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诗词(共441首)

韩愈头像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孔子伤不逢时作。
    古琴操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
    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
    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
    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

  •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
    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
    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

  •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
    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 阳山,天下之穷处也。
    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
    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
    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

  • 片片驱鸿急,纷纷逐吹斜。
    到江还作水,著树渐成花。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
    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
    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

  • 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
    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
    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
    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

  •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
    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
    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

  •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
    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 朝蝇不须驱,暮蚊不可拍。
    蝇蚊满八区,可尽与相格。
    得时能几时,与汝恣啖咋。
    凉风九月到,扫不见踪迹。

  • 平旦入西园,梨花数株若矜夸。
    旁有一株李,颜色惨惨似含嗟。
    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匝至日斜。

  •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
    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
    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

  • 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
    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

  • 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
    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
    子兮何为者,冠珮立宪宪。
    何氏之从学,兰蕙已满畹。

  •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 京城数尺雪,寒气倍常年。
    泯泯都无地,茫茫岂是天。
    崩奔惊乱射,挥霍讶相缠。
    不觉侵堂陛,方应折屋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