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长卿 唐代

刘长卿头像
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出处
微波不可传”出自唐代刘长卿的《安州道中经浐水有怀》,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ēi bō bù kě chuá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微波不可传

征途逢浐水,忽似到秦川。
借问朝天处,犹看落日边。
映沙晴漾漾,出涧夜溅溅。
欲寄西归恨,微波不可传

《安州道中经浐水有怀》刘长卿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安州道中经浐水有怀》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诗篇,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征途中经过浐水,犹如到了秦川。借问天边何处,仍能看到夕阳西落。河边的水面映着晴朗明亮的光芒,深山的涧水夜晚闪烁。我想寄托西归的思念之情,但是微波无法传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借助浐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刘长卿战乱时期征途中的心情。浐水位于今天陕西的渭河,是唐代从长安到关中的重要交通线。诗中的浐水成为了一种象征,承载着诗人追求安定与归乡的向往。

诗的第一句“征途逢浐水,忽似到秦川”,通过“浐水”与“秦川”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在征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即便是在陌生的地方,一看到浐水,他就感到回到了熟悉的秦川。

诗的第二句“借问朝天处,犹看落日边”,诗人疑问着天边的景色,以此意会那温暖悠远的故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夕阳西下的依依不舍之情和惜别之意。

诗的下半部分“映沙晴漾漾,出涧夜溅溅。欲寄西归恨,微波不可传”,诗人以景物的描写来映射自身的心情。描述了日光照射下的浐水,水面上反射出灿烂的阳光,而深山涧水则在夜晚闪闪发光。这两个描写形象生动,有浪漫而忧郁的氛围。诗人又借景物之美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微波却无法将思念传递出去,表达出他深深的无奈和苦闷。

整首诗通过浐水和其周边景物的描绘,传达了流亡在外的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且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一种哀怨之意。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战乱时期诗人追求安定、向往归乡的心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微波不可传”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ān zhōu dào zhōng jīng chǎn shuǐ yǒu huái
安州道中经浐水有怀

zhēng tú féng chǎn shuǐ, hū shì dào qín chuān.
征途逢浐水,忽似到秦川。
jiè wèn cháo tiān chù, yóu kàn luò rì biān.
借问朝天处,犹看落日边。
yìng shā qíng yàng yàng, chū jiàn yè jiàn jiàn.
映沙晴漾漾,出涧夜溅溅。
yù jì xī guī hèn, wēi bō bù kě chuán.
欲寄西归恨,微波不可传。

“微波不可传”平仄韵脚

拼音:wēi bō bù kě chuá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