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财的诗词(412首)

  • 厉王虐,国人谤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
    有荐石先生者。
    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
    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

  •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
    庚辰,傅于许。
    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
    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

  •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
    先王耀德不观兵。
    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
    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

  • 厉王虐,国人谤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
    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
    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
    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

  •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
    臧文仲使国人祭之。
    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
    故慎制祀以为国典。

  •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
    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
    ”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宝。
    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
    ”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
    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
    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
    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
    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

  • 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