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 鼓
- 拼音
- [yíng gǔ]
- 注音
- ㄧㄥˊ ㄍㄨˇ
- 繁体
- 是否常用
- 否
楹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楹鼓
-
基本解释
古乐器。形制为用木柱从鼓中穿过,使之竖立,柱下有四足。又称建鼓。
网络解释
-
楹鼓
击奏膜鸣乐器。大鼓横置,两端蒙皮,以立柱穿鼓腔,柱底设座之鼓。约始于商代。足鼓、楹鼓、悬鼓,常被称为夏、商、周三代之鼓。即夏代称“足鼓”,商代称“楹鼓”,周代称“悬鼓”。
《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足鼓;殷楹鼓;周悬鼓。”郑玄注:“楹,谓之柱,贯中上出也。”
至隋唐,仍称“建鼓”。《隋书·音乐志下》:“夏后氏加四足,谓之足鼓;殷人柱贯之,谓之楹鼓;周人悬之,谓之悬鼓。近代相承,植而贯之,谓之建(树)鼓,盖殷所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