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 龍 顔 碑
- 拼音
- [cuàn lóng yán bēi]
- 注音
- ㄘㄨㄢˋ ㄌㄨㄥˊ ㄧㄢˊ ㄅㄟ
- 繁体
- 爨龙颜碑
- 是否常用
- 否
爨龍顔碑的意思
词语解释
爨龍顔碑
-
基本解释
南朝宋碑。碑额题《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爨道庆撰文,赵次之﹑杜长子等于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立。碑高近丈,碑文记爨龙颜政绩。用笔多隶意,书法雄强茂美。清道光年间为阮元发现而建亭护之,并为之撰跋。今碑在云南省陆良县,与《爨宝子碑》合称"二爨",为世所重。辞典解释
爨龙颜碑 cuàn lóng yán bēi ㄘㄨㄢˋ ㄌㄨㄥˊ ㄧㄢˊ ㄅㄟ南朝宋碑刻。碑额题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孝武帝大明二年(西元458)立,清道光年间,阮元在云南陆凉访得,始著于世。碑文叙述爨龙颜平定当地少数民族动乱的事迹。其书用笔多隶意,神韵高美,与东晋爨宝子碑并称为「二爨」。
网络解释
-
爨龙颜碑
《爨龙颜碑》始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距今为一千五百四十一年。与爨宝子碑相比,此碑较大,通高3.38米,上宽1.35米,下宽1.46米,厚0.25米,碑阳正文24行,行45字,共 927字。故称“大爨”。它是现存晋宋间云南最有价值的碑刻之一。爨龙颜碑现存陆良贞元堡小学。碑文追溯了爨换家族的历史,记述了爨龙颜的事迹。为后人研究爨换家族及晋南北朝时代的云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爨龍顔碑的单字解释
-
爨
1.烧火煮饭:分爨。分居异爨(旧时指弟兄分家过日子)。2.灶:执爨。3.姓。 -
龍
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 -
碑
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石头:界碑。墓碑。里程碑。纪念碑。立了一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