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前五十个

1.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前五十个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不可缺少的,而文言文要注意的就是实词虚词等,下面介绍文言文中实词都有哪些,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即用兵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兵力十倍于敌时就包围它,五倍于敌时就进攻它,两倍于敌时就分化它,以造成绝对优势,然后将其各个击灭。和敌人势均力敌时有战胜敌人的能力,数量少于敌人时有骚挠(“逃”为“挑”之借字,训为“挠”)敌人的能力,力量弱于敌人时有避开敌人的能力。)

4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5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动词)

2.求高考120个文言文常用实词和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文言虚词18 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 七、若 八、所 九、为 十、焉 十一、也 十二、以 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与 十六、则 十七、者 十八、之 一、【而】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和”或“及”或“又”。

如: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

(《韩非子•说林》) 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就”“才”“接着”。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4)表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却”。

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关系,可译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有时译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而”“所以”如: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赤壁之战》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一般译作“来”,或不译。

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衬托,译作“还” “尚且”常与“何况”“而况”相呼应,表递进。如: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淮南子•人间》) 夫禽兽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况于火食之民乎?(尸子《明堂》)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通“尔”,一般作定语,译作“你的”,也可作主语,译作“你”。

如: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若欲死而父, 即前斗。

《书博鸡者事》③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④余知而无罪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3、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罢了。复音虚词,表示“限止”,语气助词。

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 尺而已。

(《口技》) [而后]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后成。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 “哉”“也”。

译作“为什么” “什么原因”。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用作定语。

译作“什么”“哪”。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4)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

译作“为什么”“怎么”。如: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

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

如: 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

如: 何以哉?(《曹刿论战》)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3)“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如: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译作“吗”“呢”。

如: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

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猜度语气。译作“吧”。

如: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

3.高考120个文言实词文言实词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古之遗爱也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7衣食所安 8既来之,则安之 3-被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将军身被坚执锐 4被发行吟泽畔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4-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3焉用亡邻以倍郑 4每逢佳节倍思亲 5-本 2盖亦反其本矣 3本在冀州之南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 6若止印三二本 7此之谓失其本心 8本未倒置 9抑本其成败之迹 6-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3鄙人不知忌讳。 4孔子鄙其小器 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4左右欲兵之 8-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3虽不能察 ,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6人至察则无友 10朝 1朝服衣冠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4于是入朝见威王 5两朝开济老臣心 6期年不听朝 7坐南朝北 11-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4是高、曾时为一户 5曾益其所不能 12-乘 1乘犊车,从吏卒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3自京师乘风雪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 13-诚 1帝感其诚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14-除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3动以朝廷为辞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7大礼不辞小让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16-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5从此道至吾军 6弟走从军阿姨死 7其从如云 9?N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17-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4思而不学则殆 18-当 1木兰当户织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3有大石当中流 4北邀当国者相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8犯法当死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19-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于是废先王之道 5伐无道,诛暴秦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8道不同,不相为谋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20-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3未得与项羽相见 4吾得兄事之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0此言得之 21-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4乃曰"吾忘持度"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 10崔九堂前几度闻 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 22-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2而墨子非之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觉今是而昨非 23-复 1昭王南征而不复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王辞而不复 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4-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秦贪,负其强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5-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 3覆盖周密无际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8盖亦反其本矣 26-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3暮去朝来颜色故 5君安与项伯有故 6既克,公问其故 7故遣将守关者 8此物故非西产 9故臣复取璧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病故,物故 27-固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2固请,召有司案图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28-顾 1赢得仓皇北顾 2顾野有麦场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5大行不顾细谨 6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7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29-国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30-过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7今公子故过之 8一日,大母过余曰 31-何 1却看妻子愁何在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今。

4.高考必考文言实词汇总谁有

高考文言实词 120个文言实词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N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东西为横,南北为纵。

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

5.文言文常用重要实词虚词归纳及其词条用法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而 连词 关系 例句 译 并列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 又 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而且、并且 承接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指南录〉后序》 就、接着,或不译 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但是、却 假设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如果、假如 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连接状语,可不译 因果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所以 目的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表目的,来 代词,通“尔”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你的 通“如” 军惊如坏都舍。《察今》 好像,如同 复音虚词 而已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限止语气,罢了 而后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才,方才 而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反问语气,进一步意思 既而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 不久,一会儿 2.何 疑问代词 作宾语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前置,哪里、什么 作定语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什么 作谓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什么原因、为什么 疑问副词 句首、动词前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为什么、怎么 形容词前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复音虚词 何如/奈何 /若何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怎么样、什么样 何以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以何,拿什么,凭什么 无何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促织》 不久、没多久 何乃 阿母谓府史: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怎能 何异(于)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 有什么不同 何则 百仞之山,任负载登焉。

何则,陵迟故也。 为什么(用于自问自答) 如…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 将…怎么办呢? 何…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还(做某件事)干什么? 3.乎 语气助词 疑问语气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吗、呢 测度语气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吧 感叹语气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啊、呀 词尾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逍遥游》 ……的样子 介词 相当于“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对、对于、比、向、跟 4.乃 副词 顺承紧接 刿曰:“……未能远谋。”乃入见。

《曹刿论战》 就、这才 逆转相背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却、竟、反而、才 范围限制 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才、仅 确认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是、就是 代词 第二人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你的 指示代词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这样 复音虚词 无乃 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表猜测,译为“恐怕…” 乃尔 府史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就这样 5.其 代词 第三人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他(们) 第一人称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自己 远指代词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那 近指代词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这,这个,这些 指示代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其中的 副词 推测语气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或许,可能,大概 反诘 其孰能讥之乎?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难道,怎么 婉商 吾其还也。

《肴之战》 汝其勿悲。《与妻书》 还是 期望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可要 连词 表选择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是……还是…… 假设关系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如果 复音虚词 何其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 6.且 连词 并列 河水清且浅。

《迢迢牵牛星》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又、并 递进 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而且、况且 让步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尚且 转折 固不如也,且如之奈何?《鸿门宴》 然而、可 副词 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将、将要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暂且、姑且 复音虚词 且夫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地,自若也。

况且,再说 且如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就像 7. .若 代词 第二人称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你、你们、你的 指示代词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 这、这样、如此 连词 表假设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如果、假设 表选择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或,或者 动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像、好像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比得上、及、如 复音虚词 若夫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段头,要说那,像那 若定 指挥若定。

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若何 以闲敝邑,若何? 怎么样 若干 车后若干递送夫。 几许,多少 若辈/若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这些人) 若…何 寇深矣,若之何?(对待…怎么样,。

6.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及解释要非常具体的谢谢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

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

7.高中常用文言文实词都有哪些

难 ①困难:难去今之县令者(五)吾见其难为(庖)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 ②灾难(nàn):今操芟夷大难(赤) ③反驳:所谓交相问难(问) 愿 ①乐意:臣愿奉璧往使(廉) ②希望:愿结友(廉)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赤) 案 ①几案: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取案上器击伤夫人(记) ②察看:召有司案图(通“按”)(廉) 方 ①周围:今齐地方千里(邹) ②并排:今操方连船舰(赤) ③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 ④方位、方向: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 修 ①长、高: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庞然修伟(促)巨身修尾(促) ②学习,效法:不期修古(五) ③修建:室坏不修(项)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④整治:修守战之具(过)朝早晨:朝服衣冠(邹)春江花朝秋月夜(琵) 朝 ①朝廷:动以朝廷为辞(赤) ②上朝:相如每朝时(廉) ③朝见:皆朝于齐(邹)弱国入朝(过) 私 ①私下:私握臣手(廉)从道旁私语(柳) ②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 ③与“公”相对:公私之积犹可哀痛(论) 蔽 ①遮盖:横柯上蔽(与)苫蔽成丘(狠) ②蒙蔽:王之蔽甚矣(邹) 面 ①脸: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当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 庭 ①院子:垣墙周庭(项) ②通“廷”:拜送书于庭(廉) 语 ①言语,谈论:越人语天姥(梦游)从道旁私语(柳) ②告诉:而语女曰(记)不可不语(鸿) 名 ①名字,名称: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芙)盖当时未有雁荡山之名(梦) ②取名,得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而此独以钟名(石)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梦) 曰 ①说:乃谓秦王曰(廉)遽契其舟曰(察) ②叫作,称作:曰师曰弟子云者(师)曰颜佩韦、杨念如……(五人) 文 ①文字:其文漫灭(游)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记》) ②文章:其文约(屈) 进 ①前进:余船以次俱进(赤)其进愈难(游) ②进献:群臣进谏(邹)相如前进缶(廉) ③出来做官: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奇奇异,罕见:其见愈奇(游)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奇单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好 ①美好:好鸟相鸣(与) ②喜好(hào):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廉)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 出 ①与“入”相对:己而相如出(廉)有怠而欲出者(游) ②产生、发生:莫知计所出(指) ③出现、显露: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极尽: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观 ①看,观赏: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 ②观察: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廉)古人之观于天地(游) ③宫廷建筑:大王见臣列观(廉) ④景象:非常之观(游)岳阳楼之大观(《岳阳楼记》) 求 ①寻求、需求:求人可使报秦者(廉)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 ②请求:求而不得者也(送) 险 ①地势不平坦:险以远,则至者少(游) ②险要,险阻: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也(赤) 云 ①说:昔人云将以有也(指)云有第五郎(孔) ②语气词: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为诗云尔(孔) ③如此,这样:曰师曰弟子云者(师) ④云(云):天下云集响应(过)云霏霏其承宇(涉) 鼓 ①击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齐人三鼓(《曹刿论战》) ②振动:微风鼓浪(石) ③鼓(乐器):瞽奏鼓(《书胤征》) ④弹奏:赵王鼓瑟(廉)今王鼓乐于此(孟) ⑤古代夜间计时: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是 ①正确(与“非”相对):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 ②这(虚词):是以见放(屈)当是时(鸿)所在皆是也 遗 ①丢失:得遗金一饼(《乐羊子妻》) ②遗漏、忽略:小学而大遗(师) ③留下:始访其遗踪(石) ④遗(wèi)送、给:先以书遗操(赤)留待作遗施(孔) 得 ①得到,秦城恐不可得(廉)可以得富贵也(谭) ②收获:往往有得(游) 谓 ①对……说:因笑谓迈日(石)谓秦王曰(廉) ②叫做,称为:可谓死君乎()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梦) ③认为:众谓余一行为可以纾祸(指) 至 ①到达、到:左右引相如至(廉)亦不能至也(游) 察 ①细看:徐而察之(石) ②考察:子是之不察(《卖柑者言》)。

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