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应时 宋代

简介
出处
气味故相许”出自宋代孙应时的《武担山感事》,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ì wèi gù xiāng xǔ,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气味故相许

身不入莲社,意非同漆园。
间来阅风物,归去老山村。
气味故相许,渊源须细论。
灯前秋夜永,未可付忘言。

《武担山感事》孙应时 翻译、赏析和诗意

《武担山感事》是宋代孙应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身不入莲社,意非同漆园。
间来阅风物,归去老山村。
气味故相许,渊源须细论。
灯前秋夜永,未可付忘言。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孙应时对于自己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他说自己没有加入莲社(指文人群体)的身份,也没有漆园(指官宦世家)的心意。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游历观赏后,他又回到了老山村。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深厚而久远的,需要细细品味和探究。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孙应时对于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感的思考。他并不追逐名利,不愿加入文人社群或追求官宦地位,而是选择回到自己熟悉的老山村。通过游历观赏风物,他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深厚而持久的,需要仔细品味和探究。诗中提到的莲社和漆园代表了不同的社会身份和追求,而孙应时选择了与之不同的生活态度。

诗人以灯前秋夜为背景,突出了一种安静、寂寞的氛围,也呼应了他内心的思考。最后一句"未可付忘言"表明他的感慨和思考是无法忘怀的,意味着他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将会持续下去。

整首诗词以简洁、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身份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独立性与追求自我价值的精神,也展现了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入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气味故相许”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ǔ dān shān gǎn shì
武担山感事

shēn bù rù lián shè, yì fēi tóng qī yuán.
身不入莲社,意非同漆园。
jiān lái yuè fēng wù, guī qù lǎo shān cūn.
间来阅风物,归去老山村。
qì wèi gù xiāng xǔ, yuān yuán xū xì lùn.
气味故相许,渊源须细论。
dēng qián qiū yè yǒng, wèi kě fù wàng yán.
灯前秋夜永,未可付忘言。

“气味故相许”平仄韵脚

拼音:qì wèi gù xiāng xǔ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这句诗“身不入莲社,意非同漆园”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深远的意境。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两个背景知识,才能深入理解这句诗的内涵。

1. “莲社”:此处通常用来比喻佛教的清净修行之地。莲,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常被用来象征清净、无垢的境界。所以,“身不入莲社”可以理解为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并未投身到清净的修行之中。

2. “漆园”:指的是以生活欲望和情感为主的世界。“意非同漆园”则表示诗人的内心世界并非只停留在世俗的欲望和情感上。

综合这两句诗来看,“身不入莲社”可以理解为诗人虽没有实际参与佛教修行,但内心保持着一份超然物外的态度;“意非同漆园”则表达了他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其思想情感和人生价值并非仅局限于尘世欲望之中。整体上,这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超越世俗的境界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这种情感并非实际参与宗教修行,而是内心的一种超脱和追求。诗人可能正面临着某种人生困境或挣扎,但仍希望保持内心的清净和自由。因此,这句诗带给我们一种深远而独特的感受,既感慨人生的苦难与挣扎,又赞美内心超越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