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王勃善文辞》
1.文言文翻译《王勃善文辞》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他六岁就懂得写文章,构思毫无凝滞,文章感情豪迈奔放,与兄王?、王?的才华相当.他父亲的朋友杜易简常常称赞他们说:“这是王家的三棵珠树啊.”沛王李贤听说了他的名声,召他为沛府修撰,十分爱护看重他.当时各位王侯斗鸡,互有胜负,王勃开玩笑地写了《檄英王鸡文》.高宗看了文章后,发怒说:“根据这文章,这是相互构陷(陷害)之兆头.”(即认为王勃的文章使诸王矛盾.)当天就斥责了王勃,不让他进入王府.过了很久,补职为虢州参军.
王勃自恃有才华而对别人很傲慢,被同僚所嫉恨.有个官奴叫曹达的犯了罪,王勃把他藏匿起来,又害怕事情泄露,便杀了曹达来堵塞消息的来源.后来事情被披露,王勃被判死罪,但恰逢皇帝大赦天下而被除去罪名.当时王勃父亲王福?是雍州司户参军,因为王勃而被降职为交址令.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址探望父亲.渡南海,他堕水而亡,时年二十八.
当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鉴识人才的能力.李敬玄尤其看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四人,(认为他们)必当显赫富贵.裴行俭说:“士人想走的长远,应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王勃等虽有文才,却浮躁浅露,哪里有享受官爵俸禄之器量呢!杨炯性格沉着文静,职位应该会达到长官之首,其余的能善终就是幸运.”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
父亲王福?因这件事而降职为交址令.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当时都督阎公刚修建成滕王阁,九月九日大会宾客,预先让他的女婿作序文,以便在宾客前夸耀.于是他拿出纸笔邀请所有的宾客,没有人敢担当此任务.但到了王勃,他欣然不推辞.都督很恼怒,起身借口更衣离开,只是派遣小吏窥察了王勃的文章就来报告.小吏(看后)一再报告,文章语言越来越奇特,阎公于是惊惶急视,说:“天才啊!”请求他完成(遂成:完成)全文,宾客极尽欢兴才停止.王勃写文章,最初并不精心思考,先磨墨数升,就酣畅饮酒,拉起被子蒙脸躺下,到了酒醒时,拿起笔就能成篇,不更改一个字,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稿”.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称“四杰”.杨炯曾说:“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
[ 译文 ] 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年方十四岁.都督阎公不相信他的才华.王勃虽在座,但阎公本想让女婿孟学士写这文章,也已经预先构思好了.到了(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来回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阎公十分恼怒,拂衣(甩衣袖,表示生气)起身(离开),专门派人窥伺王勃如何下笔.第一次禀报说“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说:“这也是老生常谈(罢了).”第二次禀报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听了这句话,沉吟不语.再一次的禀报是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惊惶急视,站了起来,说:“此人真是天才,应当流传不朽!” (阎公)于是急忙邀请王勃到宴会场所,极尽欢娱才停止.
2.文言文《王勃善文辞》怎么翻译
文言文《王勃善文辞》翻译内容如下:
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六岁时便善于写文章,九岁时得到了颜师古注的《汉书》,阅读过后,做了一篇《指瑕》以指出颜氏的过失和疏漏。
麟德初年,刘祥道在关内巡视行察,王勃上书自陈志向,刘祥道便把这件事上表朝廷,召见王勃入朝对策,夺取高第。
年龄尚未到二十岁,便得朝散郎这个官职,数次在朝廷上觐献颂词。沛王听说了他的大名,召他来王府担任修撰,对《平台秘略》这本书作出评论。书修成后,王爷很是喜爱重视王勃。
当时,诸位王爷斗鸡成风,王勃做了一篇游戏文字《檄英王鸡》,高宗大怒,道:“这将图谋结党营私。”就把王勃逐出了王府。
王勃被废去官职之后,客居剑南。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丛生,想到诸葛亮的功业,赋诗抒发自己的情怀。
听说虢州多产药草,于是请求补职虢州参军。他倚仗自己的才华,傲视同僚下属,被他们所共嫉妒。官家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把他杀了。
事情暴露之后,本该问死罪,正好赶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职名。父亲王福畤,因为王勃的缘故从雍州司功参军降职至交址县令。王勃前往交址探望父亲,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享年二十九岁。
当年,王勃路过钟陵,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担承,到王勃那里,竟淡淡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
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汇报了一两次之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都督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天才!”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
王勃做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磨数升墨汁,再大量饮酒,拿一床被子过来蒙头而卧,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王勃还特别喜欢著书立说。
当年,王勃的祖父王通,隋末住在白牛溪,教养了很多门客。
曾经创作了从汉魏至晋时的一百二十篇史料,用来当做古《尚书》的续篇,后来序文亡佚,有十篇只有目录,没有文章,王勃将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最终定稿二十五篇。常说(会医术的)人的子女不可能不懂医术,当时长安曹元有秘术,王勃与他交往,完全学到了他的精髓。
曾经读《易经》,晚上做梦仿佛有人说:“《易经》中有太极,你认真思考一下吧。”醒后就写下了《易发挥》数篇,写到《晋卦》时,恰逢生病就停止了。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借文章齐名,天下人称他们为“王杨卢骆”四杰。崔融与张说评论王勃等人时说:“王勃的文章气势宏大奔放,不是一般人所能赶得上的,杨炯、卢照邻还可以企及。
3.文言文《新唐书·王播传》翻译
译文 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河津市,不过,他的故居通化村,现在却已经划归万荣县管辖了。
王勃早慧,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九岁那一年,读到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认为书中有许多错误,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纠正它。 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考察吏治民风。
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毛遂自荐,展示自己的才学。刘祥道读了信以后,非常赏识,就上表朝廷,推荐王勃这个年轻的人才。
高宗皇帝召见了王勃,当面询间考察,王勃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也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当时他还不满二十岁,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可以说是少年得志。
王勃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朝廷每有庆典大事,他都能写出精美的颂文,献给皇帝,一时间声名鹊起,皇子沛王听说了,就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修撰《平台秘略》一书。书写成以后,沛王对王勃更加信任宠爱。
但是,王勃毕竟年轻不懂事,不知道皇族之间的忌讳,一不小心就闯下祸来。当时,皇子们之间经常玩斗鸡游戏,王勃一时动了童心,竟替沛王写了一篇声讨英王鸡的檄文,大概是文章写得太像战斗檄文了,英王受不了,和沛王闹起意见。
他们的父亲高宗皇帝听说以后,非常生气,说这么下去势必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就把王勃作为替罪羊,轰出了王府。王勃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挫折,名声也坏了,在长安城里待不下去,只好四处游历。
先到了四川,有一次登上葛愦山,居高临下,瞻望四方,慷慨地怀念起三国诸葛亮的功绩,写下了动人的诗篇。后来,他又听说虢州的山上盛产草药,一下子又动了研究医学的念头,求托贵人门路,弄了个虢州参军的小官。
可是,王勃身上有一般天才人物的通病,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经常仗着自己的才气,欺负当地的上下级,所以人缘极不好,大家都讨厌他。正巧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差点要了王勃的命。
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跑到王勃家里藏起来,王勃缺乏处世经验,就收留下来。过了些日子,又怕事情暴露受到牵连,情急之下,王勃就下手杀了这个官奴。
这可是死罪呀!当地全是政敌,没有朋友,王勃竟被判了死刑。行刑前,遇上朝廷大赦,死罪免去,废为庶民,一辈子也别想当官了。
王勃这次祸闯得极大,他父亲王福畤本来是雍州司功参军,受牵连贬了官,远远地跑到交趾去做县令,这地方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广西或者越南吧。父亲受累,儿子当然不忍,王勃随后便去探望,没想到竟送了自己的命。
在乘船渡海的时候,遇上了风暴,王勃掉进水里,在大风暴中吓死了,当时只有二十九岁。 王勃的一生就是这个样子,只有短短的二十九年。
但是,天才虽然像流星一样闪过,可夜空里毕竟留下了耀眼的光茫。王勃有许多小故事,让人至今难忘。
咱们今天常说写文章要打草稿,高明一点的要打腹稿。“腹稿”的典故,就是王勃创下来的。
他写文章的时候,开始并不认真思考,而是磨一大池磨,然后美美地喝上几杯酒,拉起被子便蒙头睡觉,睡醒之后,提起笔来就写,连一个字也不用改动。人们就说王勃这叫打腹稿。
他的许多书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他去交趾探望父亲,曾经路过钟陵,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佳话。
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地的都督在滕王阁设大宴,事先嘱咐自己的女婿作好一篇序文,准备在楼上抄出来炫耀。都督阎公为了表示客气,先让大家写,大家知道这是虚让,都不肯动笔。
只有王勃是个生客,不知道这里头的奥妙,拿起笔来就写,把人家都督女婿晾在了一边。都督很生气,又不好发作,只好站起来离开现场,让属下官员盯着王勃,写一句就给他传一句听,结果发现王勃越写越精彩,到了“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都督忍不住过来,夸王勃是天才,两人结成了好朋友。
这篇文章,就是现在仍然传诵的《滕王阁序》。 人人都知道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以诗文著称。
其实,他虽然短命,仍然不失为一位学者,做过不少学术研究工作,很有成就。他的家族龙门王氏,素以学术著称,祖父就是著名的大儒文中子王通。
王通在隋朝末年,隐居于白牛溪,广招门徒,传授学术。他搜集整理了汉、魏、晋以来的著作一百二十篇,想编著为《尚书》的续篇。
后来,他的书籍散失了不少,最重要的序文也没有了,还有十篇只有目录,而没有文章。王勃成年以后,继承起祖父的事业,修订补充,最后完成了二十五篇。
他又认为,做为一个人,不能不懂医学,就拜长安名医曹元为师,很快就学习掌握了曹元的医学精华。他也喜欢读《易经》,白天读得太认真了,晚上竟做起了《易经》的梦,梦中有个人告诉他:“《易经》中有个太极,你要好好思考!”醒来后便写作《易发挥》,一连写了好几篇,写到了《晋卦》,忽然生了病,这件事就中止了。
王勃对汉朝以来的天人感应、五德终始之类的学说也发生了兴趣,提出了自己的全新观点,他说:“王者乘土王,世五十,数尽千年;乘金王,世四十九,数九百年;乘水王,世二十,数六百年;乘木王,世三十,数八百年;乘火王,世二十,数七百年。天地之常也。
自黄帝至汉,五运适周,土复归唐,。
4.李义府,瀛洲饶阳人
《旧唐书 列传第三十二》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也。
其祖为梓州射洪县丞,因家于永泰。贞观八年,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以义府善属文,表荐之。
对策擢第,补门下省典仪。黄门侍郎刘洎、侍书御史马周皆称荐之,寻除监察御史。
又敕义府以本官兼侍晋王。及升春宫,除太子舍人,加崇贤馆直学士,与太子司议郎来济俱以文翰见知,时称来、李。
义府尝献《承华箴》,其辞曰: 邃初冥昧,元气氤氲。二仪始阐,三才既分。
司乾立宰,出《震》为君。化昭淳朴,道映典坟。
功成揖让,事极华、勋。肇兴夏启,降及姬文。
咸资继德,永树高芬。百代沿袭,千龄奉圣。
粤若我后,丕承宝命。允穆三阶,爰齐七政。
时雍化洽,风移俗盛。载崇国本,式延家庆。
《震》维标德,《离》警体正。寄切宗祧,事隆监抚。
思皇茂则,敬询端辅。业光启、诵,艺优干羽。
九载崇儒,三朝问竖,历选储仪,遗文在斯。望试登俎,高谕乔枝。
俯容思顺,非礼无施。前修盛业,来哲通规。
饬躬是蹈,则叡问风驰;立志或爽,则玄猷日亏。无恃尊极,修途难测;无恃亲贤,失德靡全。
勿轻小善,积小而名自闻;勿轻微行,累微而身自正。佞谀有类,邪巧多方。
其萌不绝,其害必彰。监言斯屏,储业攸昌。
窃惟令嗣,有殊前事。虽以贵以贤,而非长非次。
皇明眷德,超伦作贰。匪懋声华,莫酬恩异。
匪崇徽烈,莫符天志。勉之又勉,光兹守器。
下臣司箴,敢告近侍。 太子表上其文,优诏赐帛四十匹,又令预撰《晋书》。
高宗嗣位,迁中书舍人。永徽二年,兼修国史,加弘文馆学士。
高宗将立武昭仪为皇后,义府尝密申协赞,寻擢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赐爵广平县男。 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
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显庆元年,以本官兼太子右庶子,进爵为侯。有洛州妇人淳于氏,坐奸系于大理,义府闻其姿色,嘱大理丞毕正义求为别宅妇,特为雪其罪。
卿段宝玄疑其故,遽以状闻,诏令按其事,正义惶惧自缢而死。侍御史王义方廷奏义府犯状,因言其初容貌为刘洎、马周所幸,由此得进,言词猥亵。
帝怒,出义方为莱州司户,而不问义府奸滥之罪。义府云:“王御史妄相弹奏,得无愧乎?”义方对云:“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诛少正卯于两观之下;义方任御史旬有六日,不能去奸邪于双阙之前,实以为愧。”
寻兼太子左庶子。二年,代崔敦礼为中书令,兼检校御史大夫,监修国史、学士并如故。
寻加太子宾客,进封河间郡公。三年,又追赠其父德晟为魏州刺史,诸子孩抱者并列清官,诏为造甲第,荣宠莫之能比。
而义府贪冒无厌,与母、妻及诸子、女婿卖官鬻狱,其门如市。多引腹心,广树朋党,倾动朝野。
初,杜正伦为中书侍郎,义府时任典仪,至是乃与正伦同为中书令。正伦每以先进自处,不下义府,而中书侍郎李友益密与正伦共图议义府,更相伺察。
义府知而密令人封奏其事。正伦与义府讼于上前,各有曲直。
上以大臣不和,两责之,左贬义府为普州刺史,正伦为横州刺史,友益配流峰州。四年,复召义府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自余官封如故。
龙朔元年,丁母忧去职。二年,起复为司列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
义府寻请改葬其祖父,营墓于永康陵侧。三原令李孝节私课丁夫车牛,为其载土筑坟,昼夜不息。
于是高陵、栎阳、富平、云阳、华原、同官、泾阳等七县,以孝节之故,惧不得已,悉课丁车赴役。高陵令张敬业恭勤怯懦,不堪其劳,死于作所。
王公已下,争致赠遗,其羽仪、导从、轜輶、器服,并穷极奢侈。又会葬车马祖奠供帐,自灞桥属于三原,七十里间,相继不绝。
武德已来,王公葬送之盛,未始有也。义府本无藻鉴才,怙武后之势,专以卖官为事。
铨序失次,人多怨讟。时殷王初出阁,又以义府兼王府长史。
三年,迁右相,殷王府长史仍知选事并如故。义府入则谄言自媚,出则肆其奸宄,百僚畏之,无敢言其过者。
帝颇知其罪失,从容诫义府云:“闻卿儿子、女婿皆不谨慎,多作罪过,我亦为卿掩覆,未即公言,卿可诫勖,勿令如此。”义府勃然变色,腮颈俱起,徐曰:“谁向陛下道此?”上曰:“但我言如是,何须问我所从得耶!”义府睆然,殊不引咎,缓步而去。
上亦优容之。初,五礼仪注,自前代相沿,吉凶毕举。
太常博士萧楚材、孔志约以皇室凶礼为预备凶事,非臣子所宜言之。义府深然之。
于是悉删而焚焉。义府既贵之后,又自言本出赵郡,始与诸李叙昭穆,而无赖之徒苟合,藉其权势,拜伏为兄叔者甚众。
给事中李崇德初亦与同谱叙昭穆,及义府出为普州刺史,遂即除削。义府闻而衔之,及重为宰相,乃令人诬构其罪,竟下狱自杀。
初,贞观中,太宗命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及四方士大夫谙练门阀者修《氏族志》,勒成百卷,升降去取,时称允当,颁下诸州,藏为永式。义府耻其家代无名,乃奏改此书,专委礼部郎中孔志约、著作郎杨仁卿、太子洗马史玄道、太常丞吕才重修。
志约等遂立格云:“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于是兵卒以军功致五品者,尽入书。
5.王勃传 辛文房 的译文
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
六岁时便善于写文章,九岁时得到了颜师古注的《汉书》,阅读过后,做了一篇《指瑕》以指出颜氏的过失和疏漏。麟德初年,刘祥道在关内巡视行察,王勃上书自陈志向,刘祥道便把这件事上表朝廷,招见王勃入朝对策,夺取高第。
年龄尚未到二十岁,便得朝散郎这个官职,数次在朝廷上觐献颂词。沛王听说了他的大名,召他来王府担任修撰,对《平台秘略》这本书作出评论。
书修成后,王爷很是喜爱重视王勃。当时,诸位王爷斗鸡成风,王勃做了一篇游戏文字《檄英王鸡》,高宗大怒,道:“这是结党隐私的行为。”
就把王勃逐出了王府。王勃被废去官职之后,客居剑南。
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丛生,想到诸葛亮的功业,赋诗抒发自己的情怀。听说虢州多产药草,于是请求补职虢州参军。
他倚仗自己的才华,傲视同僚下属,被他们所共嫉妒。官家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事情泄露,就把他杀了。
事情暴露之后,本该问死罪,正好赶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职名。父亲王福畤,因为王勃的缘故从雍州司功参军降职至交址县令。
王勃前往交址探望父亲,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享年二十九岁。当年,王勃路过钟陵,正赶上九月九日铜陵都督大宴滕王阁,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担承,到王勃那里,竟淡淡地结果笔来,也不推辞。
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汇报了一两次之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都督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天才!”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
王勃做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磨数升墨汁,再大量饮酒,拿一床被子过来蒙头而卧,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他还特别喜欢著书立说。
当年,王勃的祖父王通隋末住在白牛溪,教养了很多门客。曾经创作了从汉魏至晋时的一百二十篇史料,用来当做古尚书的续篇,后来序文亡佚,有十篇只有目录,没有文章,王勃将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最终定稿二十五篇。
王勃曾经说过,作为儿子不可不懂医术,当时长安曹元秘传医术,王勃跟随他学习,把他艺术的要领统统掌握。曾经读《易》,夜里梦见有人告诉他说:“《易》中有太极的奥妙,你应该努力思考。”
醒后便做了几篇阐释《易》的文章,做到晋卦,赶上生病,就停止了。他还说:“称王的人如果属土,可以在位五十世,气数千年;属金的王,在位四十九世,气数九百年;属水的王,在位二十世,气数六百年;属木的王,在位三十世,气数八百年;属火的王,在位二十世,气数七百年。
这是天地的常理。从黄帝到汉,五行的气数到了后周正好是一个轮回,属土的王气又回到了唐朝,唐朝应该继成享国日久的周、汉,不会像后周、隋那样短命。”
于是斥责魏、晋以来的朝代都不是真主正统,都是五行之外的沴气。于是创作了《唐家千岁历》。
武后掌权时,李嗣真请求以周、汉两朝为炎黄的后人,废掉后周、隋,唐中宗时又重新承认了周、隋的称号。天宝年间,太平日久,上书言事的人大多以诡异的言论进谏,有一个叫崔昌的人采用了王勃的旧说,奉上《五行应运历》,请求承继周、汉,废黜后周、隋为闰历,右宰相李林甫也称赞附和他的说法。
皇帝于是召集了百官公卿商议可行与否,集贤学士卫包、起居舍人阎伯璵上表道:“大家在都堂集会议论的那天晚上,四星相聚,这明显是天意啊。”于是玄宗下诏以唐作为汉的继承,废黜隋以前的帝王称号,废介、酅公,尊崇周、汉为二王的后裔,以商代为三恪,在京城修建周武王、汉高祖庙。
任命崔昌为太子赞善大夫,卫包为司虞员外郎。杨国忠做右宰相后,自称为隋朝宗亲,建议重新用魏为三恪,周、隋为二王后裔,酅、介二公恢复旧时封号,贬崔昌为乌雷尉,卫包为夜郎尉,阎伯璵为涪川尉。
王勃的哥哥王剧,弟弟王助,都考上了进士。王剧长寿年间官居凤阁舍人,寿春王等五王出阁,有关部门筹备仪式的时候,忘记记录在史册上,群臣已经来齐了,才发觉这个疏漏,宰相大惊失色。
王剧就让五吏执笔,分别书写文辞,文采华丽,片刻都写完了,人人叹服。不久后加官弘文馆学士,兼任知天官侍郎。
早先的时候,裴行俭进行典选,看见了王剧与苏味道,说:“这两个人,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到这时这句话明验无疑了。
王剧素来与刘思礼交好,刘思礼做箕州刺史,与綦连耀谋反,王剧与哥哥泾州刺史王勉以及王助都因此被诛。神龙初年,才下诏复官。
王助字子功,七岁时母亲去世哀号痛哭,邻里都被感动得落下泪来。父亲去世时守孝,悲伤过度身体消瘦。
孝满之时,官任监察御史里行。当年,王勉、王剧、王勃都以才名著称,所以杜易简称他们为“三珠树”,后来王助、王劼又以文才显赫于世。
王劼早夭。王福畤的小儿子王劝也有文才。
王福畤曾经向韩思彦表示过惊异,韩思彦开玩笑说:“练武的人有夸耀坐骑的癖好,你有夸耀儿子的癖好,王家的癖好怎么那么多呢?”王福畤请求韩思彦帮助儿子把文章传扬开来,韩思彦道:“生了这样的好儿子,确实值。
6.《“王勃字子安”阅读答案及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
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
书成,王爱重之。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
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
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
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又谓:“王者乘土王,世五十,数尽千年;乘金王,世四十九,数九百年;乘水王,世二十,数六百年;乘木王,世三十,数八百年;乘火王,世二十,数七百年。
天地之常也。自黄帝至汉,五运适周,土复归唐,唐应继周、汉,不可承周、隋短祚。
”乃斥魏、晋以降非真主正统,皆五行沴气。遂作《唐家千岁历》。
武后时,李嗣真请以周、汉为二王后,而废周、隋,中宗复用周、隋。天宝中,太平久,上言者多以诡异进,有崔昌者采勃旧说,上《五行应运历》,请承周、汉,废周、隋为闰,右相李林甫亦赞佑之。
集公卿议可否,集贤学士卫包、起居舍人阎伯玙上表曰:“都堂集议之夕,四星聚于尾,天意昭然矣。”于是玄宗下诏以唐承汉,黜隋以前帝王,废介、酅公,尊周、汉为二王后,以商为三恪,京城起周武王、汉高祖庙。
授崔昌太子赞善大夫,卫包司虞员外郎。杨国忠为右相,自称隋宗,建议复用魏为三恪,周、隋为二王后,酅、介二公复旧封,贬崔昌乌雷尉,卫包夜郎尉,阎伯玙涪川尉。
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 剧,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寿春等五王出阁,有司具仪,忘载册文,群臣已在,乃寤其阙,宰相失色。
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粲然皆毕,人人嗟服。寻加弘文馆学士,兼知天官侍郎。
始,裴行俭典选,见剧与苏味道,曰:“二子者,皆铨衡才。 ”至是语验。
剧素善刘思礼,用为箕州刺史,与綦连耀谋反,剧与兄泾州刺史勔及助皆坐诛。神龙初,诏复官。
助,字子功,七岁丧母哀号,邻里为泣。居父忧,毁骨立。
服除,为监察御史里行。 初,勔、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其后助、劼又以文显。
劼早卒。福畤少子劝亦有文。
福畤尝诧韩思彦,思彦戏曰:“武子有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耶?”使助出其文,思彦曰:“生子若是,可夸也。”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
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1] 译文 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河津市,不过,他的故居通化村,现在却已经划归万荣县管辖了。王勃早慧,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九岁那一年,读到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认为书中有许多错误,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纠正它。
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考察吏治民风。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毛遂自荐,展示自己的才学。
刘祥道读了信以后,非常赏识,就上表朝廷,推荐王勃这个年轻的人才。高宗皇帝召见了王勃,当面询间考察,王勃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也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当时他还不满二十岁,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可以说是少年得志。王勃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朝廷每有庆典大事,他都能写出精美的颂文,献给皇帝,一时间声名鹊起,皇子沛王听说了,就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修撰《平台秘略》一书。
书写成以后,沛王对王勃更加信任宠爱。 但是,王勃毕竟年轻不懂事,不知道皇族之间的忌讳,一不小心就闯下祸来。
当时,皇子们之间经常玩斗鸡游戏,王勃一时动了童心,竟替沛王写了一篇声讨英王鸡的檄文,大概是文章写得太像战斗檄文了,英王受不了,和沛王闹起意见。他们的父亲高宗皇帝听说以后,非常生气,说这么下去势必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就把王勃作为替罪羊,轰出了王府。
王勃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挫折,名声也坏了,在长安城里待不下去,只好四处游历。先到了四川,有一次登上葛愦山,居高临下,瞻望四方,慷慨地怀念起三国诸葛亮的功绩,写下了动人的诗篇。
后来,他又听说虢州的山上盛产草药,一下子又动了研究医学的念头,求托贵人门路,弄了个虢州参军的小官。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