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刘琨传第三段的翻译

1.晋书,刘琨传第三段的翻译

原文:

及惠帝幸长安,东海王越谋迎大驾,以琨父蕃为淮北护军、豫州刺史。刘乔攻范阳王虓于许昌也,琨舆汝南太守杜育等率兵救之,未至而虓败,琨舆虓俱奔河北,琨之父母遂为刘乔所执。琨乃说冀州刺史温羡,使让位于虓。及虓领冀州,遗琨诣幽州,乞师于王浚,得突骑八百人,与虓济河,共破东平王懋于廪丘,南走刘乔,始得其父母。又斩石超,降吕朗,因统诸军奉迎大驾于长安。以动封广武侯,邑二千户。

译文:

晋惠帝西幸长安,东海王司马越谋划迎惠帝,以控制朝政,任命刘琨的父亲刘蕃为淮北护军、豫州刺史。刘乔向许昌的范阳王司马羉发起攻击,刘琨和汝南太守杜育等人领兵前去救援,还未赶到,司马羉已经被打败,刘琨和司马羉一起出奔河北,刘琨父母于是都成了刘乔的俘虏。刘琨在河北劝说冀州刺史温羡,使温羡将刺史之位让给司马羉。司马羉得到冀州刺史的职位后,派刘琨前往幽州,向王浚请求支援,得到了王浚的精锐骑兵八百人,就和司马羉一起渡过黄河,在廪丘打败了东平王司马懋,向南推进赶走了刘乔,营救出了被俘的父母。接着又斩杀石超,降服了吕朗,因而统率各路人马到长安迎奉惠帝圣驾。以这次的战功被封为广武侯,食邑二千户。

晋书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1] 。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刘琨 (晋朝司空、并州刺史)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

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后累迁至并州刺史。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315年,刘琨任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不久并州失陷,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并与之结为兄弟,后驻军征北小城。318年,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杀害。

刘琨善文学,通音律,其诗多描写边塞生活。《隋书·经籍志》有《刘琨集》9卷,又有《别集》12卷。明人张溥辑为《刘中山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2.求一篇古文翻译,温仲舒

温仲舒,字秉阳,河南人。

《宋史》有传。 太平兴国二年,温仲舒举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吉州。

再迁秘书丞、知汾州,坐事除名。未几,复起为右赞善大夫,通判睦州。

端拱初,拜右正言、直史馆、判户部凭由司。三年,拜工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知三班院。

秋,彗星见,召对别殿,仲舒以为“国家平太原以来,燕、代之交,城守年深,杀伤剽掠,彼此迭见。大河以北,农桑废业,户口减耗。

凋弊之余,极力奉边。丁壮备徭,老弱供赋。

遗庐坏堵,不亡即死。邪人媚上,犹云乐输。

加以兵卒践更,行者辛苦,居者怨旷。愿推恩宥,以绥民庶。”

太宗嘉纳之,遂赦河北。淳化二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

四年,罢知秦州。先是,俗杂羌、戎,有两马家、朵藏、枭波等部,唐末以来,居于渭河之南,大洛、小洛门砦,多产良木,为其所据。

岁调卒采伐给京师,必以赀假道于羌户。然不免攘夺,甚至杀掠,为平民患。

仲舒至,部兵历按诸砦,谕其酋以威信,诸部献地内属。既而悉徙其部落于渭北,立堡砦以限之。

民感其惠,为画像祠之。会有言仲舒生事者,上谓近臣曰:“仲舒尝总机密之职,在吾左右,当以绥怀为务。

古伊、洛之间,尚有羌、浑杂居,况此羌部内属,素居渭南,土著已久,一旦擅意斥逐,或至骚动,又烦吾关右之民。”乃命知凤翔薛惟吉与仲舒对易其任。

连知兴元、江陵二府,加给事中。会内侍蓝继宗使秦州还,言得地甚利。

乃召仲舒,拜户部侍郎,寻参知政事。二砦后为内地,岁获巨木之利。

咸平初,拜礼部尚书,罢政,出知河阳。逾年,知开封府。

五年,以京府务剧求罢,遂以本官兼御史中丞,寻迁刑部尚书、知天雄军,徙河南。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张齐贤、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皆不愿往。

未几,复知审官院。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

三年,判昭文馆大学士,命下,卒,年六十七。赠左仆射,谥恭肃。

仲舒敏于应务。少与吕蒙正契厚,又同登第。

仲舒黜废累年,蒙正居中书,极力援引,及被任用,反攻蒙正,士论薄之。自为正言至贰枢密,皆与寇准同进,时人谓之“温寇”。

3.孙少述一字正之文言文翻译

原文: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四千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及荆会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人之交遂睽。……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亚往造之。少述出见,唯相劳苦及吊元泽之丧、两公皆自忘其穷达。遂留荆公,差酒共饭,剧谈经学,才氏幕乃散。荆公曰:“退即解舟,无由再见!”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矣!”然惘惘各有惜刹之色。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侧也。

译文:

孙少述,字正之,与王安石(王荆公)的交情最好。王安石曾写过《别少述诗》,诗中说到:“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又说:“子今去此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由此可见,他与孙少述的交情有如此之深。

当王安石当宰相时,好几年两人互不联系,人们都说两人交情已尽。所以苏东坡写诗说“蒋济谓能来阮籍,薛宣真欲吏朱云”,刘贡父也写诗说:“不负兴公遂初赋,更传中散绝交书”但孙少述并不以为意。当王安石再次罢相时,回家途中经过高河。当时孙少述正好也在高河。王安石随即前往拜访,孙少述出来迎接。两人只谈论这些年的劳苦及王元泽(王安石之子)之死的事,直到忘记双方的困苦与显达。孙少述遂留住王安石,上酒供饭,深入探讨经学,一直到天黑才散去。王安石说:“我马上要登船走了,没什么情况会再次见到了”。孙少述说:“这样的话我更不去送别了”。说话间,两人均有惘然惜别之意。

人们这才知道两人的交情并非人们所想的那样已经绝交了。

4.张千载高谊的原文及翻译

1、原文

张千载高谊

千载字毅甫,庐陵人,文山友也①。文山贵显,屡以官辟②,皆不就。文山自广还,至吉州城下。千载来见曰:“丞相赴北,某亦往。”遂寓于文山囚所侧近,日以美食奉之。凡留燕三年,潜③造一椟,文山受刑后,即藏其首。后,火其尸,拾骨置囊。南归,付其家葬之。千载高谊,亦千载而下所不多见也!

【注释】①文山:文天祥自号。②辟:征召。③潜:偷偷地。

2、翻译

庐陵人张千载,字毅甫,别号一鹗,文山的朋友啊。文山富贵时,多次请他出山不出。直到文山从广东衰败(被贬)回来,到吉州城下,千载暗地出来与之相见,说:“丞相去燕地,我张千载也去。”到了就住在文山牢房的附近,三年来给他送饭从无间断。又秘密打造一个匣子,待文山接受斩首命令之日,就用来收藏他的首级,查访得知其夫人欧阳氏被俘虏了,让她火化了尸首,这样之后收起白骨放入囊中,带着装头的匣子一同回到南方,交给他的家人安葬。这天,文山的儿子梦见他的父亲大骂:“绳子怎么没断!”他的儿子受惊而醒,突然受启发观察到,果然有绳子束着他的头发。

李卓我于是写下他的事,凭借此称赞他:“不享受他的俸禄(好处),能够接受他的束缚(拖累)!绳子为何不断,像(锋利的)锥子(一样)刺进腹部(指他儿子贪睡不学习。古人有头悬梁读书防困的习惯,恨子不成材)。他父亲活着会怒发冲冠,死后会生气的瞪眼。张氏是种什么人,囊中收骨,匣里藏头。生死之交,千年才出的一位高洁之士。

5.杜畿传的翻译

原文:

杜畿字伯侯,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举孝廉,除汉中府丞。会天下乱,遂弃官客荆州,建安中乃还。荀彧进之太祖,拜河东太守。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少耗减。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韩遂、马超之叛也,弘农、冯翊多举县邑以应之。河东虽与贼接,民无异心。太祖西征至蒲阪,与贼夹渭为军,军食一仰河东。及贼破,余畜二十余万斛。太祖征汉中,遣五千人运,运者自率勉曰:“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终无—逃亡,其得人心如此。魏国既建,以畿为尚书。事平,更有令曰:“昔萧何定关中,寇恂平河内,卿有其功,间将授卿以纳言之职;顾念河东各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畿在河东十六年,常为天下最。

译文:

杜畿,字伯侯,幼年丧父,继母对他很苛刻,但他对待继母却很孝顺。二十岁那年,担任郡功曹,做了郑县的县令。县里关了几百名囚犯,杜畿亲自审理案件,根据他们的罪行轻重进行裁决,全部判决后放走他们,虽然不是全部恰当,但郡里的人们都对他年轻而胸怀大志而感到惊奇。被推举为孝廉,调任汉中府丞,正遇上天下大乱,于是弃官客居荆州,建安年间才返回。荀彧将他推荐给太祖,他被太祖任命为河东太守。当时全国的郡县都动荡不安,民生凋敝,只有河东最先安定,耗损的财力最少。杜畿治理地方,崇尚宽厚仁惠,管理老百姓顺其自然。老百姓曾有打官司的,有的人把这事告诉杜畿,杜畿亲自见他们,给他们讲大道理,叫他们回去仔细想想,若还有想不通的,就叫他们再到府上来(再给他们讲)。父老乡亲自然责斥他们说:“有这样好的府君,怎么不听从他的教诲呢?”从此以后很少有来打官司的。在他管辖的属县,所有的孝子、贞妇、顺孙,都免去他们的赋税徭役,随时慰问鼓励他们。逐渐地督促老百姓畜养母牛、草马,乃至养鸡猪狗等,皆有规定。百姓勤于农作,家家都比较富裕。杜畿于是说:“老百姓富起来了,不可不教了。”于是在冬天练武讲授有关知识,又开设学堂,杜畿亲自讲学,郡中形成了良好的民风。韩遂、马超叛乱之际,弘农、冯翊诸县大多全县响应,河东郡虽离贼寇很近,但民无二心。太祖西征至蒲阪,与贼寇隔渭河对岸驻军,军粮全靠河东供应,等到打败贼寇,还余粮二十多万斛。太祖出征汉中,杜畿派五千人运粮。运粮的人互相勉励说:“人都有一死,但不可辜负我们的府君。”最终没有一个人当逃兵。杜畿就是这样得民心的。魏国建立以后,起用杜畿做尚书。(立国)诸事办妥后,又有朝廷指令说:“昔日萧何平定关中,寇恂平定河内,你有和他们一样的大功,不久将授你谏官之职,但考虑到河东是国家的重要之郡,充实国库之所,靠它足以制胜天下,所以暂且麻烦你坐镇那里。”杜畿在河东为官十六年,河东郡总是全国治理得最好的地方。

6.晏子之御的全文翻译

晏子做齐国的国相,出门(的时候), 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偷地看。

(看到)他 的丈夫为晏子驾御车马,抱持着大圆车盖 ,驾着四匹大马,意气风发,十分得意。 过了一阵子,(车夫)回来了,他的妻子请 求离去。

丈夫问什么原因,妻子说:“晏 子身高不到六尺,在齐国做国相,在诸侯 之中很有名。刚才我看到他出门,志向和 考虑都很深远,常常以为自己不如别人。

眼下你身高八尺,才是人家的车夫,然而 你的表现,(已经)自认为很满足了。我就 因为这个才要求离开的。”

这以后,车夫 就谦虚退让了。晏子觉得奇怪,问他原因 ,车夫把实情告诉他,晏子推荐他当了大 夫。

7.王广之女文言文翻译

王广的女儿,不知道是哪里人氏,容貌很漂亮,为人慷慨,有男人的气节。

(用今天的话说,是个漂亮的假小子。)王广在刘聪手下做西扬州的刺史,(西扬州在哪?俺也不知……)后来,蛮人统帅梅芳起兵攻陷了扬州,杀了王广,他女儿(下文用“王女”代称吧)当时十五岁,梅芳没有杀她,却接纳了她(大概是做老婆、小妾或丫鬟之类)。

不久王女在没有其他人的时候偷袭梅芳却没有打中。梅芳很惊讶地问她:“你怎么会反我?!”王女怒骂:“你这野蛮的畜生!我想的是诛杀你这个反贼!怎会是造反!!人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你叛逆谋反,害死我的父亲,又对我无礼!(当指“芳纳之”一事)我当时之所以没有死,就是想杀了你!!现在我没有杀掉你,我自然会自尽(自吾分:应是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意思吧!),不用你动手;我只恨没有杀了你,不能把你的首级悬挂在大路边示众,以雪洗我的耻辱!”王女说话的言辞、语气很强烈,说完就自杀了,梅芳阻止而没有成功。

8.常羊学射 文言文 翻译

译文:

常羊跟(向)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你想听(知道)射箭的道理吗?

楚王在云梦打猎,让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跑了出来,鹿在楚王的左边出现,麋鹿从楚王的右边跑出。

楚王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拂过楚王打猎时的红色小旗,展开的翅膀犹如一片垂云。楚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

养由基向前说道:‘我射箭时,放一片叶子在百步之外去射它,十发箭十发中。如果放十片叶子在百步之外,那么射得中射不中我就不能保证了。”

原文: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扩展资料:

道理:

1.就一个人来说,在纷繁的世界里,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才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

2.三心二意,左顾右盼,是学习和工作的大敌。就人性来说,贪心是很大的弱点,在纷繁的世界,常常因为弄不清自己到底要什么,而使自己迷失的。就客观来说,有所得必有所失;什么都想得到,最终可能是什么也得不到的;知足常乐,达观的人,不奢望得到什么,只是做好自己觉得该做的,得到的却会很多很多!

3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集中一个主要目标。如果三心二意,左顾右盼,那就任何事情都做不成。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常羊学射

刘琨传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