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的文言文

1.中国用文言文作为校训的大学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华中科技大学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四川大学校训:精韧不怠,日进有功。

东南大学校训:止于至善

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兰州大学校训:博学笃行,自强为新。

华东师范大学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

吉林大学校训: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山东大学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东北大学校训: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石油大学校训: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中国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温州大学校训:自强勤奋 唯实创新

广州大学校训:博学笃行,与时俱进。

海洋大学校训:海纳百川,至人至德。

湘潭大学校训:博学笃行,盛德日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训:博学,诚信,求索,笃行。

暨南大学校训:忠信笃敬 。。。。。。

2.程鹏 文言文 原文

致武汉大学自荐信全文 癸巳年十一月廿六日,安庆后学程鹏,谨奉书于武汉大学诸公: 余姓程名鹏,乃皖省宜城人也。

祖居徽州,因经商之故迁居安庆,已有百年矣。少好旧学,性喜读书。

然年幼之时,蒙昧无知,但凭一时之兴,杂阅群籍,而不晓学问当以何而入焉。后幸受业于古史辨派传人,童丕绳太夫子之徒湖北阳新罗祖基先生门下。

先生虽以故谪居安庆僻壤一隅之地,然未尝有愤懑之心,授余学问亦未尝有毫厘之爽,使余得识学问之正道。自己丑仲春入罗师门下以来,初以《三百千》及《幼学故事琼林》开蒙,再以如《四书》之诸要籍识旧学之大体,后受罗师亲点,读《史记》、《左传》、《国语》及诸子书等以攻上古史,尤好穷其间之思想,亦稍涉汉魏以下。

至於所读近人之书,盖皆关乎此伦。余从罗师,非比课堂之受学,而代以入室之答问,如有片言只语不能详述者,则先生以每日之博文授余。

先生之所授者亦非句读之细,而诲余当读何书,如何读书,如何作文,如何分析之属。今方近五载,谨致余受学所属之文(余按:即《谈孔孟的几点差异》)于后以供诸公斧正。

余平生所志在于史学,然国史浩瀚,不能穷尽,至於世界诸邦之故事,则更不待言。故余特好其中两端:一则上古史,且尤重其间之思想;二则宋明之儒学。

其前者何故哉?余好古史,非但师承之故,亦本性之使然。上古史史料甚少,故史识尤要,需于众人皆读之史料中见他人未见之事,如钱宾四先生据《汉书》作《刘向歆父子年谱》以驳康南海之谬说。

《汉书》人人可读,然《年谱》举世无二。余言此例,非敢自比于钱宾四先生作《年谱》一事,然于先生《年谱》此一特点,则甚表拜服且心向往之,乃以为天授余之所长在于兹矣。

其后者又何故哉?盖理学为吾国最近西洋之“哲学”者,而明末儒学本为吾国宜行之大道也。兹两者于今世之意义甚显而重。

又以紫阳余姚之所化逾中国而布东亚故,则其又关乎中国学术与世界之联系矣,不可谓不重,此余所以欲涉此道也。 巍巍武大,创立有年,三镇之地,素称人文渊薮,江汉之汭,长见名士荟萃。

湖广总督倡学于前,中研院长执鞭于后,闻子布道,周公登坛,吴唐并举,名重一时。金声震乎中南,令名扬于神州。

凡吾国有志于学者鲜有不慕,而余亦不外,自受学于罗师以来,思慕已久,知欲为实学,难脱大学而有,勉成国器,岂舍高校以得,将变所好为所工,一扫为学之陋习,武大其康庄坦途矣!故敢望忝列珞珈山之门墙,以成生平贡献学问之志也。苟蒙相识,必勤学自励以报,余虽不敏,然定不负伯乐之恩! 附曰:余攻学之外,尚醉心于皮黄,且最喜余派。

安庆后学程鹏谨再拜。

3.求翻译《资治通鉴》里的一段文言文

章帝便下诏决定:“江海所以成为百川的首领。

企业决策者很有必要研究《资治通鉴》,是由于其地势低下。汉朝略受委屈,君臣的名分已确定。

……现命令度辽将军兼中郎将庞奋,用加倍的价格赎买南匈奴所抢夺的俘虏和牲畜,又有什么危害?何况如今汉朝与北匈奴,一如惯例。” 《资治通鉴》在总结历代兴亡实践中,特别强调领导者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人君的才能、素质和品质对于国家兴衰的重大影响,归还给北匈奴。

而南匈奴曾杀敌擒虏,应当论功行赏,就是精讲《资治通鉴》的!武汉大学近期有一个叫历史文化与领导韬略的高级研修班。如果企业高管没有时间去精读这本书,那么选择报这样的一个班去进修也是明智之选。

4.关于大学的古文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拼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赡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涧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涧兮者,恂溧也;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人莫之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

武汉大学的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