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曹勋 宋代
- 简介
-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出处
- “终身不相失”出自宋代曹勋的《闺怨》,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ng shēn bù xiāng shī,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终身不相失
头上百宝钗,终身不相失。
唯有鸳鸯席,承欢难可毕。
唯有鸳鸯席,承欢难可毕。
《闺怨》曹勋 翻译、赏析和诗意
《闺怨》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以表达女子对婚姻的期望和思念之情为主题。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头上百宝钗,终身不相失。
唯有鸳鸯席,承欢难可毕。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女子对婚姻的期望和对夫妻间深厚感情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头上的珍宝钗以及鸳鸯席来象征婚姻的美好和情感的珍贵。诗人表达了女子希望能够与丈夫一生相伴互爱,珍惜彼此在婚姻中的承诺和快乐。然而,诗人也意识到,真正的幸福和欢乐是无法被完全拥有和尽情享受的,因此使用了“承欢难可毕”的描述,强调了欢乐是无穷无尽的,夫妻之间的甜蜜和亲密需要不断经营和珍惜。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对婚姻的向往和对夫妻情感的追求。头上的百宝钗象征着婚姻的美好和珍贵,诗人强调它们“终身不相失”,表达了女子对婚姻的期望和愿望。而鸳鸯席则象征着夫妻间的亲密和欢乐,诗人称之为“承欢难可毕”,意味着真正的幸福是无法被完全占有和尽情享受的。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婚姻的美好和复杂性,反映了诗人对婚姻和感情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对婚姻的象征性描绘,抒发了女子对幸福婚姻和深厚感情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婚姻中的甜蜜和复杂性。它展现了宋代女性对婚姻的期望和对家庭幸福的追求,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和经营自己的婚姻关系,与伴侣共同创造幸福。
“终身不相失”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uī yuàn
闺怨
tóu shàng bǎi bǎo chāi, zhōng shēn bù xiāng shī.
头上百宝钗,终身不相失。
wéi yǒu yuān yāng xí, chéng huān nán kě bì.
唯有鸳鸯席,承欢难可毕。
“终身不相失”平仄韵脚
拼音:zhōng shēn bù xiāng shī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