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隐 唐代
- 简介
-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出处
- “山寒老树啼风曲”出自唐代罗隐的《建康》,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hán lǎo shù tí fēng q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山寒老树啼风曲
庾舅已能窥帝室,王都还是预人家。
山寒老树啼风曲,泉暖枯骸动芷牙。
欲起九原看一遍,秦淮声急日西斜。
《建康》罗隐 翻译、赏析和诗意
《建康》是唐代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诗意悲怆凄凉,描述了东晋衰落时期建康的景象。
潮平远岸草侵沙,东晋衰来最可嗟。
庾舅已能窥帝室,王都还是预人家。
山寒老树啼风曲,泉暖枯骸动芷牙。
欲起九原看一遍,秦淮声急日西斜。
这首诗中,罗隐描绘了建康城的衰败景象。首句“潮平远岸草侵沙”用“潮平”一词表达了建康被青草荒野所淹没的景象,传达了东晋王朝的繁荣已经逝去的感慨。接着,诗人描述了庾亮窥探帝位的动荡局势,“庾舅已能窥帝室”,暗示了朝代的动荡和不稳定。下一句“王都还是预人家”揭示了建康本应是皇室所在地,但却被普通百姓所占据,突显了朝代的衰败。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建康新旧交替的景象。他用“山寒老树啼风曲,泉暖枯骸动芷牙”描绘了建康的自然环境,山冷寒风吹拂下的树叶发出悲鸣之音,温泉中的尸骨也会颤动起来。这一描写暗示了建康的历史沉淀和繁华兴衰的变迁。
最后两句“欲起九原看一遍,秦淮声急日西斜”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感慨。九原是历史上建康的旧名,诗人希望能够再次观看一遍曾经的繁华,但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无力。秦淮是江南的一条河流,急促的声音伴随着夕阳的西斜,再次勾起了诗人对逝去繁荣的思念和无奈之情。
总的来说,《建康》通过生动、独特的描写手法,传递了东晋王朝的衰败和建康城的凄凉景象,同时诗人也透露出对繁华时期的怀念和对命运无奈的感慨。这首诗具有浓郁的历史气息,展示了罗隐细腻的感受和对人世沧桑的思考。
“山寒老树啼风曲”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àn kāng
建康
cháo píng yuǎn àn cǎo qīn shā, dōng jìn shuāi lái zuì kě jiē.
潮平远岸草侵沙,东晋衰来最可嗟。
yǔ jiù yǐ néng kuī dì shì,
庾舅已能窥帝室,
wáng dōu hái shì yù rén jiā.
王都还是预人家。
shān hán lǎo shù tí fēng qū, quán nuǎn kū hái dòng zhǐ yá.
山寒老树啼风曲,泉暖枯骸动芷牙。
yù qǐ jiǔ yuán kàn yī biàn, qín huái shēng jí rì xī xié.
欲起九原看一遍,秦淮声急日西斜。
“山寒老树啼风曲”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二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