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头像
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出处
忆作馀杭太守时”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zuò yú háng tài shǒu shí,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忆作馀杭太守时

细吟冯翊使君诗,忆作馀杭太守时
君有一般输我事,柘枝看校十年迟。

《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细细品味冯翊使君的诗,
回忆起我担任馀杭太守的时光。
你对我有一桩事情,
但柘枝的校勘结果迟迟不到十年。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诗人白居易与友人杨侍郎之间的交往为主题。白居易回忆起自己曾经担任馀杭太守时与杨侍郎的情谊。诗中提到杨侍郎对白居易有一件事情要交代,但柘枝看校(校勘校对树木的年轮)的结果却迟迟未能到达,已经过去了十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种忆旧的方式,表达了白居易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诗人细细品味冯翊使君的诗,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回忆中品味着友人杨侍郎的才华与情感。白居易在馀杭担任太守期间,与杨侍郎有着一段特殊的交往,这使得他对这段时光格外留恋。诗中提到杨侍郎有一桩事要交代给白居易,但柘枝的校勘结果却迟迟未能到达,已经过去了十年,这种描写增加了诗中的情感张力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通过回忆过去的交往,诗人唤起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中柘枝看校十年迟的描写也可理解为时光流转,人事已非,隐喻了友人的远离《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仔细品味冯翊的使君的诗,
回忆起我担任余杭太守时光。
你有一桩事情要告诉我,
柘枝的校勘结果迟了十年。

诗意:
这首诗以回忆和怀念为主题,描述了白居易与同州的杨侍郎之间的友谊。白居易细细品味着冯翊的使君的诗,同时回忆起自己曾经担任余杭太守的时光。诗中提到杨侍郎有一件事要告诉白居易,但柘枝的校勘结果却迟迟未能传达给他,已经过去了十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过去时光的思念之情。白居易品味冯翊使君的诗,可以理解为他在回忆中品味着杨侍郎的才华和情感。白居易在担任余杭太守期间与杨侍郎有着特殊的交往,这段时光让他格外怀念。诗中提到杨侍郎有一件事要告诉白居易,但柘枝的校勘结果却迟迟未能传达给他,已经过去了十年。这种描写增加了诗中情感的张力,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通过回忆过去的交往,白居易唤起了对杨侍郎的深深思念。诗中的柘枝校勘迟了十年可以理解为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也隐喻了友人的远离。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忆作馀杭太守时”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tóng zhōu yáng shì láng kuā zhè zhī jiàn jì
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

xì yín féng yì shǐ jūn shī, yì zuò yú háng tài shǒu shí.
细吟冯翊使君诗,忆作馀杭太守时。
jūn yǒu yì bān shū wǒ shì, zhè zhī kàn xiào shí nián chí.
君有一般输我事,柘枝看校十年迟。

“忆作馀杭太守时”平仄韵脚

拼音:yì zuò yú háng tài shǒu shí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