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 识
- 拼音
- [wéi shí]
- 注音
- ㄨㄟˊ ㄕˊ
- 繁体
- 唯識
- 是否常用
- 否
唯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唯识
-
基本解释
佛教语。谓一切事物皆为人的耳﹑目﹑口﹑鼻﹑身﹑意﹑神识﹑灵性等八识所变现,没有心外之物。辞典解释
唯识 wéi shì ㄨㄟˊ ㄕˋ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谓外境只是心识所变现的,没有客观的对象和外境,只有心识。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覆思独善伤大士行,唯识所变,何非净方。」佛教典籍。二十唯识论的略称。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自念教检未窥,难辨真伪,即往东魏,听览唯识。」
网络解释
-
唯识
唯识是一个梵语 (Vijñāptimātratāsiddhi),音译毗若底摩坦喇多,梵语倒置,称为识唯,汉土译为唯识。
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是由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变现生起,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因此说:‘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
唯识的单字解释
【唯识】的常见问题
-
指出唯识的我法二空和休谟的心物实体否定毕竟是立在两种不同文化的根基上,结果是形同而实质不同。
-
关于现代心理学中的人格结构,从唯识论来看,人格可以分成现实的我、理想的我和圆成实的我。
-
“万法唯识”的意思就是,一切都是意识的结果,所有外在世界都是通过人的意识呈现的,实质上也都是虚假的。玄奘
-
本文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察了唯识学之心法八识所建构的认识结构。
-
佛教唯识论的八识观结构与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三层结构有相同之处。
-
成唯识论卷四说,有情众生,由四根本烦恼,轮回生死,不能出离。
-
无论是法相唯识学对具体心相的透彻分析,还是禅宗的“即心即佛”、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一念三千”,最终都令人们趣入无我真相、破除我执虚妄。
-
唯识学以妙观察智明差别相,平等性智明无我,大圆镜智明中道实相,与二谛的意义接近。
-
注释有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唐慈恩作,以玄奘译书的旨趣,解释唯识二十论。
-
显宗说一切有部、经部、唯识、中观四宗中以中观为最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