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禹锡 唐代
- 简介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出处
- “须得垂杨相发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杨柳枝词九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ū de chuí yáng xiāng fā huī,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
须得垂杨相发挥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麴尘丝。
御沟春水相晖映,狂杀长安少年儿。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杨柳枝词九首注释
⑴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
⑵桂树:指西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小山作的《招隐士》,其首句为“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杨柳枝词九首创作背景
此组《杨柳枝词》共九首,当为刘禹锡晚年所作。旧说是刘禹锡在唐文宗大和六至八年(832~834)在苏州时所作。然据诗意,皆言长安、洛阳风物,恐非苏州之作。这组诗的风格已不似在湘沅、巴渝时期所作《踏歌词》、《竹枝词》那样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了。虽仍标民歌题目,但其中已有较多文人诗的味道。这说明民歌到文人手中后,逐渐"雅化"的普遍规律。清人王士祯在《诗友诗传录》中曾指出《竹枝词》与《杨柳枝词》的区别:"《竹枝》泛咏风土,《柳枝》专咏杨柳,此其异也"。的确,《竹枝词》组诗每首随意取材,而《杨柳枝词》九首则皆咏杨柳,题材统一;又皆以杨柳拟人或象征,咏物抒情、言理,手法亦一致。杨柳乃北方风物,诗中明言长安及洛阳金谷园、铜驼陌、炀帝行宫等,可推知是晚年在东西二京时期所作。
由于长期的贬谪生活,刘禹锡有机会接触到湘沅巴蜀的民歌民谣。《旧唐书》本传云"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辞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在唐代,如此认真地学习民歌并取得卓越成绩的,刘禹锡首屈一指。
杨柳枝词九首赏析
刘禹锡直接运用民歌曲调创作的新诗,基本保持了纯正的民歌风味,又提高了民歌的艺术水平,既有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又谐音合律便于传唱,使雅俗互补,相得益彰。这正是刘禹锡在《竹枝词》小引中标树过的效法屈原的创作目标。
首句“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曲,用笛子吹奏(羌笛是笛的一种),其曲调流行后世,南朝以至唐代文人鲍照、吴均、徐陵、卢照邻、沈佺期等都有《梅花落》歌词,内容都与梅花有关。(见《乐府诗集》卷二四)这句意思说,起源于塞北的《梅花落》是用笛子吹奏的乐曲。
次句讲的是《楚辞》中的《招隐士》篇。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门客小山之徒作《招隐士》篇来表现对屈原的哀悼。《招隐士》首句云,“桂树丛生兮山之幽”,下文又两处有“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所以刘禹锡诗中以桂树指代《招隐士》篇。《招隐士》虽然篇章短小,但情辞悱恻动人,为后代所传诵。篇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尤为后世文人所赏爱,乐府杂曲歌辞有《王孙游》曲,南齐谢朓与王融、唐崔国辅均有歌词,即从此两句衍化出来。(见《乐府诗集》卷七四)次句意思是说,《招隐士》是淮南小山的歌词。《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咏梅花,《招隐士》出自淮南王门下,屡屡咏及桂树,它们与《杨柳枝词》(咏柳)都以树木为歌咏对象,在内容上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刘禹锡拿它们来与《杨柳枝词》相比。
《梅花落》、《招隐士》虽是产生于西汉的作品,但长久流传后世,到唐朝仍为人们所吟唱传诵。唐代文士不但写《梅花落》、《王孙游》乐府古题诗,而且在其他篇什中也常咏及这两个作品。如李白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落梅花”即指奏《梅花落》曲。王维诗云:“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别》)即化用《招隐士》句意。这都可以说明这两个作品在唐代的影响。
刘禹锡固然也重视这两个作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影响,但他本着文学必须创新的原则,向时人提出:“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指出《梅花落》、《招隐士》这两个作品毕竟是前朝之曲,不要再奏了,现在还是听我改旧翻新的《杨柳枝词》吧。《折杨柳》原来也是乐府旧曲。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枝词》,相和歌辞中有《折杨柳行》,清商曲辞中有《月节折杨柳歌》,其歌辞大抵是汉魏六朝的作品,都用五言古体来抒写。唐代不少文人所作《杨柳枝词》,从白居易、刘禹锡以至晚唐的李商隐、温庭筠、薛能等的许多作品,却都用七言近体的七绝形式来写作,虽然内容仍咏杨柳或与杨柳有关的事物,在形式上确是翻新了。唐人常用绝句配乐演唱,七绝尤多。《乐府诗集》都编入近代曲辞,表明它们是隋唐时代的新曲调。
刘禹锡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酬答,白居易有《杨柳枝》组诗八首,其第一首云:“《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禹锡的《杨柳枝》组诗九首,就是与白居易唱和之作,因此首篇“塞北梅花”一章,在构思、造语上都非常接近。比较起来,刘的“请君莫奏”二句比白的“古歌旧曲”二句,语言更为精警动人,因而赢得更多读者的喜爱。这两句诗,不仅概括了诗人的创作精神,而且那些致力于推陈出新的人们,也都可以借用它们来抒发自己的胸怀,因此可说含蕴丰富,饶有启发意义。
首篇上下两联都接近对偶,每联意思都对称,词语则是大部分对称,于大体整齐匀称中显出流动自然之美。
“须得垂杨相发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áng liǔ zhī cí jiǔ shǒu
杨柳枝词九首
sài běi méi huā qiāng dí chuī, huái nán guì shù xiǎo shān cí.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qǐng jūn mò zòu qián cháo qū, tīng chàng xīn fān yáng liǔ zhī.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nán mò dōng chéng chūn zǎo shí, xiāng féng hé chǔ bù yī yī?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táo hóng lǐ bái jiē kuā hǎo, xū de chuí yáng xiāng fā huī.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fèng quē qīng zhē fěi cuì wéi, lóng chí yáo wàng qū chén sī.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麴尘丝。
yù gōu chūn shuǐ xiàng huī yìng, kuáng shā cháng ān shào nián ér.
御沟春水相晖映,狂杀长安少年儿。
jīn gǔ yuán zhōng yīng luàn fēi, tóng tuó mò shàng hǎo fēng chuī.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chéng dōng táo lǐ xū yú jǐn, zhēng shì chuí yáng wú xiàn shí? huā è lóu qián chū zhǒng shí, měi rén lóu shàng dòu yāo zhī.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
rú jīn pāo zhì cháng jiē lǐ, lù yè rú tí yù hèn shuí? yáng dì xíng gōng biàn shuǐ bīn, shù zhū cán liǔ bù shèng chūn.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wǎn lái fēng qǐ huā rú xuě, fēi rù gōng qiáng bú jiàn rén.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yù mò qīng mén fú dì chuí, qiān tiáo jīn lǚ wàn tiáo sī.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rú jīn wǎn zuò tóng xīn jié, jiāng zèng xíng rén zhī bù zhī? chéng wài chūn fēng chuī jiǔ qí, xíng rén huī mèi rì xī shí.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cháng ān mò shàng wú qióng shù, wéi yǒu chuí yáng wǎn bié lí.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qīng yíng niǎo nuó zhàn nián huá, wǔ xiè zhuāng lóu chǔ chù zhē.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chūn jǐn xù fēi liú bù dé, suí fēng hǎo qù luò shuí jiā?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须得垂杨相发挥”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