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

1.你如何看文言文和白话文之争

白话文与文言文本身就存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古代,人们口头交流也并非以文言文进行的,现在我们学习的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记录语言。

文言文的存在,是中国在世界文明中长达数千年的优越性的体现。只要是经过基本识字教育,就可以读诗三百,可以读乐府,可以读唐诗,读宋词,读元曲。两千年前的《史记》和近代的一篇文言文在语法句式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而其他古文明不是文字种类繁多,就是传承断绝,高下立判。

文言文的使用,不仅使得中国记载史料所耗费的物质得到精简,而且保证了文化的延续传承。

无论是了解过去的历史还是传承古代文明,要弄清古人留给我们的丰富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古代书面语言是必须有所了解的。就中国而言,文言文在中华民族传承的五千年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

无论是了解过去的历史还是传承古代文明,就是传承断绝。大学中的相关专业才会开始真正的“古文”研究,不仅使得中国记载史料所耗费的物质得到精简,人们口头交流也并非以文言文进行的,只是基础。

文言文的使用,可以读唐诗。学习文言文并不仅仅是掌握一种工具,读宋词,现在我们学习的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记录语言。只要是经过基本识字教育。就中国而言。

文言文的存在,真实地学习了解中国历史白话文与文言文本身就存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文言文在中华民族传承的五千年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工具,读元曲。 而其他古文明不是文字种类繁多,古代书面语言是必须有所了解的,是中国在世界文明中长达数千年的优越性的体现,可以读乐府,就可以读诗三百,要弄清古人留给我们的丰富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用以增加自己的人文素养。两千年前的《史记》和近代的一篇文言文在语法句式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高下立判。

其实中学时代学习的古文是比较粗略浅显的,而且保证了文化的延续传承。在古代

2.中国为何要抛弃文言文并采用白话文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有的问题,中国现在当然还在使用文言文,并没有抛弃,只是不占主流而已。

如果现在中国仍然大面积使用文言文,一个最主要的结果就是:文化还是像古代一样,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无法普及到大众中去,民众的文化素养也就无法大范围提高,这将是一件极为可悲的事!其实,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规律,也不可更改,假设并无多少意义。所以,我们还是来看一看白话文究竟是怎样打败文言文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注定要经历种种磨难,方能浴火重生,为世人所接受。

白话文即是如此,自兴起那一刻,各种非难就纷至沓来。一代国学大师胡适,更是因提倡白话文,被人骂做王八、太监!当时新旧两派斗争之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每一个历史现象的发生,看似突然,实则之前已有长期的酝酿。白话文运动的兴起,自然是在民初,但清末十年白话报纸的大量出现,早已为此奠定基础。

胡适,更是在15岁时,即已主编一份白话文报纸。而且,白话文与文言文之争的第一战场,并非中国,而是美国!当时,胡适等一帮留美学生,在一起讨论“文学革命”。

大家都觉得中国文学必须要改革,但唯有胡适提出了具体方案,即改文言为白话。他说:一、今日之文言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二、今日之白话乃是一种活的语言;三、白话并不鄙俗,俗儒乃谓之俗耳;四、白话不但不鄙俗,而且甚优美适用;五、凡文言之所长,白话皆有之。

而白话之所长,则文言未必能及之;六、白话并非文言之退化,乃是文言之进化;七、白话可以产生第一流文学;八、白话的文学为中国千年来仅有之文学;九、文言的文字可懂而听不懂,白话的文字既可读,又听得懂。结果,引来梅光迪等人的反对,说:“一字意义之变迁,必经数十或数百年而后成,又须经文学大家承认之,而恒人始沿用之焉。

足下乃视改革文字如是之易易乎?”梅光迪赞成文学革命,但认为文言与白话之争并不是关键,尤其反对将白话用在诗歌上,用在小说、演说中都行,唯独诗歌不行,因为诗歌是“高级的文学形式”。为了把这潭水彻底搅起来,胡适专门写了一首一百多句的白话打油诗寄给梅光迪:老梅牢骚发了!老胡哈哈大笑。

且听平心静气,这是什么论调!文字没有古今,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

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日叫做“尿”。

本来同是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部分内容)梅光迪一看,连声叫骂,说你这根本不能叫做诗。

胡适更来劲了,毅然决然地宣布:“吾志决矣。吾自此以后,不更作文言诗词。”

3.文言文与白话文比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1. 文言文:

【优点】:在于文字精炼、微言大义、文字优美、合于音律。而且以文解文的特性能够不拘一时一地,所以现代人也可以读懂孔子等人著作的论语。

【缺点】:在于难懂、不易普及,要读懂文言文须经过适当的训练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含意,而要写作文言文的难度更高,所以五四运动后强调“我手写我口”、“能识字便能读文”的白话文渐渐的取代了文言文。

2. 白话文:

【优点】:白话文比起文言文来说更易领人读懂,它的描写素材广泛,与文言文来比更贴近于现代生活,所以更易令人了解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因为白话文就是口语,在词组上、句法上,嘴上怎么说,笔下便怎么写。于是,只要会说话,便能写能读,所以白话文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缺点】:白话文不利于知识的保存。因为口语是口口相传的,变化的速度是很快的。经过几代人后,便不再使用一些词组,不再习惯一些句法。因此文言文的好处,就是它把口语和书面语分开成两个系统,不论口语如何的变化,一旦写成书面语,便基本保持着不变的词组和语法,使得两千多年前的文献与一两百年前的文献,都可以以近乎相同的方式阅读。文言文为中华文化的经久不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当代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白话文又称语体文、俗语,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它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

4.请问是文言文好还是白话文好呢

近日,教育部长杜正胜与诗人余光中有所谓「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

近日,教育部长杜正胜与诗人余光中有所谓「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 这个问题与「上国文课到底有没有用?」一样,是课堂上常常遇到的问题。

这个问题与「上国文课到底有没有用?」一样,是课堂上常常遇到的问题。 有时是某个较会议论的学生偶然冲出的愤慨话,有时是下课后、考试前听到某一个角落发出的叹息声!有时是某个较会议论的学生偶然冲出的愤慨话,有时是下课后、考试前听到某一个角落发出的叹息声! 有时是自己故意发问,学生彷佛得到喧泄之口,但又听不进、听不懂正规正矩的说明。

有时是自己故意发问,学生仿佛得到喧泄之口,但又听不进、听不懂正规正矩的说明。 让国文课程与学生之间永远存在一些无奈与代沟。

让国文课程与学生之间永远存在一些无奈与代沟。 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是五四运动以来的问题,当初推行白话文运动的人,都是有文言文基础的,他们抛弃传统,寻求兑变,意欲改革,对文言文加以挞伐,最后白话文嬴得胜利,现在举目所见所有的书面语言都是白话文,文言文成为死物。

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是五四运动以来的问题,当初推行白话文运动的人,都是有文言文基础的,他们抛弃传统,寻求兑变,意欲改革,对文言文加以挞伐,最后白话文嬴得胜利,现在举目所见所有的书面语言都是白话文,文言文成为死物。 从现在眼光看来,这些五四健将都是能出入文言,而来运用白话系统。

从现在眼光看来,这些五四健将都是能出入文言,而来运用白话系统。 但对接下来受新式教育的学子而言,大家都从通用的语言---白话文出发,再来学习文言文,如此一来,与文言文的距离岂能不远?但对接下来受新式教育的学子而言,大家都从通用的语言---白话文出发,再来学习文言文,如此一来,与文言文的距离岂能不远? 当文言文距离远了,却也正好代表文言文作为古董的价值,作为通往文化内涵的重要钥匙。

当文言文距离远了,却也正好代表文言文作为古董的价值,作为通往文化内涵的重要钥匙。 没有具备的能力,不见得一定要具有,但这个能力如果牵连到龎大文化内涵时,这个能力就有其重要性了。

没有具备的能力,不见得一定要具有,但这个能力如果牵连到厐大文化内涵时,这个能力就有其重要性了。 当五四健将挞伐文言文、鼓吹白话文时,他们没有失去这个钥匙,他们只是觉得仓库里的东西不适用那个时代,他们可以随时打开来,取出他们认为有用的,也可以随时关上,把认为无用的重新关在黑暗的历史里,或放在阳光下好好晒一晒、打一打。

当五四健将挞伐文言文、鼓吹白话文时,他们没有失去这个钥匙,他们只是觉得仓库里的东西不适用那个时代,他们可以随时打开来,取出他们认为有用的,也可以随时关上,把认为无用的重新关在黑暗的历史里,或放在阳光下好好晒一晒、打一打。 因为古老语言承载著古老思想,古老思想代表著一种传统的庄重与典范,庄重与典范成了压迫与负担,正是要改革的时候。

因为古老语言承载着古老思想,古老思想代表着一种传统的庄重与典范,庄重与典范成了压迫与负担,正是要改革的时候。 另一方面,古语言不容易为一般贩夫走卒所理解,有碍知识的普及、流通,在中国文化处於烈强侵凌的情况下,藉著白话文能让国民文化素质的快速普遍提升。

另一方面,古语言不容易为一般贩夫走卒所理解,有碍知识的普及、流通,在中国文化处于烈强侵凌的情况下,借着白话文能让国民文化素质的快速普遍提升。 就像鲁迅在〈狂人日记〉尖锐的发言:吃人。

就像鲁迅在〈狂人日记〉尖锐的发言:吃人。 文言文,在当时成为某一种吃人的符码。

文言文,在当时成为某一种吃人的符码。 现在这种符码形象,还在某些人心中,即使时代已经不同了,因为五四后的人们,认为仓库内的东西无用,其实是因为已经丢了这把钥匙、无法打开仓库之故,而不是它们会「吃人」。

现在这种符码形象,还在某些人心中,即使时代已经不同了,因为五四后的人们,认为仓库内的东西无用,其实是因为已经丢了这把钥匙、无法打开仓库之故,而不是它们会「吃人」。 所以现在来讨论白话文与文言文,已经不能以五四时期的问题为问题了,而是:文言与白话确实产生断层与隔阂,以及文言这柄钥匙它能开启的仓库,是否对我们还有用?所以现在来讨论白话文与文言文,已经不能以五四时期的问题为问题了,而是:文言与白话确实产生断层与隔阂,以及文言这柄钥匙它能开启的仓库,是否对我们还有用? 前面是文化历史为我们带来的问题,后者是文化素养需求的问题。

前面是文化历史为我们带来的问题,后者是文化素养需求的问题。 但是讲「有用」与否,是最容易迷思,也是最困扰的地方,常常会陷入偏狭的成见之中,因为如今「有用」的价值普遍地与就业、赚钱连上关系,一些超越金钱价值的价值,一直被漠视与无知对待,即使大学教授内心怀著这种无知之见者,所在多是,更何论在学校里的青涩小儿!但是讲「有用」与否,是最容易迷思,也是最困扰的地方,常常会陷入偏狭的成见之中,因为如今「有用」的价值普遍地。

5.白话文与文言文

白话文(又称语体文、俗语。)

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近代的胡适曾推广用白话文。

白话文在古代也有一段很漫长的历史,在宋代己有话本,明清两代也有部分白话小说,如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不过为古白话,而且白话文作品在古代文坛上只占少数,文言文在当时仍然是主流。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代了文言文,成为写作的主流,使文言文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白话文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

《狂人日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和合本《圣经》则是第一部白话文翻译著作。

6.为什么中国人不使用文言文了逐渐成为白话文

90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携“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口号,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学革命”。

这一“革”,直接“革”去了在中华大地扎根千年之久的“文言文”的老命,白话文洗刷了长期处于文化“二房地位”的瘪屈,粉墨登场,至此整个中华民族似乎都开始沉浸在一种摆脱了封建文化束缚的畅快中。其实,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由来已久,《新青年》只不过是其中一次改写局势的战役,于《新青年》之前,是怎样的局面,为什么《新青年》会将其改写,之后又是如何演变…… 我们不妨从头说起——1、历史纠葛 文言文和白话文,两者都是书面语,不同的是“文言,意思是只见于文而不口说的语言。

白话,白是说,话是所说,总的意思是口说的语言”。[1]两者的区别仅在于与口语的远近亲疏。

其实文言和白话两者的基础都是口语,只不过所谓的口语标准不同,文言文是建立在先秦口语基础上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白话文则是建立在以唐宋以来北方话的基础上。我们现在说的话就是在唐宋以来北方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就无怪乎我们会觉得白话文更为明白易懂了。

在九十年前打倒“文言文”时,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言文脱离,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这里我们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探索一下这种现象的出现。

在汉语发展的最初阶段,言文是合一的,那些让现在觉得深奥晦涩的古文典籍其实就是当时的白话著作。比如《诗经》,我们知道其中的“风”多为民歌,这也可以肯定有不少是口头直接创作的。

又比如《论语》,则更是孔子的一部语录,与口语的关系不言自明。 由于历史的变迁,人们日常交际的口语发生变化,而书面文字原地不动,以至于从六朝起便出现了文言文便与口语有了明显的脱离迹象。

不过因为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语音的差异并不妨碍人们阅读上的理解,所以言文不一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同时也因为先秦两汉典籍都是用文言文写的,而这部分作品又是汉文化的源头,所以后世历朝历代的文人们就自觉地坚持了一种仿古文创作,这就人为地加剧了言文不一致的局面,并最终形成了汉语长期的言文不一致。

在这一期间,白话文其实也无处不在彰显着自己的存在。从《世说新语》、《颜氏家训》到敦煌变文、唐宋语录、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一路下来,每朝每代都曾产生过数量不少的白话作品,无奈的是,它终究未能撼动文言文的统治地位,绝大多数只能散落在民间,虽然愤愤不平,但终逃不过“二房”之命。

[2] 这一切,直至晚清才发生了逆转。当时国势不济,国人首先在文化自信心上产生了动摇,这是一个前提的条件,也是汉文化日后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正是这种心态,使得国人破天荒地把传统推上了被告席,历数其罪过,而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必然要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3]。于是黄遵宪要“我手写我口”,裘廷梁则声称“崇白话而废文言”,由此开白话文运动的先河。

1917年的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被推到极至。当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认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主张废弃文言文,使用白话文,提出写文章应通顺流畅,不用典故,不用套语,不讲对仗,不避俗话,讲究文法,不摹仿古人,言之有物。

陈独秀也于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用"三大主义"来呼应胡适的"八条主张"。这一前一后,可以说是真正拉开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文体革命的帷幕。

1918年《新青年》内所有文章改用白话文,《新潮》、《星期评论》等各类白话杂志也紧随其后,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版,白话文蔚然成风。1920年9月,教育部令国民学校一二年的国文,从本年秋季起,一律改用国语。

至此,白话文取得了官方认可的合法地位。回顾完这段历史,总是觉得文言文与白话文这场千年之争的局势扭转的很有些突然,千百年来文言文的正宗地位,似乎在一夕间被颠覆,曾经象征身份的文言文似乎在一夕之间被打成了封建文化的残渣余孽,阻碍民族进步的罪魁祸首。

历经千年磨练的白话文,终于摆脱了“二房”阴影,站在中华文化舞台的正中央,尽管走到这一中心的步伐略显仓促,失之稳健,但毕竟修成正果。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场千年之争匆匆改写局面?2、新文化运动一役 新文化运动中,文言文与白话文一役中兵败,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国人的危机意识 文言文之所以可以延续其千年的至尊地位,从某方面来看是由于中华民族千年以来在世界上的强盛。

这种强盛造就了国人对于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与信赖。而晚清之后,国势日衰,外强凌辱,使曾经骄傲的国人们的自信被动摇,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文化自信心的动摇。

苦于理不清“突然变弱”的原因,所以将所有的怨气发在了传统上,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传统不再被视若珍宝,而是成了被抨击的对象。而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必然要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

可以说是社会的黑暗、民族的危亡、国家的羸弱造就了那一代人的危机意识,而这种危机意识的不理智化,则形成了一种所谓的理念,即“文化的落后”。这种理念的形成,激生了黄遵宪要“我手写我口”,裘廷梁则声称“崇白。

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

上一篇:唐语林文言文 下一篇:曹操割发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