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

宋代   苏颂

岁晚轘辕道,神归嵩少原。
百年封域广,三品葬仪尊。
笳吹迎风急,帷裳蔽日昏。
洛人应堕泪,几世见铭旛。

《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苏颂 翻译、赏析和诗意

《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是宋代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岁晚轘辕道,神归嵩少原。
随着岁月的流转,皇家车辇缓缓行驶在道路上,神灵归于嵩山少室山原。

百年封域广,三品葬仪尊。
经过百年的封建统治,国土广袤辽阔,官员的品级高贵,殡葬仪式庄严隆重。

笳吹迎风急,帷裳蔽日昏。
笳箫声随风急促吹响,帷幕为了迎接这个悲痛的时刻而紧紧拉下,使阳光蒙上一层昏暗。

洛人应堕泪,几世见铭旛。
洛阳的人们不禁泪流满面,几世纪以来都见证了这样悲伤的场景,心中充满深深的感慨。

诗词以苏颂的视角,描绘了一幅辞别场景。岁晚的时候,皇家车驾驶离宫殿,返回神山嵩山的少室山原,表达了皇家权力的衰落和生命的渐行渐远。百年的封建统治下,国土辽阔,官员地位崇高,殡葬仪式庄严肃穆,彰显出统治者的威严和尊贵。然而,笳箫声响起,帷幕拉下,阳光黯淡,象征着离别的悲痛。洛阳的人们深感悲伤,几世纪以来一直见证这样的场景,心中充满着对时光流转、生死离别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苏颂对时光流转、权力衰落和生命离别的思考。同时,通过对官员的尊贵和殡葬仪式的庄严描写,展示了宋代封建社会的特点和价值观。整体上,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苏颂 拼音读音参考

hàn lín shì dú xué shì shàng shū yòu chéng lǐ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

suì wǎn huán yuán dào, shén guī sōng shǎo yuán.
岁晚轘辕道,神归嵩少原。
bǎi nián fēng yù guǎng, sān pǐn zàng yí zūn.
百年封域广,三品葬仪尊。
jiā chuī yíng fēng jí, wéi shang bì rì hūn.
笳吹迎风急,帷裳蔽日昏。
luò rén yīng duò lèi, jǐ shì jiàn míng fān.
洛人应堕泪,几世见铭旛。

网友评论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岁晚之际,神灵归隐嵩山少原的庄重肃穆的景象。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

“岁晚轘辕道”,岁晚指的是一年将尽的时候,轘辕道则可能指的是通往目的地的道路。这一句让人感受到时间流转,季节更迭的沧桑感。“神归嵩少原”,嵩山是中国名山大川之一,少原可能是嵩山的一部分或者其他重要的地方。神归此处,暗示着一种归宿,一种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家园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句诗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同时又带有一种深沉的哀思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表达了对大自然及生命的敬畏和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