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隐 唐代

罗隐头像
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出处
丹桂相倾愧后徒”出自唐代罗隐的《寄徐济进士》,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 guì xiāng qīng kuì hòu tú,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丹桂相倾愧后徒

往年疏懒共江湖,月满花香记得无。
霜压楚莲秋后折,雨催蛮酒夜深酤。
红尘偶别迷前事,丹桂相倾愧后徒
出得函关抽得手,从来不及阮元瑜。

《寄徐济进士》罗隐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徐济进士

往年疏懒共江湖,
月满花香记得无。
霜压楚莲秋后折,
雨催蛮酒夜深酤。
红尘偶别迷前事,
丹桂相倾愧后徒。
出得函关抽得手,
从来不及阮元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寄给徐济进士的一封诗信。诗人通过抒发自己对往事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自我反省,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以往的懒散生活,与江湖之间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月圆花香虽然美好,但仅仅记忆却无以言表,不能与现实相比。接着诗人运用了楚莲秋后折、蛮酒夜深酤来描绘时光的流逝,象征着岁月的凋零和瞬息即逝的人生。这里的楚莲和蛮酒分别代表了国内和国外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种种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

在第四句中,诗人提到了红尘偶别,意味着与尘世的分离。他对过去的事情也只能偶尔迷失其中,不能再追寻。丹桂相倾,则是形容与徐济之间的友情,表示自己对徐济的愧疚与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徐济成功的祝福。他称赞徐济才华出众,但自己却无法追随,出得函关,抽得手,实在来不及与徐济并肩同行。

整首诗意味深长,通过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反省,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事物的思念和向往,以及对自己过去懒散生活的懊悔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生的象征手法,以及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展示了罗隐独特的诗才和感慨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丹桂相倾愧后徒”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ì xú jì jìn shì
寄徐济进士

wǎng nián shū lǎn gòng jiāng hú, yuè mǎn huā xiāng jì de wú.
往年疏懒共江湖,月满花香记得无。
shuāng yā chǔ lián qiū hòu zhé,
霜压楚莲秋后折,
yǔ cuī mán jiǔ yè shēn gū.
雨催蛮酒夜深酤。
hóng chén ǒu bié mí qián shì, dān guì xiāng qīng kuì hòu tú.
红尘偶别迷前事,丹桂相倾愧后徒。
chū dé hán guān chōu dé shǒu, cóng lái bù jí ruǎn yuán yú.
出得函关抽得手,从来不及阮元瑜。

“丹桂相倾愧后徒”平仄韵脚

拼音:dān guì xiāng qīng kuì hòu tú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