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牍
- 拼音
- [jiǎn dú]
- 注音
- ㄐㄧㄢˇ ㄉㄨˊ
- 繁体
- 簡牘
- 是否常用
- 是
简牍的意思
词语解释
简牍
-
基本解释
1.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亦泛指书写用品。 2.指文书;书籍;书简。辞典解释
简牍 jiǎn dú ㄐㄧㄢˇ ㄉㄨˊ简为竹片、木片,牍为木板。在纸张未发明以前,文字乃书写于简牍之上,后世遂为典籍、书信的通称。
《北史.卷四五.李元护传》:「颇览文史,习于简牍。」近义词
信札,书信
网络解释
-
简牍
简牍,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简牍的单字解释
【简牍】的常见问题
-
从简牍材料来看,秦汉子女法律上的孝亲责任主要表现在供养其亲、奔丧居丧、追孝父祖。
-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在关注这批简牍的整理工作.
-
汉代文献中有多处提到用简牍缣帛写书,近代的考古发掘甘此作出了有力的证明。
-
刻在竹片上的简牍被考古学家送往研究所研究.
-
在墓室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用于书写的简牍.
-
久远时代留下的笔歌墨舞,伴随着青铜、丝帛、简牍向世人传递独有的感悟。
-
通过对尼雅遗址出土的亻去卢文简牍中相关农业经济方面文书的研究,揭示出农奴社会制度下的精绝国土地所有制之形态。
-
简牍内容涉及历史年号复杂,定名“长沙走马楼简牍”是合适的。
-
人们通过把简牍文书或物品以绳捆扎,在绳结处回检木,上封盖有钤印的胶泥块,以防泄密、备检核,古人谓之“封泥”。
-
本期,“智库在行动”专访长沙简牍博物馆外联部副主任孙东波,听他介绍一下长沙简牍博物馆科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