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头像
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出处
百辟看晨趋”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述怀赠答十韵》,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ǎi pì kàn chén qū,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百辟看晨趋

文雅关西族,衣冠赵北都。
有声真汉相,无颣胜隋珠。
当轴龙为友,临池凤不孤。
九天开内殿,百辟看晨趋
诫满澄欹器,成功别大垆。
馀芳在公论,积庆是神扶。
步武离台席,徊翔集帝梧。
铨材秉秦镜,典乐去齐竽。
潇洒风尘外,逢迎诗酒徒。
唯应待华诰,更食万钱厨。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述怀赠答十韵》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述怀赠答十韵》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诗中赞美了杨尚书和李卿两位相公的才德和功绩,以及他们对国家的贡献。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文雅关西族,衣冠赵北都。
有声真汉相,无颣胜隋珠。
当轴龙为友,临池凤不孤。
九天开内殿,百辟看晨趋。
诫满澄欹器,成功别大垆。
馀芳在公论,积庆是神扶。
步武离台席,徊翔集帝梧。
铨材秉秦镜,典乐去齐竽。
潇洒风尘外,逢迎诗酒徒。
唯应待华诰,更食万钱厨。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赞美了杨尚书和李卿两位相公的才华和功绩。诗人用文雅来形容他们是西北方族群的优雅代表,用衣冠赵北都来形容他们的身份高贵地位尊崇。

诗中称赞他们有声有色地执掌政务,是真正的贤相,超过了隋朝的珍珠,意味着他们的才华和贡献更加出色。

诗中提到他们龙凤共舞,象征他们与皇帝之间关系密切,有友好的合作关系;临池凤不孤,意味着他们也有亲近遇见君主的机会。

诗中还提到他们的成就受到了各方重视和欣赏,九天都开门,宫廷百官都早早地去朝见皇帝。

诗中称赞他们以德言、诲疏、澄清器物,使得国家政务得以顺利进行。他们的成功也使得大垆的责任得以解脱。

诗中认为他们的美德和贡献被大家所认同,且具有神圣的力量。他们离开台席,徊翔在帝王树下,成为众人推崇的对象。

诗中提到他们铨材优秀,秉承秦之镜,指他们执掌权力公正严谨,有清明之心。典乐去齐竽,意味着他们的功绩被后人所称道,且无比卓越。

诗中称赞他们在风尘之外游荡,却能与诗人和酒友们相遇相知。他们的无所拘束和豪爽个性使得他们被人们所追捧。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他们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在官场得到更高的封赏,享受更加丰厚的待遇。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赞美的口吻,表达了对杨尚书和李卿二相的敬仰之情,赞颂他们的才德和对国家的贡献,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和祝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百辟看晨趋”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fèng hé lì bù yáng shàng shū tài cháng lǐ qīng èr xiàng gōng cè shù huái zèng dá shí yùn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述怀赠答十韵

wén yǎ guān xī zú, yì guān zhào běi dōu.
文雅关西族,衣冠赵北都。
yǒu shēng zhēn hàn xiāng, wú lèi shèng suí zhū.
有声真汉相,无颣胜隋珠。
dāng zhóu lóng wèi yǒu, lín chí fèng bù gū.
当轴龙为友,临池凤不孤。
jiǔ tiān kāi nèi diàn, bǎi pì kàn chén qū.
九天开内殿,百辟看晨趋。
jiè mǎn chéng yī qì, chéng gōng bié dà lú.
诫满澄欹器,成功别大垆。
yú fāng zài gōng lùn, jī qìng shì shén fú.
馀芳在公论,积庆是神扶。
bù wǔ lí tái xí, huái xiáng jí dì wú.
步武离台席,徊翔集帝梧。
quán cái bǐng qín jìng, diǎn lè qù qí yú.
铨材秉秦镜,典乐去齐竽。
xiāo sǎ fēng chén wài, féng yíng shī jiǔ tú.
潇洒风尘外,逢迎诗酒徒。
wéi yīng dài huá gào, gèng shí wàn qián chú.
唯应待华诰,更食万钱厨。

“百辟看晨趋”平仄韵脚

拼音:bǎi pì kàn chén qū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