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皆可人的诗词(1607首)

  •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球猎夜拥掷。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蕙兰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 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 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
    志意既放逸,赀财亦丰奢。
    被服极纤丽,肴膳尽柔嘉。
    僮仆馀梁肉,婢妾蹈绫罗。

  •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

  •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
    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
    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
    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

  •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 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
    一丛阔娄处,森森数十茎。
    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笋已长,今年筍又生。

  • 天之有常度,躔次绝乖离。
    地之有常理,沈潜无变亏。
    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轨仪。
    三才各定位,万古永不移。

  • 汝阳使君如孙武,文章绝人喜军旅。
    要知谈笑能治兵,戏教红妆乐营女。
    白氈新袍锦臂鞲,条脱挂弓腰白羽。
    彩错旌旗照地明,傍花映柳陈部伍。

  • 人为万物灵,无处不可见。
    天地生物心,得人始周遍。
    有心郑国渠,关中为富衍。
    三十六陂流,江南谷为贱。

  •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
    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
    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
    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

  •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
    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 平楚皆膏壤,成汤忽旱年。
    人知圣虑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饥荒后,长沙富庶全。
    纪年四十载,斗米二三钱。

  • 窗前新栽楸子树,去岁移自东君家。
    根深土冻重莫致,挽以两犍载一车。
    方经旬日即蓓蕾,秋深结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气耳,来岁未必能芬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