿石为室,吾将焉。

"二年秋七月,石室成,抟手书数百言为表,其略曰:"臣抟大数有终,圣朝难恋,匕于今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如期而卒,经七日支体犹温,有五色云蔽塞洞口,弥月不散。

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常自号扶摇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宰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笺其指。

抟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阳集》、《钓潭集》、诗六百馀首。 能逆知人意,斋中有大飘挂壁上,道士贾休心欲之,抟已知其意,谓休曰:"子来非有他,盖欲吾飘尔。

"呼抟者取以与之,休大惊,以为神,有郭沆者,少居化阴,衣宿云台观。抟中夜呼令趣归,沆未决,有倾,曰:"可勿归矣。

"明日,沆还家,果中夜母暴得心痛几死,食顷而愈。

2.陈抟老祖观空篇译文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兼有佛家《因果经》的味道,与那些江湖流传的相面术不可同日而语,比曾国藩的《冰鉴》更为大气,颇有止恶扬善之功,读之耐人寻味。

今原文加译文呈现,供大家一观。·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

【译文】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审察一个人的心地,就可以了解他的善恶之性;行为是心性的外在表现,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就可以知道他的祸福吉凶。·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

【译文】买卖出纳不公平的人,难以得到儿女长时间的抚养;说话无信多反复的人,没有几个心腹好友。 ·消沮闭藏,必是奸贪之辈;披肝露胆,决为英杰之人。

【译文】耗损别人的钱财和资源的人,必是奸贪不足的鼠辈小人;血心仗胆、极尽忠诚的侠义之人,一定是英雄豪杰。·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

【译文】一个人心平气和,可以预见他的子孙一定繁荣富贵;外才鬼才不听别人劝阻的人,不遭大祸就一定很贫穷。·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译文】翻脸无情的人一生贫寒,夭折短寿;时时念旧,发迹不忘故友的人,富贵绵远,长寿多福。·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译文】动辄就讲一些不合情理、违心的话,最易折损自己的寿命;忘恩负义、记小仇的人,难以考学科第。·小富小贵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

【译文】小成就骄傲自满、目空四海的人成不了大气候;大成就而不骄傲的人,福报深厚无边。·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译文】恶行隐蔽、行为不光明的人,纵有荣华富贵,儿孙也享用不到。而公平正直的人虽没有子嗣,死后也可以做神。

·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译文】平时“为国献身、为朋友献身”的豪言壮语不离口,这样的人在大事关头、大节时刻,一定会逃掉;滥交朋友的人,即使所谓的“深交”实际上很平常。

·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桥梁之材;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译文】能挑起重担又任劳任怨的人,一定是国家的栋梁;碰到一点小事就避嫌,不肯承担一点责任的人,怎么能重用呢。

·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待人有地,无端福禄更延年。【译文】跟天地万物过不去(怨天尤人),不但引来不测之祸,还会遗害子孙;待人处事留有余地的人,会获得意外的福禄和长寿。

·迷花恋酒,阃(kǔn)中妻妾参商;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译文】寻花问柳、贪杯恋酒的人,家中的女眷一定不和睦;利己损人的人,一定会有不肖子孙。

·贱买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译文】趁火打劫、贱买人家财产,子孙都是败家子;尊师重道的人家一定出孝子贤孙。

·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译文】说话尖酸刻薄的愚鲁人,贫穷短命;寡言少语,举止木讷的聪明人,安康富贵。

·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译文】在艰难困苦中还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随波逐流的人如果读书、走仕途之路,一定是国家的柱石之臣;安乐中忘记安乐、有忧患意识的人,即使才学低一些,未必就不能够金榜题名,青云直上。

·鄙吝勤劳,亦有大富小康之别,宜观其量;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译文】节俭勤劳的人有大富有小康的区别,关键看其人的心量;奢侈豪华的人有奇人也有浪子,关键看其人的才学。

·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译文】不要把爱占小便宜为“守成”,贪小难免惹祸败家;不要以为爱惜财务是吝啬,惜福者往往是仗义疏财的人。

·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己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译文】处事沉稳不着急的,必是大器晚成的人;胸有成竹而又能深藏不露的人,必是才高而年轻得志。

·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译文】有才能而不肯教给他人,自己不但没有成就,子女也一无所成;见到他人有过错,能够在暗中规劝的人,可以托身寄家。

·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大才与庸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译文】知足与自满不一样,知足的人守本分而有福禄,自满是傲慢自大,招灾是迟早的事;大才与庸才自然有区别:有实际能力的一定有成就,好吹牛的具体做事时往往一塌糊涂。

·忮(zhì)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译文】不顾一切地为了取胜,图名利,这样的人到底是逊人一筹;有恻隐之心的人,即使遇到艰难,也会获得帮助。

·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译文】只知有怨不知报恩的人,估计很难长寿;斤斤计较的人,也不会有大的福报。

·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译文】过于刚强的人,做事虽容易成功。

3.陈抟简介

陈 抟 的 生 平 : 陈 抟 为 五 代 宋 初 著 名 道 士 。

字 图 南 , 号 扶 摇 子 。 毫 州 真 源 人 ( 或 说 为 普 州 崇 龛 人 。

) 年 少 时 熟 读 经 史 百 家 之 言 , 好 佛 学 , 医 理 , 天 文 地 理 , 颇 有 诗 名 。 后 举 进 士 不 第 , 悟 世 事 浮 华 实 为 虚 妄 , 乃 不 求 仕 进 , 游 历 名 山 , 求 访 仙 道 , 长 期 隐 居 在 武 当 山 九 室 岩 , 服 气 辟 谷 , 清 静 修 道 二 十 余 年 。

后 移 居 华 山 云 台 观 和 少 华 山 石 室 , 与 隐 士 吕 洞 宾 , 李 琪 等 交 往 甚 密 。 后 周 世 宗 思 陈 抟 有 奇 才 远 略 , 乃 召 陈 抟 入 宫 , 命 他 为 谏 议 大 夫 , 他 固 辞 不 受 , 赐 号 「 白 云 先 生 」 。

宋 太 宗 曾 两 次 召 陈 抟 入 宫 , 待 之 甚 厚 , 他 建 议 宋 太 宗 「 远 招 贤 士 , 近 去 佞 臣 , 轻 赋 万 民 , 重 赏 三 军 」 , 甚 得 太 宗 敬 重 宏 信 , 赐 号 「 希 夷 先 生 」 。 端 拱 二 年 ( 9 8 9 年 ) 卒 於 莲 华 峰 下 张 超 谷 中 。

4.求陈抟心相篇原文,不带译文的

全文: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

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 消沮闭藏,必是好贪之辈;披肝露胆,决为英杰之人。

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 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小富小贵易盈,刑灾准有;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 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桥梁之材;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

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待人有地,无端得福更延年。 迷花恋酒,阃中妻妾参商;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

贱买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

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 鄙吝勤劳,亦有大富小康之别,宜观其量;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

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 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已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

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 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大才与见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

忮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 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

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乐处生悲,一生辛苦;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功归人而过归己,侭堪救患扶灾。 处家孝弟无亏,簪缨奕世;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曲意周全知有后;任情激搏必凶亡。 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 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笑骂不审是非,知交断绝。 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名扬海内。

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瘟亡不由运数,骂地咒天。 甘受人欺,有子忽然大发;常思退步,一身终得安闲。

举止不失其常,非贵亦须大富,寿可知矣;喜怒不形于色,成名还立大功,奸亦有之。 无事失措仓皇,光如闪电;有难怡然不动,安若泰山。

积功累仁,百年必报;大出小人,数世其昌。 人事可凭,天道不爽。

如何餐刀饮剑?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 如何投河自缢?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气盛见逼。

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 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如何暴疾而殁?色欲空虚。如何毒疮而终?肥甘凝腻。

如何老后无嗣?性情孤洁。如何盛年丧子?心地欺瞒。

如何多遭火盗?刻剥民财。如何时犯官府?调停失当。

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 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

何知玉堂金马?动容清丽。 何知建牙拥节?气概凌霄。

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胆薄。 何知明经教职?志近行拘。

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 何知秀而不实?盖谓自贤兼短行。

若论妇人,先须静默;从来淑女,不贵才能。 有威严,当膺一品之封;少修饰,准掌万金之重。

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尽孝廉慈,不特助夫还旺子。 贫苦中毫无怨詈,两国褒封;富贵时常惜衣粮,满堂荣庆。

奴婢成群,定是宽宏待下;资财盈筐,决然勤俭持家。 悍妇多因性妒,老后无归;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为甚欺夫?显然淫行。缘何无子?暗里伤人。

合观前论,历试无差;勉教后来,犹期善变。 信乎骨格步位,相辅而行。

允矣血气精神,由之而显。 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5.《赛商鞅尖酸》的文言文翻译

有个外号叫“赛商鞅”的人,这里不提他的真实姓名和籍贯,他是位老秀才,带着家眷寄居在北京。此人天性尖酸刻薄,凡是好人好事,他都要刻意从中挑剔,故而得了个“赛商鞅”之名。

翰林院编修钱敦堂先生死后,他的门生们为他筹措款项,置办衾棺,料理丧事,并赡养怃恤他的妻儿子女。事事办得周全妥贴。这位“赛商鞅”却说:“世间哪有这么好心的人。他们分明是借机沽名钓誉,好博得人家称他们有古道心肠,让显要人物知道他们的名声,将来想攀附钻营就容易了。”有一位贫民,他的母亲病饿死于路旁。这位贫民跪在母亲的遗体旁,向路人乞钱买棺,以安葬母亲。他面容憔悴,形体枯槁,声音酸楚悲哀。很多人为之泪下,纷纷施舍给他零钱。这位赛商鞅说:“这人是借死尸发洋财!那躺在地上的,是不是他妈妈还不知道呢!什么大孝子?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有一次,这位“赛商鞅”路经一座表彰节妇的牌坊。

“赛商鞅”抬头看了一阵碑文,嘲笑说:“这位夫人生前富贵,家里奴仆众多。难道就没有像秦宫、冯子都那种人?这事得加以查核,我不敢断定她不是节妇,但也不敢说她肯定就是节妇。”

这位赛商鞅平生所操的论调都是这样尖酸刻薄,所以人们都怕他,回避他,也没人敢请他教书。因此,他一辈子不得志,终于贫困潦倒而死。他死后,妻子儿女流落街头,极为悲惨。

后来,有人在朋友的宴席上见到一位陪酒的妓女,她那举止言谈,颇有书香门第的闺秀风度。

人们感到惊讶,认为这样一位女性不该沦为倚门卖俏之流。仔细一问,才知道她就是赛商鞅最小的女儿。他的女儿竟走到了这一步,是多么地令人悲哀啊!先父姚安公说:“这位绰号赛商鞅的老秀才,平生并没有做过什么大的罪恶。但他总要显示自己的识见高人一等,所以不知不觉地走到了这种悲惨的地步,怎可不引以为戒呢!”

1、尖酸刻薄,解释:说话带刺,待人冷酷,不给人丝毫回旋的余地,使人感觉没有人情味。出处:宋·陈抟《心相编》:"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

2、陈抟五代后唐时隐居山中, 宋太宗时赐号希夷先生,为宋初著名的理学家。此篇疑是明清时人托名而作。虽疑为托名之作,但仍不失为,学习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修身持家、明理悟道乃至养生摄生、益寿延年之佳作。

3、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

4、唐咸通十二年(871年),陈抟出生于亳州真源县(今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陈庄村)(或云普州崇龛县,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 。唐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五代吴越宝正七年、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后晋天福二年、南唐升元元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

5、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受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谏议大夫",不仕,赐"白云先生"。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光义召见陈抟。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太宗再次召见陈抟,赐"希夷先生"称号。北宋端拱初年(988年),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118岁。

6.陈抟文言文翻译积极II积极积极III

译文相关资料供参考:

周世宗喜好道士烧炼丹药点化金银的法术,有人把陈抟的名上奏朝廷。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周世宗命令华州把陈抟送到朝廷,留陈抟在皇宫中居住了一个多月,周世宗向陈抟询问点化金银的法术,陈抟回答说:“陛下为四海之主,应当以致力治国为念,怎么留意黄白方术这样的事情呢?”周世宗不责怪他,任命他为谏议大夫,陈抟坚决辞谢接受这一职务。 已经知道陈抟没有其他方术,周世宗就放他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诏令该州长官逢年过节慰问陈抟。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成州刺史朱宪向皇帝辞别赴任时,周世宗命令他带五十匹帛、三十斤茶叶赐给陈抟。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陈抟来宋朝进觐,太宗对待他很优厚。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陈抟再次来朝觐,皇帝更加以厚礼对待他,对宰相宋琪等人说:“陈抟独善其身,不为势态利益所干扰,才是真正的方外之士啊。陈抟在华山居住已经四十多年,估计年龄将近一百岁了。陈抟自己说他经历五代离乱之世,庆幸现在天下太平,所以来朝廷进觐我,与他交谈,听听他说的是值得的。”于是派中使送陈抟到中书省,宋琪等人从从容容询问陈抟说:“先生得到的玄默修养的方法,可以传授别人吗?” 陈抟回答说:“我是一个山野隐士,对当下的世道没有什么用处,我也不知道神仙炼丹化成金银之事、吐纳养生之理,无此类方术可以传授。假使能让白日冲天,对当今世道又有什么好处呢?现在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一样的外表,博古通今,深究治乱,真是有道德仁义圣明的君主。现在正是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兴起改革以使天下太平的时候,勤行修炼的功劳也不及此。” 宋琪等人称好,把陈抟的话告诉皇上。皇上对陈抟更加器重,北宋雍熙元年(984年)下诏赐给陈抟号希夷先生,并赐给一套紫衣,挽留他住在朝宫,命令官吏扩增修葺他所居住的云台观。 皇上多次与陈抟和唱诗赋,几个月后放他回山。

7.莫泽吾皇召,图南转姓陈

据史料记载,陈抟在进见宋太宗后,其隐居之心更日益坚决。

这一方面是他对修道之事的日渐执著,另一方面也在于他对现实政治的有意远离。作为一个负经济之才的人物,陈抟当然知道皇权政治最忌讳的是什么,故他一再向统治者表明自己的修道决心。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引陈抟辞宋太宗皇帝归山之诗云:“草泽昔皇诏,图南抟姓陈。三峰十载客,四海一闲人。

世态从来薄,诗情处处真。乞全糜鹿性,何处不称臣。”

陈抟于此向太宗皇帝传达了自己无意于政治,向宋帝称臣,并甘作一闲人的心志。认为自己生逢明君统治的时代,甘作嘉遁之士,精神超于物外,遂性所乐,一再韬光养晦。

8.陈抟

陈抟老祖 在西岳华山,曾有一位睡仙名叫陈抟,他字图南,号扶摇子。

一说他是安徽亳州人,一说是河南鹿邑人,还有说是四川安乐人,总之说法不一。其出身年代也无法考证,相传生于唐朝末年。

据《宋史·陈持传》和《真经通鉴》等记载,陈持少时便聪明过人,熟读《诗》、《书》、《易》、《礼》等儒家经典,博通百家之言,有济世从政之雄图。 唐长兴(930-933年)二年(931年),他参加进士考试,做一手好文章却名落孙山,他顿然醒晤,觉得所学只为名利而已,于是放弃仕谴,游历名山,求仙访道。

后得高士孙君仿、摩皮处士的指点,隐居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而十余年,修得一身好功夫,并能够观前占后。 后来他又移居华山云台观和华山石室,与隐士李琪、钟离权、吕洞宾等为友,广泛切磋道教修炼功夫。

后周世宗显德(954-959年)三年(956年),召陈抟入宫,问以炼丹飞升之术,陈抟回答说:“陛下为四梅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意黄自之事乎?”虽然陈抟没有教以世宗皇帝炼丹飞升之术,但世宗仍封其为谏议大夫,陈抟固辞不爱,遂赐号“白云先生”。 相传陈持常炼睡功,能睡一百多天不起来,世人皆称其为“隐于睡”者,敬称“睡仙”。

他曾作过一首《睡歌》来表达他的情怀,歌曰: 臣爱睡,臣爱睡, 不卧毡,不盖被。 片石枕头,蓑衣覆地。

南北任眼,东西随睡。 轰雷挚电泰山摧 。

万大海水空里坠, 骊龙叫喊鬼神惊, 臣当凭时正鼾睡。 闲想张良,闷思范 。

说甚曹操,休言刘备。 两三个君子,只争些闲气。

争似臣,向清风, 岭头眉头,解开肚皮, 打一觉睡, 更管甚,红轮西坠。 这里虽然只言睡,其实他从侧面反映了陈抟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价值。

在陈抟看来“睡”也是一种功夫,他认为睡能够使精神饱满,心情舒畅,世人平时精神不好,是因为“妄妄不自,情欲交织,心被万缘所染,神无一到宁静,茫茫乎昼亦梦也,夜亦梦也,寤亦梦也,寐亦梦也”,直接了当地指出了睡眠不足的原因后果。 陈抟还喜好研宄《易》理,常手不释卷,后来作《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上,还作《先天图》邵伯温称其《易》学不烦文字解说,止有图以寓阴阳消长之数,与卦之生变。

他这种思想对宋代理学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后来理学开山大师同敦颐的《太极图说》就是依据他的《太极图》而来的。 他一生著很多,但大部分都已遗失,今有《阴真君还丹歌诀》收于《正统道藏》中。

他还善于书法,相传今华山开张天岸马,奇异人中龙为其所刻写。 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年间,陈抟曾到京师求见宋太宗,建议他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深得太宗信任,赐号希夷先生。

后谢绝太宗官职,西入华山,不知所终。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1.A 2.A 3.(1)(4分)(钱若水)又到朝廷当面陈述这件事,皇上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停止招募劳役。

(“诣”“纳”各1分,大意通顺2分) (2)(4分)几月后,(钱若水)才前往(京师)入朝拜见,于是与僚友们在僧舍聚餐,和衣打盹就去世了。(“谒”“假寝”各1分,大意通顺2分。

“假寝”翻译为“小睡”、“临时睡觉”均可给分) 4.(5分)聪慧有文才,断案公允,孝顺母亲,体恤民情,见识深远,深知军事(每点1分,任答5点即可) 1. 分 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A项,听:判决。

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分 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A项,介词,凭借。B.连词,况且/连词,尚且;C.介词,在/介词,比;D.介词,被/介词,替。

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分 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诣”“纳”“谒”“假寝”“假寝”“小睡”“临时睡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分 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文章中钱若水的言行举止及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加以提炼概括。例如,“若水幼聪悟,十岁能属文”可概括为聪慧有文才,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陈抟字图南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