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曹丕 魏晋
- 简介
-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 出处
- “鸣条之役”出自魏晋曹丕的《秋胡行》,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g tiáo zhī y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
鸣条之役
当复何为。
百兽率舞。
凤凰来仪。
得人则安。
失人则危。
唯贤知贤。
人不易知。
歌以咏言。
诚不易移。
鸣条之役。
万举必全。
明德通灵。
降福自天。
《秋胡行》曹丕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胡行》是魏晋时期曹丕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尧任舜禹,当复何为。
百兽率舞,凤凰来仪。
得人则安,失人则危。
唯贤知贤,人不易知。
歌以咏言,诚不易移。
鸣条之役,万举必全。
明德通灵,降福自天。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曹丕对社会政治的思考和对贤人的赞颂。诗中提到了尧、舜、禹三位传说中的古代君主,以及百兽率舞和凤凰的来仪,暗示了社会的和谐与繁荣。诗中强调了贤人的重要性,指出得到贤人的帮助和支持可以使社会安定,而失去贤人的话会带来危险。诗人认为只有贤明的人才能认识贤人,普通人很难识别出真正的贤者。最后几句描述了明德可以得到神明的垂青,从而带来福祉。
赏析:
这首诗词借古喻今,通过古代传说中的君主和神话中的神鸟来象征社会和人类的境况。诗人通过对贤人的赞美,强调了贤明统治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贤明的统治者才能认识到真正的贤者,而普通人很难辨别。诗中的歌咏语言和歌颂贤人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贤人的敬重。最后几句则强调了明德的重要性,并暗示明德通灵,可以带来福祉。
这首诗词的整体意境平和优美,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贤人的敬佩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通过古代神话和传说的形象,将这些思想融入其中,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深度。这首诗词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氛围和人们对于贤明统治和社会稳定的期望。
“鸣条之役”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iū hú xíng
秋胡行
yáo rèn shùn yǔ.
尧任舜禹。
dāng fù hé wéi.
当复何为。
bǎi shòu shuài wǔ.
百兽率舞。
fèng huáng lái yí.
凤凰来仪。
dé rén zé ān.
得人则安。
shī rén zé wēi.
失人则危。
wéi xián zhī xián.
唯贤知贤。
rén bù yì zhī.
人不易知。
gē yǐ yǒng yán.
歌以咏言。
chéng bù yì yí.
诚不易移。
míng tiáo zhī yì.
鸣条之役。
wàn jǔ bì quán.
万举必全。
míng dé tōng líng.
明德通灵。
jiàng fú zì tiān.
降福自天。
“鸣条之役”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