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辛弃疾 宋代
- 简介
-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出处
- “溪南修竹有茅庐”出自宋代辛弃疾的《鹧鸪天(石门道中)》,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nán xiū zhú yǒu máo lú,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溪南修竹有茅庐
悬崖千丈落鼪鼯。
已通樵迳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
闲略彴,远浮屠。
溪南修竹有茅庐。
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
《鹧鸪天(石门道中)》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鹧鸪天(石门道中)》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上飞泉万斛珠。
悬崖千丈落鼪鼯。
已通樵迳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
闲略彴,远浮屠。
溪南修竹有茅庐。
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辛弃疾对田园生活和隐居退隐的向往。
诗的开篇写道:“山上飞泉万斛珠。”这里描述了山上的飞泉,泉水如珍珠般闪烁,形象生动。接着描绘了“悬崖千丈落鼪鼯”,表达了悬崖陡峭,有灵巧的松鼠跃然其间,增添了山林的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已通樵迳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描述了诗人行走于山林之间,尽管山路通畅,但仍然感到有人的声音,但却看不到人影。这里通过描绘诗人独自行走的情景,传达了一种寂寞和孤独的意境。
后两句“闲略彴,远浮屠。溪南修竹有茅庐。”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趣。他轻松地在山间行走,远远望见了屹立在山巅的佛塔,又看到了溪水旁修建的竹屋。这里描绘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诗人表达了在这样的山水环境中,他乐意频繁地往来,不介意杖屦频繁踏过山间小径。并以“老夫”自称,暗示自己已经年过半百,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晚年的安逸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独自行走、修竹茅庐等场景,表达了辛弃疾对自然田园生活和隐居退隐的向往。他希望能够远离尘嚣,过上宁静自由的生活,享受晚年的安宁与乐趣。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辛弃疾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溪南修竹有茅庐”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è gū tiān shí mén dào zhōng
鹧鸪天(石门道中)
shān shàng fēi quán wàn hú zhū.
山上飞泉万斛珠。
xuán yá qiān zhàng luò shēng wú.
悬崖千丈落鼪鼯。
yǐ tōng qiáo jìng xíng hái ài, shì yǒu rén shēng tīng què wú.
已通樵迳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
xián lüè zhuó, yuǎn fú tú.
闲略彴,远浮屠。
xī nán xiū zhú yǒu máo lú.
溪南修竹有茅庐。
mò xián zhàng jù pín lái wǎng, cǐ dì piān yí zhe lǎo fū.
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
“溪南修竹有茅庐”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