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曾丰 宋代
- 简介
- 出处
- “收拾乾坤平月春”出自宋代曾丰的《贺广东漕使黄郎中生朝》,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ōu shí qián kūn píng yuè chū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收拾乾坤平月春
黄石仙翁道眼明,书成往往字字精。
丹成书成俱是实,犹堕于偏非至道。
二者兼之白石□,先生渠谓天草草。
天皇案前黄老君,辍与人皇为老臣。
老郎老君之后身,收拾乾坤平月春。
春吾身外春吾民,四民无一不春者。
与士为春颂风雅,书于白石其上苴。
白石肉飞不尸假,弟功书在丹之下。
《贺广东漕使黄郎中生朝》曾丰 翻译、赏析和诗意
《贺广东漕使黄郎中生朝》是宋代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紫石仙翁骨道清,丹成往往步步轻。
黄石仙翁道眼明,书成往往字字精。
丹成书成俱是实,犹堕于偏非至道。
二者兼之白石□,先生渠谓天草草。
天皇案前黄老君,辍与人皇为老臣。
老郎老君之后身,收拾乾坤平月春。
春吾身外春吾民,四民无一不春者。
与士为春颂风雅,书于白石其上苴。
白石肉飞不尸假,弟功书在丹之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广东漕使黄郎中生朝的祝贺和赞美。诗中描绘了两位仙翁的形象,以及他们在道德修养和文学才华上的卓越成就。
第一联描述了紫石仙翁和黄石仙翁的修行成果。紫石仙翁身上的丹药炼成,使他行走轻盈;黄石仙翁眼力敏锐,书写的字句无一不精妙。
第二联指出,无论是丹药炼成还是书写成就,都是实实在在的,但仍有些偏离至道。白石□可能指的是第三联中的白石,表达了两位仙翁的智慧和卓越。
第三联中,诗人将广东漕使黄郎中比作天皇案前的黄老君,表示他辍去了高官厚禄,愿意为人皇效力,成为一位老臣。黄郎中的出现,使得天下安宁,万物和谐,宛如春天一般。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黄郎中的赞美和敬仰,将其与士人一起称颂风雅之美,并写下这首诗词,以记于白石之上。白石肉飞不尸假,弟功书在丹之下,可能表示诗人的诗篇如同白石一般坚实真实,与黄郎中的成就相辅相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黄郎中的杰出才能和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敬仰和祝贺之情。通过对黄郎中的赞美,诗人也寄托了对社会和人民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对春天和和谐的向往。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优美,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和艺术才华。
“收拾乾坤平月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è guǎng dōng cáo shǐ huáng láng zhōng shēng cháo
贺广东漕使黄郎中生朝
zǐ shí xiān wēng gǔ dào qīng, dān chéng wǎng wǎng bù bù qīng.
紫石仙翁骨道清,丹成往往步步轻。
huáng shí xiān wēng dào yǎn míng, shū chéng wǎng wǎng zì zì jīng.
黄石仙翁道眼明,书成往往字字精。
dān chéng shū chéng jù shì shí, yóu duò yú piān fēi zhì dào.
丹成书成俱是实,犹堕于偏非至道。
èr zhě jiān zhī bái shí, xiān shēng qú wèi tiān cǎo cǎo.
二者兼之白石□,先生渠谓天草草。
tiān huáng àn qián huáng lǎo jūn, chuò yú rén huáng wèi lǎo chén.
天皇案前黄老君,辍与人皇为老臣。
lǎo láng lǎo jūn zhī hòu shēn, shōu shí qián kūn píng yuè chūn.
老郎老君之后身,收拾乾坤平月春。
chūn wú shēn wài chūn wú mín, sì mín wú yī bù chūn zhě.
春吾身外春吾民,四民无一不春者。
yǔ shì wèi chūn sòng fēng yǎ, shū yú bái shí qí shàng jū.
与士为春颂风雅,书于白石其上苴。
bái shí ròu fēi bù shī jiǎ, dì gōng shū zài dān zhī xià.
白石肉飞不尸假,弟功书在丹之下。
“收拾乾坤平月春”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神秘和引人入胜。
"紫石仙翁骨道清,丹成往往步步轻"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仙翁通过修炼丹药,达到了身轻如燕的境界。紫石仙翁可能代表了一种修行或炼丹的信仰或传统,而丹成往往步步轻则描绘了这种修行的结果,即通过修炼丹药,人们可以达到身体轻盈、步履轻松的状态。
整首诗给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感觉,似乎在传达一种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同时,它也暗示了一种通过修炼和修行达到身心健康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哲学和宗教意味。
然而,由于缺乏更多的背景信息,以上解读可能并不准确。这首诗可能只是表达了一种对仙境的向往或对修行的赞美,不一定有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