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丞
- 拼音
- [zhōng chéng]
- 注音
- ㄓㄨㄥ ㄔㄥˊ
- 繁体
- 是否常用
- 是
中丞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丞
-
基本解释
中丞 zhōngchéng
[an official's name] 官名。即“大中丞”,见该条
中丞匿于溷藩。——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辞典解释
中丞 zhōng chéng ㄓㄨㄥ ㄔㄥˊ职官名。汉代御史大夫的属官,掌兰台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东汉以降,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以中丞为御史台的长官。明初设都察院,其中副都御史职位相当于御史中丞。明、清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史出任巡抚,清代各省巡抚亦例兼右都御史,因此,明清的巡抚也称为「中丞」。
网络解释
-
中丞
中丞 官名。汉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称御史丞,一称御史中丞。因中丞居殿中而得名。掌管兰台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中丞的单字解释
【中丞】的常见问题
-
大家晓得他与中丞有旧,莫不另眼相看。
-
袁傪,官御史中丞、兵部侍郎。诗二首。
-
直兵鲍僧睿,恃顼势为不法,御史中丞徐陵为奏弹之,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
-
先是,御史中丞石公弼、侍御史毛注数劾京,未允,至是,贬太子少保,出居杭。
-
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
旧事,左右仆射初上,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已下罗拜。
-
己巳,尚书右丞相张说、御史大夫崔隐甫、中丞宇文融以朋党相构,制说致仕,隐甫免官侍母,融左迁魏州刺史。
-
中平初年,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
-
7米,宽1米多,前后两面分别刻有“中丞开府”和“奕世承恩”,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张瑞图亲笔手书。
-
其中御史中丞因为统领侍御史和诸郡监御史,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纠弹百官,权力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