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书通的诗词(875首)

  • 法海空门老伏波,婺源槐市病维摩。
    道无同异要当尔,命有穷通可奈何。
    两目再清张籍在,一经传子凤毛多。
    饱闻行业书乡社,得失功名付浩歌。

  • 千骑骎骎簇画辀,高旌大盖五骅骝。
    斋中酒美连翩醉,湖上花繁烂熳游。
    鸡犬相闻通故里,旨甘绝奉晨羞。
    祗应朝夕平津阁,得务君前立胜筹。

  • 纸窗百衲地炉红,围坐牛医卜肆翁。
    时节杯盘来往熟,朝晡盐酪有无通。
    男丁共结春耕耦,妇女相呼夜绩同。
    老子颓然最无事,客归自策读书功。

  • 千尺危桥跨浪雄,压桥虚阁势凌空。
    直疑有路通银汉,又讶横天卧玉虹。
    尽挹江山归醉目,独开怀抱向清风。
    却嗟景出天随后,不得当年一咏工。

  • 禅房萧洒闭重关,祖意明来万事闲。
    高卧有时消白日,静吟无念忆青山。
    扫花晚砌留苍藓,剃发秋池照病颜。
    堪笑林泉深隐者,不知幽趣在人间。

  • 莫笑衰颜老剡翁,凶年过彻剩顽穷。
    坐窗渐爱日南至,行路不愁天北风。
    清话客多无酒款,白头交在有书通
    闻知别野林泉美,一策一簦吾欲东。

  •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

  • 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 二月三日,丕白。
    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
    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
    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 通: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