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

宋代   苏轼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
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隆中》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隆中》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隆中》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
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译文:
诸葛来到西国,千年的爱未曾减退。
今天早晨游览故里,蜀地的客人无法掩饰悲伤。
谁说襄阳野地,孕育了这支万乘之师。
山中还保存着其英勇的形貌,挺拔如龙的姿态。
龙蟠山水秀丽,龙已离去转移到深渊潭底。
只剩下曲折蜿蜒的足迹,使我不禁流下寒冷的泪水。

诗意:
这首诗词以诸葛亮为主题,表达了对蜀地历史和诸葛亮的敬仰之情。诗人苏轼游览故里,感慨万分,他提到了襄阳野地孕育了诸葛亮带领的强大军队,将其比作矫矫龙之姿。山水秀丽,但龙已离去,只剩下蜿蜒的足迹,这让诗人感到悲伤和凄凉。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蜀地历史和诸葛亮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和历史的敬仰之情。诗人苏轼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对蜀地历史的怀念之情。他借助襄阳野地的历史背景,将诸葛亮比作矫矫龙之姿,突显了其智谋和英勇。同时,通过描绘山水秀丽、龙去渊潭移的景象,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离去,给人以深深的思索与感慨。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历史的热爱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隆中》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lóng zhōng
隆中

zhū gě lái xī guó, qiān nián ài wèi shuāi.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jīn zhāo yóu gù lǐ, shǔ kè bù shèng bēi.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shuí yán xiāng yáng yě, shēng cǐ wàn shèng shī.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shān zhōng yǒu yí mào, jiǎo jiǎo lóng zhī zī.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lóng pán shān shuǐ xiù, lóng qù yuān tán yí.
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
kōng yú wān yán jī, shǐ wǒ hán tì chuí.
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网友评论


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