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冥在古汉语里什么意思啊
1.谁知道“冥”在古汉语里什么意思啊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mì)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冥,幽也。——《说文》
冥,暗也。——《广雅》
冥者,明之藏也。——《太玄·玄文》
维尘冥冥。——《诗·无将大车》
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法言·修身》
冥火薄天,兵车雷运。——枚乘《七发》
其庙独冥。——《汉书·五行志》
又如:冥冥(昏暗);冥冥灭灭(昏暗不明的样子);冥蒙(晦暗不明);冥升(暗升;后指不断攀登);冥幻(暗淡虚幻)
深远;幽深
临万丈之绝冥。——孙绰《游天台山赋》。注:“幽深也。”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冥绝(杳远隔绝);冥寞(广漠无边);冥缅(幽远的样子);冥翳(高远);冥冥(幽深的样子)
愚昧
寡人蠢愚冥烦。——《礼记·哀公问》。注:“言不能明理此事。”
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韩愈《祭鳄鱼文》
又如:冥昧(蒙昧);冥迷(迷糊);冥愚(愚昧);冥烦(寓顽)
精妙,深奥 。如:冥言(奥妙的道理);冥迹(玄妙的道理);冥智(玄奥的智慧)
虚空渺茫
至道之精,窈冥冥。——《庄子·在宥》。注:“皆了无也。”
又如:冥空(空虚渺茫);冥思(空想);冥浮(依稀渺茫的样子)
静默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冥心危坐(端正地坐着,静静地思考问题);冥寂(幽静);冥漠(静寂);冥默(玄默沉静);冥寞(玄默,冥寂);冥冥(沉默不语的样子)
潜心,专心
无冥冥之志,无昭昭之明。——《荀子·劝学》。注:“专默精诚之谓也。”
冥搜未已。——《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冥求(潜心探索);冥心(潜心苦思);冥志(静心);冥索(潜心探究)
词性变化
冥
夜晚,黑夜。如:冥火(夜火);冥行(夜间行路);冥色(夜色);冥夜(黑夜)
迷信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即“地府”、“阴间”
人皆以为冥谪(谪:处罚)。——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冥曹(阴曹地府。迷信者认为,在世间作恶的人,死后要在这里受审治罪);冥阴界(鬼魂活动的阴间世界);冥宅(为死者焚化的纸房子,传说死者能在阴间使用);冥事(阴间的事情)
神灵,自然 。如:冥财(给鬼神烧的钱钞等);冥工(神工,神灵的技巧);冥育(自然的化育)
通“溟”。海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消遥游》
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姓
冥
<;动>
泯灭 。如:冥一(浑沌成一体);冥心(泯灭俗念,清心静欲);冥昧(混沌)
同“瞑”。闭上眼睛
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庄子·列御寇》
又如:冥目(闭上眼睛;死去);冥坐(闭目而坐)
暗合,默契
神与理冥。——高允《征士颂》
又如:冥合(暗合);冥契(默契,暗相投合;指意气相投的好友);冥符(默契,暗合)
2.冥是什么意思
一、冥,拼音míng。原来的意思是幽暗不明,后引申为头脑愚昧、不明事理,比如“冥顽不灵”。也可以引申为深奥,深沉,也指人死后所去的阴曹地府。
二、“冥”出自西汉扬雄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夏已矣。”指盲人用杖点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
擿埴:敲地;索:探求;涂:道路。
三、各个词性时冥的意思和用法也不同。
1、冥作形容词时:
(1)、昏暗:幽冥。冥蒙。晦冥。
(2)、深奥,深沉:冥思。冥想。冥心。
(3)、糊涂,愚昧:冥顽不灵。
(4)、古代多指一年的第二季,已被人进入天气炎热的时节:冥季、冥眠、冥月。
(5)、指儿童(或细伢)因激素造成早熟状态进入的世界:冥梦、冥路、冥人。
2、冥作动词时:
(1)、泯灭。如:冥心;冥昧。
(2)、同“瞑”,闭上眼睛 。
(3)、又如:冥目(闭上眼睛;死去);冥坐(闭目而坐)。
(4)、暗合,默契。
(5)又如:冥合(暗合);冥契(默契,暗相投合;指意气相投的好友);冥符(默契,暗合)
3、冥作名词时:
(1)、夜晚,黑夜。如:冥火、冥行(夜间行路)、冥色(夜色)。
(2)、迷信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即“地府”、“阴间”
(3)、又如:冥曹(阴曹地府)、冥宅(为死者焚化的纸房子,传说死者能在阴间使用);冥事(阴间的事情)。
(4)、神灵,自然。如:冥财(给鬼神烧的钱钞等)。
(5)、通“溟”,海 。
(6)、姓。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冥,形声字。字从冖(音、义同“密”),从“日”、“六”,“冖”亦声。“冖”意为“黑暗”、“迷信”、“穿入”。“六”意为“上半年(六、二十一)”。“日”意为太阳。“日”和“六”及“冖”各代表夏(冥)季的一个月。
其中最下面的“六”意为“上半年(太阳、地球)进驻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中间的“日”意为“太阳、地球进驻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冖”意为“穿入夏季的终止月,农历六月(第三月)”,“六+日”与“冖”联合起来表示“把夏季的每个月连在一起,人进入炎热状态”。
本义:一年的四季的各三个月,古代多指夏季的称呼。引申义:夏。一般可以用作:冥季(夏季,农历四月到六月)。冥天(夏天)。冥眠(夏眠)。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冥
3.冥的意思是说
1.昏暗:幽~。~蒙。晦~。
2.深奥,深沉:~思。~想。~心。
3.糊涂,愚昧:~顽不灵。
4.迷信的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界。~府。~婚。~衣。~寿。
5.古代多指一年的第二季,已被人进入天气炎热的时节:~季(夏季,农历四月到六月)。~天(夏天)。~眠(夏眠)。~令(夏令)。~播(夏播)。~种(夏种)。~熟(夏熟)。~粮(夏粮)。~月(中国古代对六月的别名)。
6.指儿童(或细伢)因激素造成早熟状态进入的世界:~梦。~路。~人。
4.冥冥中是什么意思
冥冥中的意思:人所无法预测,人力无法控制等不可理解的状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命运。
冥冥中:【míng míng zhōng 】
详细解释:
冥冥:[ míng míng ]
1. 昏暗貌。
《诗·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朱熹 集传:“冥冥,昏晦也。”
2. 黑夜;晚上。
《荀子·解蔽》:“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林以为后人也。冥冥蔽其明也。”
3. 懵懂无知貌。
《战国策·赵策二》:“岂掩於众人之言,而以冥冥决事哉?”
4. 引申为不知不觉。
鲁迅 《二心集·译者附记》:“然而,冥冥中也还有功效在,看见他们‘勇壮武侠’的战事巨片,不意中也会觉得主人如此英武,自己只好做奴才。”
5. 迷漫。
《楚辞·九歌·山鬼》:“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
6. 渺茫貌。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水波远以冥冥兮,眇不睹其东西。”
7. 高远貌。
《楚辞·九辩》:“ 尧 舜 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
8. 指高远的空际。
赵朴初 《木兰花慢·科伦坡海滨旅馆听潮》词:“望阵涌滔滔,光摇灧灧,气接冥冥。”
9. 幽深貌。
《楚辞·九章·涉江》:“深林杳以冥冥兮,乃获狖之所居。”
10. 汉 扬雄 《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簒焉?” 李轨 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后以指避世隐居之处。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引 种明逸 《寄二华隐者》诗:“北阙空追悔,西山羡独醒。秋风旧期约,何日去冥冥。”
11. 指阴间。
《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不新宫,不复故庭分。”
12. 泛指主宰人世祸福的神灵世界。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岂人之祸福吉凶自有定数存於冥冥之中,虽圣与智不可得而逃耶?”
13. 指死亡。
《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何期远远离 京兆 ,不忆冥冥卧 朔方 。”
14. 昏迷;麻木。
宋 洪迈 《夷坚乙志·贾成之》:“酒入 贾 口,便觉肠胃掣痛,眼鼻血流,急命驾归,及家已冥冥……经夕而死。”
15. 沉默不语貌。
宋 苏轼 《喜雨亭记》:“造物不自以为动,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16. 专心致志貌。
《荀子·劝学》:“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17. 私下;暗中。
《荀子·修身》:“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
拓展资料:
1、哪怕是在黑夜,雪花也会以她那通身的洁白与亮丽在冥冥中闪闪发光,就如同天上所有的星星都掉了下来一样为我们释放光明。
2、命运旅途中,每个人演出的时间是规定的,冥冥中注定,该离场的时候,多不舍得,也得离开。
3、哪怕是在晚上,雪花也会以她那通身的皎白与亮丽在冥冥中闪闪发光,就如同天上一切的星星都掉了下来相同为咱们开释光亮。
4、有种爱叫情谊,在关怀中走过四季;有种问候叫寄语,冥冥中好似春风化雨;有种情叫牵挂,将每缕温情珍惜;有个日子叫感恩节,感谢一路有你,相携相依!
5、这个世界上有三个重要的日子,有你的那天,冥冥中拨动心弦;有我的那天,欢快中不再孤单;“我”和“你”成为“我们”的那一天,从此幸福快乐到永远!
5.《冥使拘人》文言文翻译
赵鹿泉前辈说:孙虚船先生没登第时,在某家教私塾。正值主人的母亲病危,私塾里的小童送晚饭来。孙虚船因有事不能吃,叫放在另一间屋的几案上。
他看见一个白衣人一下闪进了屋里,正在恍惚惊讶间,又一个穿黑衣的小个子转来转去地也进了屋。孙虚船进屋查看,见这两人正相对着大吃,便厉声呵斥。白衣人逃走了,黑衣人因孙虚船堵了门出不去,躲在墙角。孙虚船便坐在门外看他怎么办。
不一会儿,主人踉踉跄跄地出来说:“刚才病人说鬼话,说鬼卒奉命来勾人,其中一鬼被先生堵在门里出不来,恐怕误了期限,叫死者挨重罚。不知真假,所以出来看看。”孙虚船便移开了门口,仿佛看见黑衣矮人狼狈地走了,于是哭声在卧室里轰然而起。
先生是诚实的君子,一生没有说过谎话,因此该是实有其事。只是阴间的法律十分严厉,神灵的视听非常清晰,而勾人的鬼卒们不免抢吃病人家的酒饭。那么人间的官吏衙役,怎能不严格监督呢?
扩展资料: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
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文学大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