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
1.文言文翻译
晋文公准备和楚军作战,召来舅犯询问说:“我准备和楚军作战,敌众我寡,怎么办?”舅犯说:“我听说,讲究礼仪的君子,不嫌忠信多;战场上兵戎相见。
不嫌欺诈多。您还是使用欺诈手段罢了。”
文公辞退舅犯,又召来雍季问道:“我准备和楚军作战,敌众我寡,怎么办?”雍季回答说:“焚烧树林来打猎,能暂且多猎取些野兽,以后必定再猎不到野兽;用欺诈的手段对待民众,暂且能得到一时的利益,以后民众就不会再上当了。”文公说:“好。”
辞退了雍季。文公用舅犯的谋略和楚军作战,结果打败了敌人。
回来后用封爵行赏,先赏雍季而后赏舅犯。群臣说:“城濮的胜仗,靠的是舅犯的计谋。
采用了他的计谋,却把他摆在后面,行吗?”文公说:“这不是你们能理解的。舅犯的主张是权宜之计,雍季的主张才是符合长远利益的。”
有人说:雍季的回答,没有针对晋文公的询问。凡是回答问题,关键在于根据所问问题的大小缓急来回答。
如果所问的问题高尚弘大,而回答以卑下狭隘,那么明白的君主是不会接受的。如今晋文公问“以少数来对付多数”,而雍季却回答说“以后就再难重复了”,这并不是正确的回答。
况且晋文公既不懂一时的权宜之计,也不懂得流传千古的长远利益。战争而取得胜利,那么国家安定而君主地位也稳定,兵力强大而威势也就能树立,虽然后世有反复,也不会比这次战争大,长远的利益还怕不来到吗?进行战争而不能取胜,那么国家就会灭亡兵力就会衰弱,君主就会身死名灭,想免除今日的死亡还来不及,哪有空闲去等待长远的利益?要想等待长远的利益,关键是取得今天的胜利;今天的胜利,则在于欺骗敌人;欺骗敌人,也就是长远的利益了。
所以说:雍季的回答,没有针对晋文公的询问。再说晋文公也没有懂得舅犯的话。
舅犯所谓“不嫌多欺骗诡诈”,并不是说要去欺骗自己的民众,而是说去欺骗敌人。敌人,是自己所要征伐的国家,以后虽然不能用这种方法获利,又有什么损害呢?晋文公之所以先奖赏雍季,是因为他有功劳吗?那么用来战胜打败楚军的,是舅犯的计谋;是因为他说了有用的好话吗?那么雍季说了一句“以后再不能用这种方法获利”,这并不是什么好话呀。
舅犯倒已经兼有了功劳和很好的言论。舅犯说:“多礼的君子,不厌倦于追求忠诚和信用。”
忠诚,是用来爱护自己部下的;信用,是用来不欺骗自己民众的。如果爱护了而不欺骗,还有什么言论比这更好的呢?但他一定要说“战胜敌人的办法要用欺骗”,那是军队打仗的计谋。
舅犯在战前讲了有用的好话,后来又使战争取得胜利,所以舅犯有两个功劳但却被放在后面加以评定奖赏,雍季没有一样功劳却先受到奖赏。“晋文公称霸天下,不也是应该的吗?”孔子说这话是不懂得正确的奖赏啊。
2.形容“自己骗自己”成语的有哪些
自欺欺人、欺人自欺、掩耳盗铃、盗铃掩耳、塞耳盗钟。
一、自欺欺人
释义: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人。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白话释义:通过对自我欺骗欺骗人,说:‘欺骗别人也这样欺骗自己,这又是自我欺骗的人。
示例:不承认这是动机,是一种强烈的动机,完全是自欺欺人。
二、欺人自欺
释义: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白话释义:通过对自我欺骗欺骗人,说:‘欺骗别人也这样欺骗自己,这又是自我欺骗的人。
示例:可这些终究只是愚人自愚、欺人自欺。
三、掩耳盗铃
释义: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白话释义:百姓有偷到钟的,想要背着它逃跑,那钟大不可背负。以椎诋毁他,钟发出很大的声音。怕别人听见他而抢夺自己,于是就捂着自己的耳朵。
示例:这篇文章引用了“掩耳盗铃”这个典故,主题就更突出了。
四、盗铃掩耳
释义: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处:清 伤时子《苍鹰击 戕藩》:“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卖国甘心作帝皇,有甚商量。”
白话释义:你看他盗铃捂住耳朵欺骗天下,卖国甘心作皇帝,有什么商量。
示例:他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做盗铃掩耳的事情。
五、塞耳盗钟
释义: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白话释义:百姓有偷到钟的,想要背着它逃跑,那钟大不可背负。以椎诋毁他,钟发出很大的声音。怕别人听见他而抢夺自己,于是就捂着自己的耳朵。
示例: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塞耳盗钟的把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