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代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翻译及注释

翻译
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
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
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
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
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注释
①苦竹:竹的一种。杆矮小,节较其它竹为长,四月中生笋,味苦。
②危桥:高桥。属:连接。幽径:幽深的小路。
③迸:裂,开。箨(tuò):竹笋上一层一层的皮,即笋壳。
④ 筠(yún):竹皮。虚心:空心。
⑤瞰(kàn):望,俯视,向下看。
⑥聆:听。吟:成调的声音。
⑦差池:参差不齐。《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⑧嘲口哲(zhāo zhā):亦作“嘲哳”、“啁哳”,形容声音杂乱细碎。
⑨谅:料想,实在。要津:重要的渡口,隐喻重要的职位。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赏析

  本诗更象一首咏物诗,它描写的是苦竹间的桥,而且表面上是写桥,实则重点是写竹,桥只不过是陪衬而已。苦竹,楚地湘南极普通的一种竹子,而且连名称都带有贬意。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了诗意,将自己身世遭遇与不起眼的苦竹有机联系起来,寓意于有“苦竹”“虚心”的竹。诗的结构与组诗一致,分三层。前四句写实:“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远远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接,它缭绕地穿过稀疏的竹林。突出危桥、幽径、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特写竹子的拔节,充分运用诗的想象,似乎看见竹子从笋箨中迸发出苦节,轻轻的筠皮环抱着空虚的竹心。诗中突出了“苦节”与“虚心”。第二层写桥上观景所得:俯身可以看到绢绢细流,抬头可以听到萧萧的竹声。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啁鸣归巢。既俯看,又仰视,还运用听觉。天边的太阳,近处的鸟鸣,一一入画,充满了生机。眼中的景物往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在展示。大自然是美好的,然而胸怀大志的诗人不能象鸟一样自由飞翔,投入她的怀抱,只能与“囚徒为朋”,在寺院的木鱼声中难以入眠,这强烈的反差不能不使人产生共鸣,伤感之情溢于言表。最后抒发感概“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这里的苦竹也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栖息提供了荫凉。正如吴文治先生所指出的:“作者借竹自喻,感叹竹子虽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也只能供人和鸟歇息遮阴,不会用在重要的渡口,隐有自伤怀才不遇之意。”(《柳宗元选集》)诗除了咏苦竹桥之外,还写到竹林、小径、溪流、竹韵、落日、鸟鸣,故自然属于山水诗。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柳宗元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危桥属小路,缭绕在疏林。
裂箨分苦节,轻筠抱着虚心。
俯瞰涓涓流淌,抬头聆萧萧吟。
参差下烟一天,啁哳一声鸣山禽。
杨谅没有要道使用,栖息有多阴。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柳宗元 拼音读音参考

xùn gōng yuàn wǔ yǒng kǔ zhú qiáo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wēi qiáo shǔ yōu jìng, liáo rào chuān shū lín.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bèng tuò fēn kǔ jié, qīng yún bào xū xīn.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fǔ kàn juān juān liú, yǎng líng xiāo xiāo yín.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chā chí xià yān rì, zhāo zhā míng shān qín.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liàng wú yào jīn yòng, qī xī yǒu yú yīn.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网友评论

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