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屈突通》翻译
1.文言文《屈突通》翻译
屈突通,他的祖先大概是昌黎徒何人,后迁居长安。出仕隋朝虎贲郎将。隋文帝命人复核陇西牧的文簿,查出隐匿的两万匹马。文帝大怒,收捕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吏共一千五百人,准备全部斩首。屈突通对文帝说:“人命至关重大,人死不能复生。陛下用最仁慈的政令抚育天下,难道容许因为牲畜财产而在一天之内杀戮一千五百人?”帝叱责他,屈突通上前叩头说:“我情愿自身受杀戮,来免除众人的死罪。”文帝醒悟了,说:“我不明此理,竟然到这个地步。现在应当免除慕荣悉达等人的死罪,表彰你的好建议。”于是全部按照减刑论处。后擢升为左武卫将军。上任后为官刚正,有人犯法时,即使是亲朋也不放纵。
隋炀帝即位后,派他带着诏书去召见汉王杨谅。在这之前,文帝与杨谅约定,如果有玺书召,验看敕字加点,还要与玉麟符相合,那么就能上路。待到这时,验看诏书没有点,杨谅觉得事情有变,责问屈突通,屈突通随口对答,毫无破绽,最终得以返回长安。大业年间,与宇文述一起击败杨玄感,因功升迁为左骁大将军。秦、陇等地群盗兴起,(屈突通)被授任为关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造反,拥兵十余万盘踞在雕阴。屈突通调发关中军队进击敌军,驻扎安定,起初不与敌军交战,军中人都猜想他胆怯。屈突通假意说要撤军,(其实)却悄悄进入上郡。贼军未能发觉,率军南下,在 距离屈突通七十里的地方驻军,分兵侵占土地。屈突通乘敌军毫无防备,夜晚选择精锐士兵偷袭打败敌军,斩杀刘迦论连同其他贼人共万余首级,埋在上郡南山封土做成高冢,俘虏老弱数万人。后来隋朝政治更加混乱,盗贼越来越多,(朝廷)军士毫无斗志,诸将大多沦陷。屈突通所到之处非常谨慎,虽无大胜,也未打过败仗。
高祖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东,交战后久攻不下,高祖于是留下兵部分力包围河东。屈突通形势危急,有人游说他投降,他说:“我蒙受国家厚恩,侍奉二主,怎能逃避国难?只能以死报国!” 时常自己抚摸着脖颈说:“应当为国家受人一刀!”他训导勉励士兵时必定流下热泪,所以士兵们力气虽然用尽,但人们还是被他的精神激励。皇帝派他的家僮前往招降,屈突通催令斩杀家僮。不久听说京城平定,家人全都沦陷,于是留下桑显和保卫潼关,自己率兵将前往洛阳。刘文静派遣窦琮、段志玄率精锐骑兵追至稠桑,屈突通列阵抵抗他们。窦琮让他的儿子屈突寿前往劝降,屈突通大喊到:“往昔与你是父子,现在就是仇敌了!”命令身边人射杀屈突寿。桑显和对他的军兵大声喊道:“京师陷落,各位都家住关西,为何还要向东去?”众人全都丢掉兵器。屈突通知道无法解脱,于是下马面向东南,连连叩拜哭喊到:“我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于是被俘,押送到长安。皇帝慰劳他说:“为何相见得这么晚呢?”屈突通哭着说:“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皇帝说:“这是隋朝的忠臣哪!”释放了他,授职为兵部尚书、蒋国公,担任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2.《“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
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
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 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延众死。”
帝寤,遂皆以减论。擢左武卫将军。
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其弟盖为长安令,亦以方严显。
大业中,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
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
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斩迦论并首级万余。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遂济河,破其将桑显和于饮马泉。
通大惧,乃留鹰扬郎将尧君素守蒲,将自武关趋蓝田以援长安。 至潼关,阻刘文静兵不得进,相持月余。
通令显和夜袭文静,溃。通势蹙,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
俄闻京师平,家尽没,乃留显和保潼关,率兵将如洛。既行,而显和来降。
文静遣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 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曰:“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曰:“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
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
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 ”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
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帝闻,曰:“清以奉国,名定不虚。”
特赉金银六百两、彩千段。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讨王世充。
世充平,论功第一,拜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镇东都。数岁,召为刑部尚书。
自以不习文,固辞,改工部。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通势蹙,或说之降 蹙:窘迫,危急B.帝劳曰:“何相见晚邪?” 劳:安慰,慰劳C.特赉金银六百两、彩千段 赉:赏赐,给予D.自以不习文,固辞 习:学习,研究5.下列全能说明屈突通忠于隋朝的一组是 (3分)①通发关中兵击之 ②破其将桑显和于饮马泉③阻刘文静兵不得进,相持月余 ④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⑤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 ⑥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讨王世充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屈突通直言进谏,用心良苦。
他受命检查陇西放牧情况,查得当地官员隐藏马匹,文帝大怒,要将相关官员处死。后经屈突通力谏,文帝全部按照减刑论处。
B.屈突通秉公执法,为人正直。即使是自己的内外亲属触犯了法律,他也不会包庇纵容任何人。
他的弟弟也同他一样方严。 C.屈突通颇有谋略,善于用兵。
刘迦论造反后,屈突通发兵征讨,最初不与之交战,似乎表现出怯意,后来在刘迦论无备的情况下,调用精兵击溃贼兵。D.屈突通不爱财物,清正廉洁。
当时贼珍用山积,诸将都争相抢夺,只有屈突通不掠取,又因讨王世充功居第一,被授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一职。 7.翻译划线句(10分)(1)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
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5分)(2)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
(5分)。
3.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
【小题1】C【小题2】A【小题3】C【小题4】(1)贼军未能发觉,率军南下,在距离屈突通七十里的地方驻军,分兵侵占土地。
(2)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 【小题1】次:驻扎。
【小题2】B项①是奉命发兵,并非显其“善战”;C项②言其为官刚正,非见其“忠心”;D项②言其被唐高祖授予官职,并不能表明其“忠心”。【小题3】“仍然能大获全胜,一生从无败绩”分析有误。
【小题4】(1)译出大意给2分,“贼未之觉”的句式特点,“引”“去”“徇”翻译正确各1分。(2)译出大意给2分,“故”“为”翻译正确各1分。
译文:屈突通,他的祖先大概是昌黎徒何人,后迁居长安。 出仕隋朝虎贲郎将。
隋丈帝命人复核陇西牧的文簿,查出隐匿的两万匹马。文帝大怒,收捕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吏共一千五百人,准备全部斩首。
屈突通对文帝说:“人命至关重大,人死不能复生。陛下用最仁慈的政令抚育天下,难道容许因牲畜财产而在一天之内杀戮一千五百人?”帝叱责他,屈突通上前叩头说:“我情愿自身受杀戮,来免除众人的死罪。
”文帝醒悟了,说:“我不明此理,竞至于此。现在应当免除慕荣悉达等人的死罪,表彰你的好建议。”
于是全部按照减刑论处。后擢升为左武卫将军。
上任后为官刚正,有人犯法时,即使是亲朋也不放纵。隋炀帝即位后,派也带着诏书去召见汉五杨谅。
在这之前,文帝与杨谅约定,如果有玺书召,验看敕字加点,还要与玉麟符相合,那么就能上路。待到这时,验看诏书没有点,杨谅觉得事情有变,责问屈突通,屈突通随口对答,毫无破绽,最终得以返回长安。
大业年间,与宇文述一起击败杨玄感,因功升迁为左骁大将军。 秦、陇等地群盗兴起,(屈突通)被授任为关内讨捕大使。
安定人刘迦论造反,拥兵十余万盘踞在雕阴。屈突通调发关中军队进击敌军,驻扎安定,起初不与敌军交点,军中人都猜想他胆怯。
屈突通假意说要撤军,(其实)却悄悄进入上郡。贼军未能发觉,率军南下,在距离屈突通七十里的地方驻军,分兵侵占土地。
屈突通乘敌军毫无防备,夜晚选择精锐士兵偷袭打败敌军,斩杀刘迦论连同其他贼人共万余首级,埋在上郡南山封土做成高冢,俘虏老弱数万人。后来隋朝政治更加混乱,盗贼越来越多,(朝廷)军士毫无斗志,诸将大多沦陷。
屈突通所到之处非常谨慎,虽无大胜,也未打过败仗。 高祖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东,交战后久攻不下,高祖于是留下兵部分力包围河东。
屈突通形势危急,有人游说他投降,他说:“我蒙受国家厚恩,侍奉二主,怎能逃避国难?只能以死报国!” 时常自己抚摸着脖颈说:“应当为国家受人一刀!”他训导勉励士兵时必定流下热泪,所以士兵们力气虽然用尽,但人们还是被他的精神激励。 皇帝派他的家僮前往招降,屈突通催令斩杀家僮。
不久听说京城平定,家人全都沦陷,于是留下桑显和保卫潼关,自己率兵将前往洛阳。刘文静派遣窦琮、段志玄率精锐骑兵追至稠桑,屈突通列阵抵抗他们。
窦琮让他的儿子屈突寿前往劝降,屈突通大喊到:“往昔与你是父子,现在就是仇敌了!”命令身边人射杀屈突寿。 桑显和对他的军兵大声喊道:“京师陷落,各位都家住关西,为何还要向东去?”众人全都丢掉兵器。
屈突通知道无法解脱,于是下马面向东南,连连叩拜哭喊到:“我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于是被俘,押送到长安。
皇帝慰劳他说:“为何相见得这么晚呢?”屈突通哭着说:“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 ”皇帝说:“这是忠臣哪!”释放了他,授职为兵部尚书、蒋国公,担任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屈突通,雍州长安人(隋)文
4.A(解析:竟,此处意思为最终)5.C(解析:A 前为主谓之间,后为代词“他”。
B前为动词“做”。后为介词“替”。
C均为代词“他的”。D前为介词“因为”,后为动词“认为”)6.C(解析:A原文“悉达等竟以减死论”,只是免死罪,并非全免罪恶责。
B“初不与战,军中以通为怯”只是诱敌之法,并非真怯。D授陕东太行台右仆射一职,只是后因,并非前因。)
7.(1)(屈突通)秉公执法为人正直,即使是自己的亲属触犯法律,他也不会包庇纵容任何人。(“奉公”“虽”“亲戚”“纵舍”各1分,整体1分)(2)当时薛举的珍宝像小山一样堆积,诸将都争相抢夺,只有屈突通一点也不掠取。
(“山积”“争取”“独”“无所”各1分,整体1分)附:《屈突通传》译文屈突通,雍州长安人,隋文帝命他审察陇西牧群记录,查出两万多匹隐藏的马。 文帝大怒,将要处斩太仆卿慕容悉迭和监牧官一千五百人。
屈突通对文帝说:“人的生命最重要,死了就不能再生。陛下凭一颗最仁慈的心来治理天下,如儿子般对待群臣,又怎会容忍因牲畜一天所生殖的数量来杀死一千五百人呢?我很猖狂,愿意以死来请求(免除众人的死罪)。
”文帝醒悟,说:“朕不明事理,才到了这一地步。感谢你的这种心意,良苦用心。
现在就听从你的请求,来表彰你的直言相谏。”悉达等人最终被免除死刑来处罚。
从此逐渐被信任。被提拨为右武侯车骑将军。
屈突通)秉公执法为人正直,即使是自己的亲属触犯法律,他也不会包庇纵容任何人。 当时秦、陇两地叛乱纷起,任命屈突通为关内讨捕大使。
安定人刘迦论造反,率众十余万占据雕阴。屈突通调集关中兵攻打,驻扎在安定,一开始并不与敌交战,军中都以为屈突通胆怯。
屈突通佯言要撤兵,却又派兵偷偷潜入上郡。迦论并未察觉这个情况,率兵向南进犯,屈突通等他们毫无防备,便挑选精兵连夜突袭他们。
贼兵大败,俘虏了数万人回来。炀帝临幸江都,命令通镇守长安,高祖(唐高祖李渊)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东,不久唐兵渡过了黄河,在饮马泉打破了屈突通的部将桑显和。
屈突通很害怕,留下鹰扬郎将尧君素守河东,打算从武关到蓝田赶赴长安,但大军到潼关时被刘文静阻止,不能前进,两军相持有一个多月,通又命令显和夜里袭击刘文静,显和兵败,(文静)俘虏了他的兵部兵众。 有人劝他投降,他哭着说:“吾蒙受国家厚遇之恩,曾侍奉两个君主,接受别人的丰厚的俸禄,怎能在此危难之际逃走?只有以死相报罢了!”他常常自己摸着脖子说:“应当为了国家来挨别人一刀!”屈突通听说长安已被攻破,便命桑显和镇守潼关,自率主力向东,要去洛阳。
屈突通刚走,桑显和便投降了唐军。刘文静派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锐骑兵和显和一同追赶屈突通于是擒屈突通押送长安。
高祖李渊道:“咱们两个怎会相见如此之晚呢?”屈突通哭道:“屈突通不能竭尽臣子的节义,力量用尽到了这一地步,成为本朝的羞辱呵。愧能相王”皇帝说:“你是个隋朝的忠臣呵。
”命令释放了他,并授他兵部尚书,封蒋国公,让他担任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屈突通后来随军出战平定薛举,当时薛举的珍宝像小山一样堆积,诸将都争相抢夺,只有屈突通一点也不掠取。
唐高祖闻知此事后,说:“屈突通对朝廷如此清正,从头至尾都是如此,他的名声一定不是虚传的呵。 ”后来屈突通兼任陵东道行台仆射,跟从李世民讨伐王世充。
王世充被平定后,通的功劳为第一,不久被授予陕东磊行台右仆射,在洛阳镇守,几年后,征拜为刑部尚书,通自认为自己不熟习文法,所以坚持拒绝,转为工部尚书,贞观元年,授予洛州都督,加左光禄大无,第二年死去,年七十二岁。 。
5.《赵璜,字廷实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
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
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
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 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
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
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
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
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
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
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
嘉靖元年进尚书。 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
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
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
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 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
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
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
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俟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 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
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廪如故事。
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错,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
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
赠太子太保,谥庄靖。(节选自《明史·赵璜传》)[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
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③中旨令:皇帝自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 籍:登记B.坐巡抚朱钦事 坐:因……受牵连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 第:府第宅院D.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 举:被举荐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3分)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⑤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⑥二臣无与,乞罪臣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 任职济南时不畏权贵,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土地。
B.赵璜恪尽职守。担任左侍郎时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缩减皇室工程的造价。
C.赵璜没有听从朝廷大臣的意见,依然辞职,但朝廷对他的车马供应仍按旧例。D.赵璜有才干,在他人为纷乱错杂的事件观望惊讶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
(3分)(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4分)(3)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
(3分)。
6.《刘宠字祖荣阅读答案附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9—23题。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
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①,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
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宠简除烦苛②,禁察非法,郡中大化③。征为将作大匠④。
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厖⑤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 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
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⑥,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
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注]①明经:明晓经义;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荐举产生。 ②简除烦苛:整顿革除烦法苛政。
③大化:大治。 ④将作大匠:官名,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
⑤厖(máng):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 ⑥亭舍:供旅客住宿休息的处所。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子孙家焉(安家落户、定居) B.或狗吠竟夕(有的)C.累登卿相(多次) D.年老遭值圣明(遇到)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A.而清约省素 而山不加增 B.以仁惠为吏民所爱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颇为官吏所扰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D.以老病卒于家 战于长勺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②吾政何能及公言邪?22.刘宠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根据文意,简要评析。(4分)参考答案:19.(3分)B 20.(4分)B C 21.(4分)①百姓送他,(拥挤得)把道路也堵塞了,车辆无法前进,于是刘宠穿上便服悄悄地离开。
②我的政绩哪能比得上你们这些老人家所说的(那样好)啊?22.(4分)刘宠是一位廉洁奉公、生活朴素、为人厚道(谦逊可亲)、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必须说出理由)。
7.扁鹊见秦武王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医扁鹊见秦武王①,武王示之病②,扁鹊请除③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④:“君与知之者谋(6)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⑤,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
①扁鹊:战国时名医,姓秦名越人,勃海郡(在今河北任丘县)人。学医于长桑君,医疗经验丰富,擅长各科,反对巫术治病。入秦后,太医令李醯自知不如,派人将他刺死。
②示:告诉。
③除:去掉,此可引申为医治。
④石:石针,即砭,古人用以扎皮肉治病。
⑤此:如此。
⑥谋:商量。
【释义】
扁鹊拜见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给扁鹊,请求扁鹊予以治疗。 秦武王的近臣说:“大王的病在耳朵和眼睛之间,即使治疗也未必能治好。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把耳朵搞聋,把眼睛搞瞎。” 秦武王把近臣的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大发脾气,把针石丢在地上,气愤地说:“君王既然跟懂得医理的人商量治病,却又听不懂医理的人胡言乱语,这怎么能治好您的病呢?如果用这种法则来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您只要在一次重大的举动上迟疑不决,秦国很快就会灭亡啊!”
【今用】
说明要“与知之者谋之”,不要“与不知者败之”。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依靠真知灼见,莫听啧声烦言。除病与知政都是同一个道理。
【短章新解】
《扁鹊见秦武王》这则寓言故事按传统的理解是说,不论办什么事情,要与精通业务的人去商量、研究,如果被似是而非的错误意见所动摇,就会误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不同,故事的寓意在今天看来也就有了新的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秦武王较之《扁鹊见蔡桓公》中的蔡桓公,在对待病的问题上,不再“讳疾忌医”,而是主动“示之病”:然而,一旦面对周围的人建议和劝阻,他又犹豫不决了,结果同样被扁鹊讥讽奚落了一番。
作为一国之君的秦武王在对待自己疾病的小问题上,之所以犹豫不决,关键是对内行和外行的建议缺乏明确的分析和判断,做不了自己的主。诚然,专家和内行的意见是重要的,但是如果过分依赖内行,未必是好事;外行的建议,只要是正确的,多听听也是很有好处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嘛。只有这样全盘考虑,权衡利弊,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把问题解决好,处理好;才能真正做到既不迷信权威,也不至于被周围的意见所蛊惑。
8.文言文《郈成子》翻译以及答案
原文:
郈成子为鲁聘①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陈乐②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顾反,过而弗辞。其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今侯③渫过④而弗辞?”郈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乐而不乐,告我忧也。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倍⑤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还车而临,三举⑥而归。至,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异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孔子闻之,曰:“夫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者,其郈成子之谓乎!”郈成子之观右宰谷臣也,深矣妙矣。不观其事而观其志,可谓能观人矣
郈成子(春秋鲁大夫,名瘠)当鲁国使节,访问晋国。
经过卫国时,右宰谷臣(卫人)请他留下来饮酒,陈设乐队奏乐,却不显得喜乐。酒酣之后还送郈成子璧玉,但是郈成子于归途经过卫时,却不向谷臣告辞。
郈成子的仆人说:“先前右宰谷臣请您喝酒喝得很高兴,如今您回来时经过卫国,为什么不向他告辞?”
郈成子说:“把我留下来喝酒,是要和我一起欢乐,陈设乐队奏乐而不喜乐,是要告诉我他的忧愁;酒酣后送我璧玉,是把它托付给我。如此看来,卫国将有动乱发生。”
离开卫国才三十里,就听说宁喜之乱发生,右宰谷臣被杀,郈成子立刻将坐车掉转头回到谷臣家,再三祭拜之后才回鲁。到家后,就派人迎接谷臣的妻子,将自己的住宅分出一部份给她住,将自己的俸禄分一部份供养她,到谷臣的儿子长大后,又将璧玉归还。
孔子听到这件事,说道:“有预见,可以事先策划对策;有仁义,可以托付财物。说的就是郈成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