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弘法的诗词(34首)

  • 释子去兮访名山,禅舟容与兮住仍前。
    猿啾啾兮怨月,江渺渺兮多烟。
    东林西林兮入何处,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 释子去兮访名山,禅舟容与兮住仍前。
    猿啾啾兮怨月,江渺渺兮多烟。
    东林西林兮入何处,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 峨峨石经山,莲峰吐金碧。
    秀气钟太题,胜概拟西域。
    竺坟五千卷,华言百师译。
    琬公惧变灭,铁笔苍苍石。

  • 染著悉尘根,新故相因续。
    情波无端极,苾刍伤自促。
    弘法苑慈,藉佛摄神足。
    一济解脱津,永宴净茵蓐。

  • 匡床谈笑坐跏趺,遗偈亲书若贯珠。
    木马夜鸣端的别,西方日出古今无。
    分身何啻居天界,弘法毋忘在帝都。
    白发弟兄空老大,刹竿倒却要人扶。

  • 星郎步履在清禅,雅结新庵赋大圆。
    譬喻河沙终未尽,含弘法界外无边。
    浑成独转离诸相,不立中间绝两偏。
    闻说毗耶在方丈,众人欲问却茫然。

  • 山林唯幽静,行住不妨禅。
    高月穿松径,残阳过水田。
    诗从宿世悟,法为本师传。
    能使南人敬,修持香火缘。

  • 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
    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
    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
    道盛咒莲华,灾生吟棘子。
    埋石缘虽谢,流沙化方始。

  • 鹫岭光前选,祇园表昔恭。
    哲人崇踵武,弘道会群龙。
    高座登莲叶,麈尾振霜松。
    尘飞扬雅梵,风度引疏钟。

  • 五明教已设。
    三元法复开。
    鱼山将鹤岭。
    清梵两边来。
    香烟聚为塔。
    花雨积成台。
    空心论佛性。
    贞气辨仙才。
    露盘高掌滴。
    风乌平翅回。
    无劳问待诏。
    自识昆明灰。

  • 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
    慈氏发真念,念此阎浮人。
    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
    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

  • 栉发凉天曙,含毫故国情。
    归心一夜极,病体九秋轻。
    忽起襜褕咏,因悲络纬鸣。
    逢山即堪隐,何路可图荣。

  • 弥天称圣哲,象法初繄赖。
    弘道识行藏,匡时知进退。
    秦王轻与举,习生重酬对。
    学文古篆中,义显心经内。
    法服应华夏,金言流海岱。
    西方浮云间,更陪龙华会。

  •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