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魏
- 拼音
- [ā wèi]
- 注音
- ㄚ ㄨㄟˋ
- 繁体
- 是否常用
- 否
阿魏的意思
词语解释
阿魏
-
基本解释
1.一种有臭气的植物。根茎的浆液干燥后﹐中医用为帮助消化﹑杀虫解毒的药物。辞典解释
阿魏 ē wèi ㄜ ㄨㄟˋ植物名。繖形科阿魏属,多年生草本。原产于伊朗及北印度。叶似胡萝卜,开繖状小黄花,乳液干燥成块后,可入药,极臭,能祛痰驱风。
也称为「形虞」。英语 Ferula resin (used in TCM), Resina Ferulae
法语 ase fétide
网络解释
-
阿魏
阿魏,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K. M. Shen或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 K.M.Shen的树脂。春末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均可采收,但以盛花期采收为佳。分次由茎上部往下斜割,收集渗出的乳状树脂,阴干。
阿魏的单字解释
-
阿
[ā]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亲昵的意味:阿大。阿宝。阿唐。2.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阿婆。阿爹。阿哥。[ē]1.迎合;偏袒:阿附。阿谀。刚直不阿。阿其所好。2.大的丘陵:崇阿。3.弯曲的地方:山阿。4.指山东东阿:阿胶。5.姓。 -
魏
1.周朝国名(前403—前225)。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为秦所灭。2.朝代名。1.三国之一(220—265)。与吴、蜀并立。曹操子曹丕所建。占有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等地区,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为晋所灭。2.北朝之一(386—534)。鲜卑族拓跋珪所建。公元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史称北魏,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后分裂为东魏(534—550)、西魏(535—556)。东魏为北齐所灭,西魏为北周所灭。
【阿魏】的常见问题
-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阿魏酸浓度的HPLC,并用于复方当归粉针剂中阿魏酸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目的建立妇科调经片中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
-
目的:考察醇沉浓度对补气生血口服液中阿魏酸含量的影响。
-
目的对大果阿魏树脂和基生叶成分进行研究.
-
目的研究川芎中阿魏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天宁滴丸中天麻素和阿魏酸溶出度的方法.
-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带丸中阿魏酸的含量.
-
研究对甲基苯磺酸催化合成阿魏酸单甘油酯的工艺.
-
结果表明,黑曲霉能部分释放麦麸膳食纤维上所束缚的阿魏酸,并将多糖和植酸分别水解成低聚糖和肌醇。
-
本文以胃肠作用为指标,比较新疆三种阿魏的药理作用,探讨乌恰阿魏、多伞阿魏代替新疆阿魏应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