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的解释
圣贤[shèng xián] 圣贤 在儒学的王道信仰之中,生命的境界被分为圣人、贤人、君子、士人、庸人。圣贤即是圣人与贤人的合称,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通常是指被认为实践了儒学生命价值观的贡献历史和社会的人物。“圣贤”的地位其实是由历代学者通过史书和官方祭祀制度确认的,而非个人的认同。 如:"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用“圣贤”造句 第1组
-
1、大人物可以戏侮圣贤,显露他们们的才华,可是在平常人就是亵渎不敬。将官嘴里一句一时气愤的话,在兵士嘴里却是大逆不道。当权的人虽然也像平常人一样有错误,可是他却可以凭仗他的权力,把自己的过失轻轻忽略过去。莎士比亚
-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3、六月艳阳天,高考即在前,十年寒窗苦,朝暮读圣贤;学非单行道,之外路千条,心态摆平稳,从容去应考。榜上有名固可喜,名落孙山亦莫恼,祝高考大捷!
-
4、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
5、阅读圣贤的书应知其主旨,研究史籍是为了解朝代兴亡的原因。
-
6、圣贤做学问,都是经过艰苦磨炼,才得以成功的。
-
7、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
8、圣贤人的教导千言万语,都是教人一切先从近处做起。
-
9、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鲍照
-
10、天下第一好事,莫如诱人为善。圣贤所以为圣贤,只是欲引天下后世之人皆入于善。
用“圣贤”造句 第2组
-
11、酒取走醉酒智者的智慧,使圣贤之士嬉戏,使不苟言笑之人微笑。
-
12、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
-
13、过者,圣贤所不能无也。自以为无过,而过乃大矣;自以为有过,而过自寡矣。
-
14、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
15、灵魂会因处境而误解自己的身份,直到圣贤揭露真相,方知自己是婆罗门。梭罗
-
16、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
-
17、圣贤是思想的先声;朋友是心灵的希望。
-
18、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
-
19、方严是处人大病痛,圣贤处人,离一温厚不得。吕坤
-
20、驴子虽然驮着无数的经卷,也并不因此而变成饱学的圣贤。
用“圣贤”造句 第3组
-
21、一心读遍圣贤书,三心二意无益处,四书五经励我志;五洲四海任我游,三堂二课皆用功,一生前程始于此。
-
22、我以为就是圣贤豪杰,也不必自惭他的童年,自惭,倒是一个错误。
-
23、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
24、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
25、昔促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
26、读圣贤书,行仁义事。立齐家志,存忠孝心。
-
27、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黄宗羲
-
28、山,绵延绵亘;山,险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气势磅礴,让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丽,令人忆起峨眉;山,犹如令万人敬仰的圣贤,沉稳是他的天性,不露声色地诠释着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肃穆,生命的庄严。
-
29、将自己陷于罪恶中的人是常人;为自己的罪过烦忧的人是圣贤;夸耀自己的罪过的人是魔鬼。
-
30、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读传奇小说。
用“圣贤”造句 第4组
-
31、训曰: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
-
32、非读书,不畚入圣贤之域。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
-
33、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
34、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
-
35、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
36、有创见的书籍传布在黑暗的时代里,犹如一些太阳光照耀在荒凉的沙漠上,为的是化黑暗为光明。这些书是人类精神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人们凭借它们的原则,向种种新的发现迈进。书本是将圣贤豪杰的心照射到我们心里的忠实的镜子。
-
37、忍耐二字,真无穷受用哉!试观古来圣贤豪杰、大学问、大事业、何一不从忍耐中出?今人一不称意,便发躁舍去,焉有成熟之时乎?我辈为学,当切戒之。
-
38、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金缨
-
39、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
40、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用“圣贤”造句 第5组
-
41、虽然,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守约,过能精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于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
-
42、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熹
-
43、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洪应明
-
44、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
4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就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46、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
47、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待思索矣。
-
48、有圣贤之言可以引路。会乃不走路,只效圣贤言,便当走路,每代引路之言增而愈多,卒之荡荡周行道上,鲜见其人也。颜元
-
49、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曾国藩
-
50、公道正派是关键,行正坐端“公”字先;心胸宽广“宰相”肚,独具慧眼识“圣贤”;腰挺胆壮御邪风,聪耳不闻片面言;双手干活又“干净”,两脚勤快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