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庶民的诗词(252首)

  •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 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旂。
    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总齐群邦,以翼大商,迭披大彭,勋绩惟光。
    至于有周,历世会同。
    王赧听谮,实绝我邦。

  •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 吴会风流。
    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绛阙,依约蓬丘。
    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 今岁渝州热,过似岭南州。
    火流石铄如钅敖,尤更炽于秋。
    竟日襟常沾汗,中夕_无停手,几至欲焦头。
    世岂乏凉境,老向此山囚。

  •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 厉王虐,国人谤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
    随人使少师董成。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
    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

  • 厉王虐,国人谤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
    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
    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

  •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