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程垓 宋代
- 简介
-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 出处
- “游人又踏青山去”出自宋代程垓的《菩萨蛮》,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óu rén yòu tà qīng shān qù,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游人又踏青山去
游人又踏青山去。
何处碧云衫。
映溪才两三。
疏松分翠黛。
故作羞春态。
回首杏烟消。
月明归渡桥。
《菩萨蛮》程垓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菩萨蛮》
朝代:宋代
作者:程垓
和风暖日西郊路,
游人又踏青山去。
何处碧云衫,
映溪才两三。
疏松分翠黛,
故作羞春态。
回首杏烟消,
月明归渡桥。
中文译文:
和煦的春风暖照西郊的道路,
游人们再次踏上青山去徜徉。
碧云般的衣裳在何处?
只见溪水中闪烁着两三片。
疏松的松树点缀着翠绿的颜色,
我故意装出害羞的春天姿态。
回首望去,杏花的烟雾消散,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回归的桥梁。
诗意和赏析:
《菩萨蛮》是宋代文学家程垓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们内心的喜悦。
诗的开篇以和风暖日的描写,营造出一个温暖宜人的春日氛围。游人们再次踏上青山,踏青欣赏自然风光。接着,诗人问道何处有碧云衫,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溪水中,只见两三片碧云倒映其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疏松的松树,翠绿的枝叶点缀着山间的景色,形成了翠黛色的景致。诗人故作羞春态,意味着他在春天的氛围中感到愉悦,也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喜爱。
最后两句,诗人回首望去,杏花的烟雾已经散去,也暗喻着春天即将过去,而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回归的桥梁,象征着回归和离别的情感。
整首诗以描绘春天景色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的心理状态。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喜悦。
“游人又踏青山去”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pú sà mán
菩萨蛮
hé fēng nuǎn rì xī jiāo lù.
和风暖日西郊路。
yóu rén yòu tà qīng shān qù.
游人又踏青山去。
hé chǔ bì yún shān.
何处碧云衫。
yìng xī cái liǎng sān.
映溪才两三。
shū sōng fēn cuì dài.
疏松分翠黛。
gù zuò xiū chūn tài.
故作羞春态。
huí shǒu xìng yān xiāo.
回首杏烟消。
yuè míng guī dù qiáo.
月明归渡桥。
“游人又踏青山去”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