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文言文的要领是什么,请详细说明,谢谢
1.学语文文言文的要领是什么,请详细说明,谢谢
我的老师告诉我,考的语文是知识在课内,考试在课外。也就是我们学习的是课本的文言文,而我们考试考的绝大多不是课内的,而是课外的文言文,然后要你解释课外的文言文,要你解释的词语肯定是你在课内学过的!
所以我建议你首先要学好课文。
我感觉学习好文言文首先要读熟练,然后背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会遇到更加多的文言文,然后你不断回想以前学过的词语,在这里同不同意思。这就是不断的积累和复习,到某一天你会发现你学习的文言文已经超乎想象的多了!
2.怎么学习古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现行部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本)也明确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着重号系作者所加),同时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高中三年要求背诵的古诗文70篇(首);而高中六本教科书(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所选编的56篇文言文近三分之二要求全文背诵,其余三分之一也要求背诵其中部分段落。
这就说明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经典名篇和课文的诵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从而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诵读要和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 我们所说的文言文诵读是指采用标准的普通话,结合文章或作品中固有的语气、节奏、情感而对文章或作品进行感知、熟悉、记忆、理解的一个过程。
因此,文言文的诵读势必就要和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其中就包括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1、结合正字正音读准字音 把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
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
2、结合辨词析句读清句读 诵读要以所学材料的初步理解为基础,而理解的前提则是读清句读。句读也就是断句,句读知与不知,直接影响着词义句意的理解。
只有读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同时通过反复诵读,利用文言构词造句的特点以及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诵读要诀来深化词义句意的理解辨析。
3、结合层次疏理读通思路 学习文言文只有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层次,才能很好地理解全文的内容;而疏理文章层次也是一种重要的文言阅读能力,要提高这种能力,除了要学习一些文言文行文的篇章知识之外,更重要的则是诵读,从语气和语意中去探寻文章内容的走向和作者行文的匠心,把握文章的脉络。 4、结合文意理解读出感情 语言作为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声读出来总是带有语气的,词语的色彩、句子的构造、修辞手法的运用、行文节奏的起伏、感情气势的跌宕,都和文章的内容、语气的表达密切相关;而诵读正是对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声韵表达,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论语文教育》第33页)。
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体察文章的语气,理解文意,进而来揣摩、体会字面之后的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结合语言鉴赏读出特色 文言文的一些语言规律,如音韵的铿锵、语调的抑扬、语言的含蓄、句式的整散等,大都是宜于“意会”而不宜于“言传”的。
而意会既不能只靠眼睛看,也无法从老师的精分细析中获得太多的领悟,最终还是反复吟诵,在吟诵中去琢磨、去感知、去体察、去心领神会。 。
3.初学者学文言文的方法步骤,先从什么下手
我总觉得书上的很多东西都是套话。
我现在上高二,
我觉得就自身来讲。
1、学习文言文首先需要一本字典啦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里面包括中国历代纪元表、古代汉语语法简介、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这本书非常有用哦!
尤其是古代汉语语法简介和怎样学习古代汉语(551页到书的最后)所有的词类啦,兼词啦,被动句啦都有详细的讲解;还是学习注意事项上边都有。
(这本书初中不买,高中老师也会让买的)
2、还有就是要注重每一篇课本上的文言文
课本上的文言文是老师精挑细选的。
①弄懂其中重要字的解释
②把特殊用法进行学习(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③还有就是稍微理解一下中心思想和各段主要内容,答题的时候就围绕着这俩东西答就成^ ^
④最后就是复习啦(其实就是把第二项进行总结,常看看就行了~)
3、有多余精力就看看《史记》啦、《庄子》啦、《孟子》啦~~~~
现在我们背过的篇目也可以看看喔~(这些是分散的篇目,对于初中来说还是桃花源记那一行比较重要)
比如说《劝学》、《师说》我们都背了全篇《过秦论》是后三段。..(不过这些都是高中篇目)
《桃花源记》啦、《出师表》啦、《岳阳楼记》啦、《醉翁亭记》啦、《陋室铭》啦。.(是初中篇目,想当初我们背的都是全篇呐!)
上边就是一些经验之谈,关于具体的用法你还是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一点一点看。
不过啦,我倒是有一点小偏招,不过不是全都管用,但是大部分都很管用^ ^
1、通假字
有很多通假字在课文中出现时读音会有改变~
不过大多数还是需要逐字记忆的,没有什么诀窍。
2、词类活用
这一部分要在懂得词性的基础上学啦~
比如说有的句子中的“南”字,就是名词做状语,是向南的意思。
如果初中的时候实在学起来费劲,
就先努力应试,
把每个篇目中老师讲的词类活用先记下来就可以了。
3、古今异义
就是有些词本来在现在生活中是这个意思,在古文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了。
比如《桃花源记》里的“阡陌交通”,在咱们现在生活中 交通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在课文中就是“交错相同”的意思啦 ^ ^
4、特殊句式
这个方面吧,在这里还真是将不全面,必须得看书啦
(被动句啦,判断句啦,宾语后置啦,定语前置啦。..)
该开始学还真的是挺费劲的,
读多了,见多了,慢慢你就会分辨啦~
和词类活用一样,
如果初中的时候实在学起来费劲,
就先努力应试,
把每个篇目中老师讲的词类活用先记下来就可以了。
本人是北京东城的,所以是针对北京东城说滴~~
纯属原创,如果有什么说得不对的地方,请见谅~~~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