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ē lái zhī shí

拼音
[jiē lái zhī shí]
注音
ㄐㄧㄝ ㄌㄞˊ ㄓ ㄕˊ
繁体
嗟来之食
是否常用

嗟來之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嗟來之食jiē lái zhī shí

  1. 基本解释

    嗟来之食 jiēláizhīshí

    [a handout] 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后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辞典解释

    嗟来之食  jiē lái zhī shí  ㄐㄧㄝ ㄌㄞˊ ㄓ ㄕˊ  

    不敬之食。春秋时,齐国饥荒,黔敖于路旁设食施予穷人,因态度不佳而遭拒绝。典出《礼记.檀弓下》。后用以指侮辱性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军井未建,如临盗水之源,军灶未炊,似对嗟来之食。」《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只因他一生不得意,逼成一个激切行径,所以宁饮盗泉之水,不受嗟来之食。」也作「嗟来食」。

    德语 verächtlich zugeworfenes Almosen (V, Sprichw)​

    法语 pitance distribuée avec mépris

网络解释

  1. 【解释】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出处】《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示例】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

    【近义词】盗泉之水、残羹冷炙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嗟來之食的单字解释

  • 1.叹息;感叹:嗟叹。2.文言叹词:嗟乎。
  •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 [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