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点应该是哪些
1.文言文知识点应该是哪些
文言文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分类 翻译方法 例子 名词动用 前加动词 一狼洞其中(打洞) 前加介词后加动词 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另外动词替换 舍于其址(盖房子) 名词作 状语 表形状 像…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像犬一样) 表态度 像对待…一样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表方位 在…,从…,向… 孔子东游(向东) 表时间 每…,在… 岁赋其二(每年) 表工具 用…,乘… 辇来于秦(乘车) 表处所 在… 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形容词 作动词 状语对译法 敌人远我(远离) 补语对译法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动词替换法 私我也(偏爱) 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的+名词 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 使动 名词使动 使…成为什么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成为王) 动词使动 让…做什么 臣活之(使…活下来) 形容词使动 使…变得怎样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变得愚蠢) 意动 名词意动 把…当作…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 形容词意动 认为…怎样 成以其小,劣之(认为…不好) 文言文翻译技巧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察。
其翻译原则主要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某些词该怎么解释就怎么翻译。
如“商君佐之”的“佐”就按其意义翻译成“辅佐”即可。 2.解释和翻译有相当距离,不能简单地把解释当做翻译。
这种情况,应按这一词在句中所指的意思来译。如:“焚百家之言”的“言”当释为“言论”、“学说”,但这样的解释不能作“焚”的宾语,根据文意,这里应译为“记载言论的著作”。
3.要恰当处理一些修辞格。是比喻的,要翻译成“像……什么”,或直接译出比喻的本体;是借代,只把所代的事物写出就可以;是委婉说法的,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
4.各类专有名词和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译时要注意。凡属专名,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谥号、庙号、年号、书名等,可不译。
各种领域中有一系列的习惯用语,如官场中的“下车”、“视事”、“乞骸骨”等,可按现在的说法译出。 5.句子一些省略的成分,有时需补出。
如“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不内”后省了宾语,可补出。 6.一些文言句子的语序,有时必须改变。
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翻译时必须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译出。 7.有些特殊的句子,译时需要扩充或浓缩。
如“怀敌附远,何招不至?”就应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这类句子言简意深,如翻译时不扩充,就难于把意思表达清楚。有的句子为了某种需要,故意用繁笔,遇到这种情况,只译出意思即可。
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古文翻译八法 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
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题,体现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 一、加。
即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 单音节变双音节。如: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项脊轩志》) 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二) 同形异义词取古义。
如:(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4)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
(《赤壁之战》)上述四例中,(!)“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2)“绝境”,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宣言”,今义是表示政见的公告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4)“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
二、减。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如: (1)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 (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3)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 (4) 备盗之出入也。(《鸿门宴》) (5)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论积贮疏》) (6)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 (1)“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没有“罚”的意思;(2)“异同”只有“异”的意思;(3)“作息”只有“作”的意思;(4)“出入”在课文中只有“入”的意思;(5)“饥穰”只有“饥”的意思;。
2.为什么叫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文言文”: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
“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碃讥百客知九版循保末。“饭否”就是文言文。
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3.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
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第一个“文”,是美好的意思。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比如像说现在的,“你吃饭了吗?”。
沪订高寡薨干胳吮供经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中国在1919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9011.htm。
4.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
文言文包括古人写的文言文和现代人写的文言文,其中古人写的文言文是古文。而古诗文=古诗+古文,所以古诗文=古诗+古人写的文言文。综上所述,古诗文包括(古人写的)文言文。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扩展资料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
1、而: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因果关系。且:相当于“啊”
2、何:什么;怎么样;哪里;多么;为什么;怎么;啊;通“呵”,喝问。若:如同,像
3、乎:表疑问;相当于“吗”;表感叹;表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啊”“呀” 。所:也
4、乃 :你,你的;他的;此,这;这样,如此。
5、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难道;怎么。
常见的虚词还有:也、则、以、者、因、之、为、于、兮、焉、与、莫等。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文言文
5.文言文应该怎样理解呢
[思路分析]古文有自己的语法规则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运用课内积累的知识来阅读课外语段[解题过程]怎样阅读古文读古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这是初中阶段学习的基本要求,平时学习,复习都应遵循.古文的阅读,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正音读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朗读,甚至背诵,所以朗读背诵时都要把字音读正确.一般说来,大多数读音要以现代字典上的普通话读音为准.但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准字形,读准字音文言文里有一些现在不常用的字,就要求我们认真地辨明字形,查明字音,不要把形近字的读音当做正音.如《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桓"读"hu n"而不读"恒";《桃花源记》中的"髫"而不读"召",《狼》中"眈眈相向"中的"眈"读"d n"而不读"枕".2,多音字应辨明词性,词义现代汉语中多音多义字很多,读文言文时也常会遇到一些多音字,这就要求我们辨明这个字的词性和词义,确定读音.比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当"喜悦"讲,应读"yu ",而在"桃花源记"中的"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句里,"说"字当"述说"讲,应读"shu ".二,正确的断句,停顿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所以古人在读书时要自己断句.我们现在读古文,编者已经用标点符号把句子给我们断开了,但是在读一些长一点的句子时,往往要在一句之中表达一个概念或意思的地方,有一些小的停顿,这个停顿正确不正确,直接关系到对句意的理解正确与否.区别停顿的办法是通读全文,通过对词义的理解和文言文中词与词之间结构关系的分析,读懂每一句话.如《狼》中有"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意思是"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面前",应在读时停顿成"其一/犬坐于前",如果读作"其一犬/坐于前",意思就变成"其中一只狗蹲在屠户面前",其实,在《狼》文中,没有狗出现过.同样,对于"一狼洞其中"也应读作"一狼/洞其中",而不能读作"一狼洞/其中".三,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词义的变化有扩大,缩小和转移几种情形.词义的扩大即今义所含内容大于古义,如《愚公移山》中的"河阳之北"中的"河",在汉代以前专指黄河,一般的河流用"水"来表示,所以这个"河阳"就是"黄河北岸"的意思,而现在的"河"泛指所有的河流,词义的缩小即今义所含内容小于古义,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里,"妻子"的含义包括"妻子儿女",而今义指"男子的配偶",不包含子女在内.词义的转移即今义所含内容与古义之间发生了变化,如古汉语中"涕"指眼泪,而今义指"鼻涕".四,一词多义现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存在,阅读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特别注意根据上下语境确定具体义项.如"去"有"距离""离开""消除"等义,而在"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为学》)句中,"去"只能理解为"两地间的距离"的解释.在"得钱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句中,"去"理解为"离开"之意.五,注意通假字文言文中通假字的出现,是原 来古人在写文章时本该用这个字时,却借用了音同或音近意义不相通的字,就形成通假字,严格意义上讲应讲是"别字"了,但古人长期使用,并且得到社会认同,就不算错了.比如《愚公移山》中有这样一句话:"甚矣,汝之不惠",其中"惠"本义是"恩惠",但若按本义去解释,整句话的意思就不通了,所以"惠"是个通假字,当"聪明"讲,通"慧".类似这样的通假字在初一阶段的文言文中还有"汤"通"烫","齐"通"剂"(《扁鹊见察桓公》,)"说"能"悦","知"通"智"(《论语》十则)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课文内容详加体味.六,怎样翻译文言文阅读文言文,要准确理解大意,而不能只了解"大概",所以就要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才能理解得彻底.翻译时应注意几点:1,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注意把握原文的文意,弄清所译语句的上下文与译句的关系.因为文言文不论实词还是虚词多认现象较为普遍,句式也多富于变化,只有把握了原文的文意,上下文语境,才能准确地判断词的义项和句式的用法进而准确地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2,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主要应采用直译和意译两种方式,以直译为主.直译要求将文言文字句用现代汉语对号入座,逐一落到实处,甚至对原文遣词的特点,语言表达方式也必须在译文中表现出来,与原文保持一致.意译只要求根据文言文的基本意思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句的逐个落实,甚至与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差别较大,具体的方法可掌握.增,删,留,变等四点.增:就是把文言文中省略部分在翻译时要增补出来,如"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句可译为"(桓侯)使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删:就是把文言文中某些或表示语气,或表示停顿等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可以删去.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帝王的称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都可以在译文中直接保留下来.变:由于古汉语的习惯与现代汉语不同,有些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结构后。
6.什么是文言文呢
简单说,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定义:当人们使用“古代汉语”这个术语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了它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古代汉语首先是指“古代的汉语”。
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泛称为古代汉语。古人的口语,我们是听不到了,甲骨文,从甲骨文算起,这样的古代汉语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跟任何事物无不发展变化一样,语言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上古期是指西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商、周、秦和两汉时期;中古期是指西元4世纪到西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六朝、唐和宋时期;近代期是指西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元、明、清时期。
特点: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概述: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
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第一个“文”字,是美好的意思。
“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两字,即书面语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得正式书面语的资格。 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比如像说,“你吃饭了吗?”。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书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
“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中国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
现当代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
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结构: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
7.什么是文言文,什么是白话文
原发布者:杭滨
什么是文言文? (1)文言文很精彩。这当然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 (2)文言文是知识。这是对的,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那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级文字(学)的基础。 (3)文言文也是技巧。汉语的表述、描绘、组合、转变、喻式、铺比、推演……在思想的表达上充分承载了汉文明的风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结构,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比较精深,对新汉语的构造将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话文”的相对。这个词的结构是这样的:文言-文。第一个“文”是“文字”,“言”是语言。“文言”则指“文字化了的语言”。它说明两层意思:其一,指明文言文本是一种语言;其二,这个语言后来被文字化了。“被文字化了”的语言也有两重含义:其一,可以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二,语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为历史。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被文字化了的语言的一种文体。后面那个“文”指文体。 (5)那么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还有什么“前途”吗?或者说,还会有什么生活的应用价值?我想是有的。在传统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