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复意的诗词(1820首)

  • 海东铜盆面五尺,中贮涧泉涵浅碧。
    岂惟冷浸玉芙蕖。
    青青菖蒲络奇石。
    长安火云行日车,此间暑气一点无。

  • 旄头光垂北风起,胡沙漫漫暗天地。
    翠华清晓巡朔方,咸阳宫殿生荆杞。
    胡儿解鞍留汉土,凝碧池头日歌舞。
    一朝忽弃洪河南,来归舆图丞相府。

  • 天监我宋,受命以人。
    咋为乱阶,以启圣人。
    皇帝嗣位,其仁如春。
    万邦欣载,共惟帝臣。

  • 杜陵心喜归茅宇,无复长安叹今雨。
    事虽聊向朱阮论,身盖自与稷契许。
    胡为流落不称意,长铗貂裘遍南土。
    我尝细把遗诗读,大半悲伤闻战鼓。

  • 世途无复古,吾道不宜今。
    风月多饶舌,轩裳久死心。
    家犹须五斗,命岂止千金。
    有路可亲炙,那能入桂林。

  • 久不见南山,依然已秋色。
    悠哉川上行,复邀城中客。
    中落山半空,川明潦尤积。
    飞鸟监中看,行云舟中白。

  • 身游碧海跨鲸鱼,心似寒冰贮玉壶。
    衣湿三更清露坠,眼明万里片云无。
    横空孤鹤曾相识,散发飞僊定可呼。
    老向人间无复意,逝将从此谒清都。

  • 已失连宵望,犹余此夕谋。
    疏明时递见,暗淡幸空休。
    无复丹梯意,居然四壁幽。
    有怀千万种,都付一搔头。

  • 岁事有丰歉,官税无减除。
    谁知山中田,沙土多蒿蒌。
    秋来倘有成,犹恐才半租。
    或其水旱至,不足偿耰锄。
    叹息家百亩,无复三代初。
    妻儿忽相问,明朝饮何如。

  • 欲出乡关行步迟,此生无复却回时。
    千冤万恨何人见,唯有空山鸟兽知。

  • 碧纱窗下拆缄封,一纸从头彻尾空。
    料想仙郎无别意,忆人长在不言中。

  • 古往今来几过帆,天高地下一浮庵,与翁相见亦偶尔,一笑无言意自参。

  • 燕楼犹在月明中,还却明珠泪掩红。
    青鸟不来云路隔,碧桃无复旧春风。

  •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
    ”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
    ”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
    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

  •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
    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
    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