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驴与白俊翻译

1.黑驴与白俊 翻译

有一头黑驴,驮了很重的东西,路途中遇到一匹白色的好马,(黑驴)招呼说:“骏兄帮帮我,我背上的东西重,力气不能担当,请跟(我)分驮这些东西。”白骏讥笑(它)说:“懒驴,这是你的责任,我怎能与你代驮呢!”驴又哀求它,白骏始终不答应。没多久,驴精疲力尽,(被驮的东西)压死了。赶驴的人非常气愤,狠狠地鞭打那匹白骏,让(它)驮着全部沉重的东西行路,白骏最终恨他,也不能怎么样。

天下的事大,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胜任的,合力谋划它们,那么最大的事也能办成了。

2.明高濂曾写的文言文

《遵生八笺》四时幽赏 明 高濂 春时幽赏十二条 孤山月下看梅花 孤山旧址,逋老种梅三百六十,已废;继种者,今又寥寥尽矣。

孙中贵公补植原数,春初玉树参差,冰花错落,琼台倚望,恍坐玄圃罗浮。若非黄昏月下,携尊吟赏,则暗香浮动,疏影横斜之趣,何能真见实际! 八卦田看菜花 宋之籍田,以八卦爻画沟塍,圜布成象,迄今犹然。

春时,菜花丛开,自天真高岭遥望,黄金作埒,碧玉为畴,江波摇动,恍自《河洛图》中,分布阴阳爻象。海天空阔,极目了然,更多象外意念。

虎跑泉试新茶 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谷雨前采茶旋焙,时激虎跑泉烹享,香清味冽,凉沁诗脾。

每春当高卧山中,沉酣新茗一月。 保俶塔看晓山 山翠绕湖,容态百逞,独春朝最佳。

或雾截山腰,或霞横树梢,或淡烟隐隐,摇荡晴晖;或峦气浮浮,掩映曙色。峰含旭日,明媚高张;风散溪云,林皋爽朗。

更见遥岑迥抹柔蓝,远岫忽生湿翠,变幻天呈,顷刻万状。奈此景时值酣梦,恐市门未易知也。

西溪楼啖煨笋 西溪竹林最多,笋产极盛。但笋味之美,少得其真。

每于春中笋抽正肥,就彼竹下扫叶煨笋,至熟,刀截剥食,竹林清味,鲜美莫比。人世俗肠,岂容知此真味。

登东城望桑麦 桑麦之盛,惟东郊外最阔,田畴万顷,一望无际。春时,桑林麦陇,高下竞秀,风摇碧浪层层,雨过绿云绕绕。

雉雊春阳,鸠呼朝雨。竹篱茅舍,间以红桃白李,燕紫莺黄,寓目色相,自多村家闲逸之想,令人便忘艳俗。

三塔基看春草 湖中三塔寺基,去湖面浅尺。春时草长平湖,茸茸翠色,浮动波心,浴鹭狎鸥,飞舞惟适。

望中深惬素心,兀对更快青眼。因思古诗“草长平湖白鹭飞”之句,其幽赏自得不浅。

初阳台望春树 西湖三面绕山,东为城市,春来树色新丰,登台四眺,浅深青碧,色态间呈,高下参差,面面回出。或冉冉浮烟,或依依带雨,或丛簇山村,或掩映楼阁,或就日向荣,或临水漾碧。

幽然会心,自多胸中生意;极目撩人,更驰江云春树之想。 山满楼观柳 苏堤跨虹桥下东数步,为余小筑数椽,当湖南面,颜曰“山满楼”。

余每出游,巢居于上,倚栏玩堤,若与檐接。堤上柳色,自正月上旬,柔弄鹅黄,二月,娇拖鸭绿,依依一望,色最撩人,故诗有“忽见陌头杨柳”之想。

又若截雾横烟,隐约万树;欹风障雨,潇洒长堤。爱其分绿影红,终为牵愁惹恨。

风流意态,尽入楼中;春色萧骚,授我衣袂间矣。三眠舞足,雪滚花飞,上下随风,若絮浮万顷,缭绕歌楼,飘扑僧舍,点点共酒旆悠扬,阵阵追燕莺飞舞。

沾泥逐水,岂特可入诗料,要知色身幻影,即是风里杨花。故余墅额题曰“浮生燕垒”。

苏堤看桃花 六桥桃花,人争艳赏,其幽趣数种,赏或未尽得也。若桃花妙观,其趣有六:其一,在晓烟初破,霞彩影红,微露轻匀,风姿潇洒,若美人初起,娇怯新妆。

其二,明月浮花,影笼香雾,色态嫣然,夜容芳润,若美人步月,风致幽闲。其三,夕阳在山,红影花艳,酣春力倦,妩媚不胜,若美人微醉,风度羞涩。

其四,细雨湿花,粉容红腻,鲜洁华滋,色更烟润,若美人浴罢,暖艳融酥。其五,高烧庭燎,把酒看花,瓣影红绡,争妍弄色,若美人晚妆,容冶波俏。

其六,花事将阑,残红零落,辞条未脱,半落半留。兼之封家姨无情,高下陡作,使万点残红,纷纷飘泊,或扑面撩人,或浮樽沾席,意恍萧骚,若美人病怯,铅华销减。

六者惟真赏者得之。又若芳草留春,翠裀堆锦,我当醉眠席地,放歌咏怀,使花片历乱满衣,残香隐隐扑鼻,梦与花神携手巫阳,思逐彩云飞动,幽欢流畅,此乐何极。

西泠桥玩落花 三月桃花,苏堤落瓣,因风荡漾,逐水周流,飘泊孤踪,多在西泠桥畔堆栈。粉销玉碎,香冷红残,片片似对骚人泣别,豪举离樽,当为高唱渭城朝雨。

天然阁上看雨 灵雨霏霏,乍起乍歇;山头烟合,忽掩青螺;树杪云蒸,顷迷翠黛,丝丝飞舞遥空,濯濯飘摇无际。少焉霞红照水,淡日西斜,峰峦吞吐断烟,林树零瀼宿雨。

残云飞鸟,一望迷茫,水色山光,四照萧爽,长啸倚楼,腾歌浮白。信知变幻不常,阴晴难料,世态春雨,翻覆弄人哉!过眼尽是镜华,当着天眼看破。

夏时幽赏十二条 苏堤看新绿 三月中旬,堤上桃柳新叶,黯黯成阴,浅翠娇青,笼烟惹湿。一望上下,碧云蔽空,寂寂撩人,绿侵衣袂。

落花在地,步蹀残红,恍入香霞堆里,不知身外更有人世。知己清欢,持觞觅句,逢桥席赏,移时而前,如诗不成,罚以金谷酒数。

东郊玩蚕山 初成蚕箔,白茧团团,玉砌银铺,高下丛簇,丝联蓓虆 俨对雪峤生寒水,冰山耀日。时见田翁称庆,邻妇相邀,村村挝鼓赛神,缲车煮茧。

仓庚促织,柳外鸣梭,布谷催耕,桑间唤雨。清和风日,春服初成,歌 郊游,一饱菜羹麦饭。

因思王建诗 :「已闻邻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着」之句。罗绮遍身,可不念此辛苦。

三生石谈月 中竺后山,鼎分三石,居然可坐,传为泽公三生遗迹。山僻景幽,云深境寂,松阴树色,蔽日张空,人罕游赏。

炎天月夜,煮茗烹泉,与禅僧诗友,分席相对,觅句赓歌,谈禅说偈。满空孤月,露浥清辉,四野轻风,树分凉影,岂俨人在冰壶,直欲谭。

3.文言文 剑侠 的翻译

书剑侠事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

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①。腰剑,骑黑卫,极神骏,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

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处?”又漫应曰:“去处去。”

顷刻东逝,疾若飞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

从侄鹓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役某,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之。晚将宿逆旅,主要辞焉。

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因导之往。

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帩头,状貌甚狞。至尼庵,入门,有廨三间,东向;北为观音大士殿;殿侧有小门,扃焉。

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

持朱封鐍山门②而入。是夜,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

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众急持械谋拒之。

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帩头人也。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扑。

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急往市询逆旅主人。

主人曰:“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

至则妪出问故。曰:“非为夜失官银事耶?”曰:“然。”

入白。顷之,尼出,命妪挟蒲团跌坐③。

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

吾当为一决!”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其行如飞,倏忽不见。

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

掷人头地上,曰:“视此贼不错杀却否?”众聚观,果红帩头人也。罗拜谢云。

比东归,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④,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

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选自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有删改)[注]①结束:装束,打扮。急装:为便于行动,衣服装束得很紧。

②朱封:用红笔书写的封条。鐍(jué):锁钥,此处作动词用。

山门:寺庙门。③蒲团:草垫子。

趺(fū)坐:盘腿而坐。④行缠:绑腿布,古代男女都用。

新城县令崔懋,在康熙戊辰年前往济南府。到章邱(即章丘)西面的新店的时候,遇见一个妇人,(她)大约三十多岁,头上挽着高髻,如宫中的打扮,高髻上戴着毡笠,身穿华美的带有彩色花纹的服装,脚着缠足女子所穿的鞋子,衣服装束得很紧。

她腰佩宝剑,骑着一头黑色驴子,驴子非常有精神。这个妇人神采四射,前行的速度非常快。

(崔懋)试着搭话道:“(你是)哪里人啊?”妇人停下来,随意地应道:“不知什么地方的人。”又问:“将要到什么地方去?”妇人又随意应道:“去该去的地方。”

随即向东驰去,很快不见了踪影,快若飞鹰。崔懋说:“可惜我匆匆忙忙要赶赴济南府,没有时间去追赶她,这个妇人好像是个剑侠啊。”

我的堂侄 于是讲述了莱阳一个姓王的读书的人的话:顺治初年,他们县的县役护送几千两官银前往济南,用木箱装着银子。到了晚上,县役要抽空一个旅店,旅店主人拒绝了县役,并告诉他们在此镇西北一里多地的地方,有一个尼姑庵,凡是有行李包裹的,都往那儿借宿。

于是令着县役前往。在县役刚进旅店时,门外有一个以红 包头的男子,相貌极为凶恶可怕。

到了尼姑庵,进入庵门,庵内有三间房屋,坐西向东;北面是观音大士殿;殿的旁边有一小门,上着锁。敲门敲了很长时间,有一老妇人出来应答。

(一行人)把原因告诉她,老妪说:“只管住在西面的房屋内,不会有什么损害。”县役们让人用红色笔写就的封条将山门封上才进入西面的房屋。

当晚,县役们相互告诫不能睡觉,点亮灯烛,手持弓刀,来等待天亮。到了三更,大风突然刮了起来,山门哗地一声开了。

众县役大惊,正面面相觑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外大呼开门的声音,众人急忙拿起武器准备抵御。这时,房门已经打开,(大家)一看,就是那个戴红绡头的人。

(那个人)只是手握一束香掷在地上,众县役就立即全部倒了下去。等到天明,县役们才苏醒过来,官银已经都没了。

县役们急忙去市镇向旅店主人质问。旅店主人说道:“(戴红绡头的)这个人时常在市井游逛(为非作歹),没有人敢去询问他是谁,只有抽空尼姑庵的旅客才能平安无事。

今日(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去尼姑庵诉说了。但庵主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我必须亲自前往向她求助。”

到了尼姑庵,那个老妇人出来问原因,说:“莫不是为了昨夜丢失官银之事?”旅店主人说:“是的。”老妇人进去禀报。

过了一会儿,尼姑出来,让老妪拿来蒲团,(尼姑)盘腿坐下。旅店主人跑下诉说此前官银被抢之事。

尼姑笑着说道:“这个恶人竟敢到我这儿来施弄这样狡猾的手段,其罪当死。我应该为你们去惩处此恶人。”

(于是,)回头示意老妪入内牵出一匹黑驴,尼姑取出一把宝剑,背在身上,骑着驴向南山径直驰去。(她)疾驰如飞,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不多时,尼姑徒步牵着驴回来了,手上拿着一个人头,驴背上驮着用木箱装的。

4.求文言文翻译书剑侠事

新城县令崔懋,在康熙戊辰年前往济南府。

到章邱(即章丘)西面的新店的时候,遇见一个妇人,(她)大约三十多岁,头上挽着高髻,如宫中的打扮,高髻上戴着毡笠,身穿华美的带有彩色花纹的服装,脚着缠足女子所穿的鞋子,衣服装束得很紧。她腰佩宝剑,骑着一头黑色驴子,驴子非常有精神。

这个妇人神采四射,前行的速度非常快。(崔懋)试着搭话道:“(你是)哪里人啊?”妇人停下来,随意地应道:“不知什么地方的人。”

又问:“将要到什么地方去?”妇人又随意应道:“去该去的地方。”随即向东驰去,很快不见了踪影,快若飞鹰。

崔懋说:“可惜我匆匆忙忙要赶赴济南府,没有时间去追赶她,这个妇人好像是个剑侠啊。” 我的堂侄 于是讲述了莱阳一个姓王的读书的人的话:顺治初年,他们县的县役护送几千两官银前往济南,用木箱装着银子。

到了晚上,县役要抽空一个旅店,旅店主人拒绝了县役,并告诉他们在此镇西北一里多地的地方,有一个尼姑庵,凡是有行李包裹的,都往那儿借宿。于是令着县役前往。

在县役刚进旅店时,门外有一个以红 包头的男子,相貌极为凶恶可怕。到了尼姑庵,进入庵门,庵内有三间房屋,坐西向东;北面是观音大士殿;殿的旁边有一小门,上着锁。

敲门敲了很长时间,有一老妇人出来应答。(一行人)把原因告诉她,老妪说:“只管住在西面的房屋内,不会有什么损害。”

县役们让人用红色笔写就的封条将山门封上才进入西面的房屋。当晚,县役们相互告诫不能睡觉,点亮灯烛,手持弓刀,来等待天亮。

到了三更,大风突然刮了起来,山门哗地一声开了。众县役大惊,正面面相觑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外大呼开门的声音,众人急忙拿起武器准备抵御。

这时,房门已经打开,(大家)一看,就是那个戴红绡头的人。(那个人)只是手握一束香掷在地上,众县役就立即全部倒了下去。

等到天明,县役们才苏醒过来,官银已经都没了。县役们急忙去市镇向旅店主人质问。

旅店主人说道:“(戴红绡头的)这个人时常在市井游逛(为非作歹),没有人敢去询问他是谁,只有抽空尼姑庵的旅客才能平安无事。今日(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去尼姑庵诉说了。

但庵主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我必须亲自前往向她求助。” 到了尼姑庵,那个老妇人出来问原因,说:“莫不是为了昨夜丢失官银之事?”旅店主人说:“是的。”

老妇人进去禀报。过了一会儿,尼姑出来,让老妪拿来蒲团,(尼姑)盘腿坐下。

旅店主人跑下诉说此前官银被抢之事。尼姑笑着说道:“这个恶人竟敢到我这儿来施弄这样狡猾的手段,其罪当死。

我应该为你们去惩处此恶人。”(于是,)回头示意老妪入内牵出一匹黑驴,尼姑取出一把宝剑,背在身上,骑着驴向南山径直驰去。

(她)疾驰如飞,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不多时,尼姑徒步牵着驴回来了,手上拿着一个人头,驴背上驮着用木箱装的几千两银子,尼姑无丝毫疲惫之意。

(她)进入庵门,呼叫肥役说:“过来!看看你们的木箱子,官府封印是否照旧?”县役们仔细查验,果然确实还是那样。尼姑将人头掷在地上,说道:“看看这贼人,我是否错杀了?”众人围上来一看,果然是那个戴红绡头的人。

县役们围成一圈拜谢后离开了。等到他们从东边回来,再去拜访那个尼姑,尼姑庵早已空无一人。

那个尼姑挽高髻,化浓妆,穿着华丽,打着绑腿,脚着丝袜,十八九岁的样子,容貌美丽。市井中的人说:尼姑三四年前,和那个老妇人一起来到尼姑庵,不知道她们是什么地方的人。

曾经有一个恶少在夜里闯入她的房间,结果被拦腰砍断,尸体抛在墙外,从此没有人再敢冒犯。

5.书剑侠事文言文答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 驶:迅捷

B.以木夹函之 函:木匣

C.逆旅主人跪白前事 白:禀报

D.比东归,再往访之 比:等到

B(作动词用,函:包,装)(3分)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女子侠义之状的一组是(3分)

①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 ②又漫应曰:“去处去。”③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仆。

④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 ⑤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 ⑥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D(①是女子的正常装束;③是红帩头人恶行。)(3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了两位女剑侠,同样的衣饰风采,同样的骑驴疾行,但前者略记一个特写镜头;后者稍详写一个片断。读后感觉这两女似是一人,又仿佛不是一人。

B.新城令崔懋所见侠女,不知哪里人氏,可能三十多岁,穿锦衣弓鞋,一身男士装束,腰带宝剑,骑着黑驴,人驴都极有精神,和人言语时总是迅疾而行,如飞隼向东逝去。

C.顺治初年莱阳县县官押送官银数千两去济南,经旅店主人的引导投宿尼庵,但深夜银两为红帩头人所盗,再经店主指点亲自找到了与尼姑一同到来的老妪,向她们求援。

D.尼姑举止神奇,办事迅疾,接到求援后一段时间,就徒步手拿人头,驱驴背负封记如故的数千官银返回,之后就带老妪离开了尼庵,行踪无迹。

B(“一身男士装束”错,应为“穿着便于行动的紧身衣服”;“与人言语时迅疾而行,如飞隼向东逝去”错,应为女侠“停骑漫应”)(3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3分)

(2)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4分)

(3)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3分)

(1)可惜匆匆忙忙奔赴郡里,没有时间跟踪她的踪迹,怀疑是剑侠。(3分。每句1分)

(2)差役相互告诫不要睡觉,点亮灯烛、手拿弓刀来等待天亮。(4分。“相戒”“明”“手”及语句通畅各1分)

(3)这个人时常在街市上游荡,没有人敢问他是谁人。(3分。“游”“谁何”及语句通畅各1分)

6.文言文 剑侠 的翻译

书剑侠事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

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①。腰剑,骑黑卫,极神骏,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

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处?”又漫应曰:“去处去。”

顷刻东逝,疾若飞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

从侄鹓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役某,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之。晚将宿逆旅,主要辞焉。

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因导之往。

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帩头,状貌甚狞。至尼庵,入门,有廨三间,东向;北为观音大士殿;殿侧有小门,扃焉。

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

持朱封鐍山门②而入。是夜,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

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众急持械谋拒之。

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帩头人也。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扑。

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急往市询逆旅主人。

主人曰:“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

至则妪出问故。曰:“非为夜失官银事耶?”曰:“然。”

入白。顷之,尼出,命妪挟蒲团跌坐③。

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

吾当为一决!”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其行如飞,倏忽不见。

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

掷人头地上,曰:“视此贼不错杀却否?”众聚观,果红帩头人也。罗拜谢云。

比东归,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④,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

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选自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有删改)[注]①结束:装束,打扮。急装:为便于行动,衣服装束得很紧。

②朱封:用红笔书写的封条。鐍(jué):锁钥,此处作动词用。

山门:寺庙门。③蒲团:草垫子。

趺(fū)坐:盘腿而坐。④行缠:绑腿布,古代男女都用。

新城县令崔懋,在康熙戊辰年前往济南府。到章邱(即章丘)西面的新店的时候,遇见一个妇人,(她)大约三十多岁,头上挽着高髻,如宫中的打扮,高髻上戴着毡笠,身穿华美的带有彩色花纹的服装,脚着缠足女子所穿的鞋子,衣服装束得很紧。

她腰佩宝剑,骑着一头黑色驴子,驴子非常有精神。这个妇人神采四射,前行的速度非常快。

(崔懋)试着搭话道:“(你是)哪里人啊?”妇人停下来,随意地应道:“不知什么地方的人。”又问:“将要到什么地方去?”妇人又随意应道:“去该去的地方。”

随即向东驰去,很快不见了踪影,快若飞鹰。崔懋说:“可惜我匆匆忙忙要赶赴济南府,没有时间去追赶她,这个妇人好像是个剑侠啊。”

我的堂侄 于是讲述了莱阳一个姓王的读书的人的话:顺治初年,他们县的县役护送几千两官银前往济南,用木箱装着银子。到了晚上,县役要抽空一个旅店,旅店主人拒绝了县役,并告诉他们在此镇西北一里多地的地方,有一个尼姑庵,凡是有行李包裹的,都往那儿借宿。

于是令着县役前往。在县役刚进旅店时,门外有一个以红 包头的男子,相貌极为凶恶可怕。

到了尼姑庵,进入庵门,庵内有三间房屋,坐西向东;北面是观音大士殿;殿的旁边有一小门,上着锁。敲门敲了很长时间,有一老妇人出来应答。

(一行人)把原因告诉她,老妪说:“只管住在西面的房屋内,不会有什么损害。”县役们让人用红色笔写就的封条将山门封上才进入西面的房屋。

当晚,县役们相互告诫不能睡觉,点亮灯烛,手持弓刀,来等待天亮。到了三更,大风突然刮了起来,山门哗地一声开了。

众县役大惊,正面面相觑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外大呼开门的声音,众人急忙拿起武器准备抵御。这时,房门已经打开,(大家)一看,就是那个戴红绡头的人。

(那个人)只是手握一束香掷在地上,众县役就立即全部倒了下去。等到天明,县役们才苏醒过来,官银已经都没了。

县役们急忙去市镇向旅店主人质问。旅店主人说道:“(戴红绡头的)这个人时常在市井游逛(为非作歹),没有人敢去询问他是谁,只有抽空尼姑庵的旅客才能平安无事。

今日(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去尼姑庵诉说了。但庵主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我必须亲自前往向她求助。”

到了尼姑庵,那个老妇人出来问原因,说:“莫不是为了昨夜丢失官银之事?”旅店主人说:“是的。”老妇人进去禀报。

过了一会儿,尼姑出来,让老妪拿来蒲团,(尼姑)盘腿坐下。旅店主人跑下诉说此前官银被抢之事。

尼姑笑着说道:“这个恶人竟敢到我这儿来施弄这样狡猾的手段,其罪当死。我应该为你们去惩处此恶人。”

(于是,)回头示意老妪入内牵出一匹黑驴,尼姑取出一把宝剑,背在身上,骑着驴向南山径直驰去。(她)疾驰如飞,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不多时,尼姑徒步牵着驴回来了,手上拿着一个人头,驴背上驮着用木箱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