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是一首咏物词 ,词前小序为 :“ 乙丑岁赴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 ,杀之矣。其脱网者皆鸣不能去 ,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景石为识,是曰雁丘,时同行有多为赋诗 ,予亦有《雁丘辞》。“ 旧时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可见,这是词人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才挥笔写下了这首词,寄托自己对殉情者的哀思。
“乙丑”即金宗泰和五年(120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个“问”字破空而来,为殉情者发问 ,实际也是对殉情者的赞美。“直教生死相许”则是对“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古人认为 ,情至极处,“生者不以死,死者不以生”。“生死相许”是对至情至爱的盛赞,这“直教”二字,则声如巨雷 ,惊天地,泣鬼神。“天南地北”二句写雁的生活 。“双飞客”即为雁 。大雁秋南下而春北归,双飞双宿,形影不离,经寒冬,历酷暑,多像人间的那一对痴男怨女 。无论是团聚 ,还是离别都仿佛眼前,刻骨铭心。“君应”四句揣想雁的心情。“君”指殉情的雁。侥幸脱网后,想未来之路万里千山,层云暮雪 ,形孤影单,再无爱侣同趣共苦,生有何乐呢?不如共赴黄泉吧,这里对殉情雁的心理世界做了形象的描写,使读者的热血不由不沸腾起来。
过片后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横汾”三句写葬雁的地方。“雁丘”所在之处。汉代帝王曾来巡游,但现在这里却箫鼓绝响,只余烟树 ,一派凄冷,“横汾”横渡汾水。汉武帝《秋风辞 》有汎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秋风辞》有“箫鼓鸣兮发棹歌”“平楚”,如言平林。“招魂”二句意为雁死不能复生 ,山鬼枉自哀啼 。“招魂楚些”意为用“楚些”招魂。语出《楚辞招魂》,它的句尾用“些”字 ,故言“楚些”。“何嗟及”即嗟何及。《诗经·王风》中有“何嗟及矣,”元词本此 。“山鬼”“啼风雨”本自《 楚辞·九歌·山愿》“杳冥冥兮羌书晦,东风飘兮神买雨。”这里作者把写景同抒情融为一体,用凄凉的景物衬托雁的悲苦生活,表达词人对殉情大雁的哀悼与惋惜“天地妤”二句,写雁的殉情将使它不像莺、燕那样死葬黄土,不为人知;它的声名会惹起上天的忌妒。这是词人对殉情大雁的礼赞 。“千秋”四句,写雁丘将永远受到词人的凭吊。
总之,这首词紧紧围绕“情”字,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的恋情悲歌,表达了词人对殉情者的哀思,对至情至爱的讴歌。
《摸鱼儿 雁丘词》元好问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天南地北双飞客,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
欢乐情趣,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眼前的这一刻,这是中更有痴儿女。
你应该有话:此去,自己形孤影单,万里前程路渺茫,
千山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荀且活下去又有什麼意义呢!
横汾路,当年乐声响彻云霄,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无济于事,山鬼从悲啼。
天生的嫉妒,没能和,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一般的莺儿燕子一样。
千秋万古后,死后化为一坏尘土。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
痛饮狂歌,来探访雁丘处。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摸鱼儿 雁丘词》元好问 拼音读音参考
mō yú ér yàn qiū cí
摸鱼儿 雁丘词
wèn shì jiān qíng shì hé wù, zhí jiào shēng sǐ xiāng xǔ?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tiān nán dì běi shuāng fēi kè, lǎo chì jǐ huí hán shǔ!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huān lè qù, lí bié kǔ, shì zhōng gèng yǒu chī ér nǚ.
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jūn yīng yǒu yǔ: miǎo wàn lǐ céng yún,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qiān shān mù xuě, zhǐ yǐng xiàng shuí qù!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héng fén lù, jì mò dāng nián xiāo gǔ,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huāng yān yī jiù píng chǔ.
荒烟依旧平楚。
zhāo hún chǔ xiē hé jiē jí, shān guǐ zì tí fēng yǔ.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tiān yě dù, wèi dé yǔ, yīng ér yàn zi jù huáng tǔ.
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qiān qiū wàn gǔ, wèi liú dài sāo rén,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kuáng gē tòng yǐn, lái fǎng yàn qiū chù.
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网友评论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被这种生死至情所震撼,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写《雁丘》辞一阕,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此词。
- 简介
-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