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揆
- 拼音
- [yī kuí]
- 注音
- ㄧ ㄎㄨㄟˊ
- 繁体
- 是否常用
- 否
一揆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揆
-
基本解释
《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意谓古代圣人舜和后代圣人文王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后因以“一揆”谓同一道理;一个模样。辞典解释
一揆 yī kuí ㄧ ㄎㄨㄟˊ一致。
《文选.孔安国.尚书序》:「雅诰奥义,其归一揆。」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袁孙以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俊矣。」
网络解释
-
一揆
一揆(いっき),日文词汇。本意是指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后来泛指百姓、土著、当地势力人士等等非政府组织因某些目标而集结之团体,也通称百姓起兵反抗统治者的行为。古代日本较为有名的一揆众暴乱是本愿寺发起的一向一揆。
一揆的单字解释
-
一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
揆
1.估量;揣测:揆度(duó)。2.道理;准则:其揆一也(其道理是一样的)。3.掌握;管理。后因称宰相、内阁总理的职位为揆:以揆百事。阁揆。
【一揆】的常见问题
-
古之王者,事总万几,发号出令,义非一揆。
-
1575年,利家平定越前一向一揆,信长授与他越前府中三万三千石的领地,利家当时与佐佐成政、不破光治被合称为“府中三人众”。
-
十月二十日,岛原有马村爆发一揆,林兵右卫门家中被愤怒的农民冲进,当场打死,上千名暴民攻占武器库,抢了兵器将松仓氏本城岛原城围住。
-
虽然一直饱受着一向一揆的侵扰,但越前朝仓家这段时间来,一直作为一个威震天下的名门耸立在这个充满战乱的年代。
-
第二次长岛一向一揆的战役最后以织田信长集团的失败而告终,主将柴田胜家负伤,副将氏家卜全、林通政战死。
-
没有看到加贺一向一揆就是一群和尚奋起反抗夺取了国祚成为了一国的主宰,这年代一向一揆年年发作,没有保护自身的能力,是万万没有生存能力的。
-
冈崎之败让他元气大伤,是一揆军里损失最惨重的一家。
-
打败一揆军对冈崎的围攻之后,松平家康对有功的众家臣论功行赏。
-
话说松永久秀趁着信长主力被钉死在京畿之时,联合了伊势长岛以及越前一向一揆对织田军的大本营岐阜城进行了合围.
-
正是如此,足轻人数减少还可以节省粮草,不用担心因为战争破坏领内经济,如果我们把其他农民手中的武器收缴上来,还能降低农民发动一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