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o

拼音
[pí bāo]
注音
ㄆㄧˊ ㄅㄠ
繁体
皮剝
是否常用

皮剥的意思

词语解释

皮剥pí bāo

  1. 基本解释

    1.物体外皮被剥去。 2.比喻残酷剥削。

网络解释

  1. 皮剥

    pí bāo
    ㄆㄧˊ ㄅㄠ
    皮剥
    1. 物体外皮被剥去。 唐 韩愈 《枯树》诗:“腹穿人可过,皮剥蚁还寻。”
    2. 比喻残酷剥削。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中》:“父子兄弟被蒙尊荣,素所亲厚,布在州郡,皮剥小民,甚於狼虎。”

皮剥的单字解释

  • 1.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皮。荞麦皮。碰掉了一块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袄。3.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皮儿。新书最好包上皮儿。4.(皮儿)表面:地皮。水皮儿。5.(皮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铅皮。豆腐皮儿。6.有韧性的:皮糖。7.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放皮了,吃起来不香了。8.顽皮:调皮。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老挨说,他早就皮了。10.姓。
  • [bāo]去掉外面的皮或壳:剥花生。剥皮。[bō]义同“”(bāo),专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夺,生吞活剥。

皮剥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