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ī tì]
注音
ㄆㄧ ㄊㄧˋ
繁体
是否常用

披剃的意思

词语解释

披剃pī tì

  1. 基本解释

    指出家为僧尼。因出家时须按佛教戒律剃除须发、身披袈裟,故称:披剃为僧。

    辞典解释

    披剃  pī tì  ㄆㄧ ㄊㄧˋ  

    出家。根据佛教戒律,僧尼出家,须剃头发,披上袈裟,故称为「披剃」。
    明.高明《琵琶记.第二四出》:「我当初早批剃入空门也,做个尼姑去,今晚免艰辛。」

网络解释

  1. 披剃

    披剃,拼音pī tì,出处《景德传灯录·志闲禅师》。

披剃的单字解释

  • 1.覆盖或搭在肩背上:披着斗篷。披星戴月。2.打开;散开:披卷。纷披。3.(竹木等)裂开:这根竹竿披了。
  • 用特制的刀子刮去(头发、胡须等):剃刀。剃光头。剃胡子。

【披剃】的常见问题

  1. 譬诸家有十子,或披剃出家,或博弈饮酒,虽一则求道,一则无赖,其善恶之性质迥殊,要之不顾父母之养,为名教罪人则一也。

  2. 弱冠之岁,诣打鼓岩元亨寺,礼开专和尚披剃

  3. 望长老收录,大慈大悲,看赵某薄面,披剃为僧。

  4. 惟有许宣情愿出家,礼拜禅师为师,就雷峰塔披剃为僧。

  5. 至金元时,白玉峰披剃入山,得此十八手,乃融合变化,增为一百十八手,以符一百一十八罗汉之数。

  6. 4岁入姜堰如来庵,依道禅师太披剃出家,19岁在宝华山隆昌律寺受具足戒。

  7. 至金元时,白玉feng披剃入山,得此十八手,乃融合变化,阐幽发微,增为一百十八手,以符一百一十八罗汉之数。

  8. 乃有求奉佛教者,明帝准其披剃,给度牒为沙门,女僧亦同,名曰尼,此僧徒之肇端也。

  9. 嗣闻君披剃大慈山,遂绝音耗。

  10.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也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转世因缘,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仰慕四祖道信,请求披剃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