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珪 宋代

王珪头像
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出处
说诗堪解颐”出自宋代王珪的《挽董澜溪二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uō shī kān jiě yí,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说诗堪解颐

嗜学尝忘味,说诗堪解颐
竹林虽晚会,濠上独深知。
兰畹无留馥,凤巢空旧枝。
停云正愁望,横笛未休吹。

《挽董澜溪二首》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挽董澜溪二首》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董澜溪的思念之情,并以此为引子展开了对于学问、诗歌和人生的沉思。

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王珪对学问的钟爱。他称自己"嗜学尝忘味",意味着他对学问的醉心程度已经超越了一般人的理解。他认为阅读诗歌可以滋养灵魂,"说诗堪解颐",即通过阅读诗歌,他能得到知识的滋养和精神上的满足。

接着,诗人以"竹林"和"濠"作为意象,描绘了他与董澜溪的友情。他们相识于竹林,虽然这个相聚的时机有些晚,但他们依然能够在竹林中相会,共享诗歌和学问的乐趣。而"濠上独深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董澜溪的了解和理解,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共鸣和默契。

在第二首诗中,王珪以兰花和凤巢作为意象,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留恋和惋惜。"兰畹无留馥"意味着兰花田已经没有了芬芳的气息,而"凤巢空旧枝"则暗示着凤凰已经离去,只留下了空巢。这些意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变迁,诗人对于这些变化感到愁绪万千。

最后两句"停云正愁望,横笛未休吹"则是对于自身心境的描绘。"停云"象征着迟迟不散的愁绪,而"横笛"则是诗人自身的象征,暗喻他的心境依然未能得到宁静和解脱。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描绘自己对学问的热爱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光阴易逝和心境的感慨,表达了王珪深沉的思考和情感。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王珪对于学问和友情的热忱,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说诗堪解颐”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ǎn dǒng lán xī èr shǒu
挽董澜溪二首

shì xué cháng wàng wèi, shuō shī kān jiě yí.
嗜学尝忘味,说诗堪解颐。
zhú lín suī wǎn huì, háo shàng dú shēn zhì.
竹林虽晚会,濠上独深知。
lán wǎn wú liú fù, fèng cháo kōng jiù zhī.
兰畹无留馥,凤巢空旧枝。
tíng yún zhèng chóu wàng, héng dí wèi xiū chuī.
停云正愁望,横笛未休吹。

“说诗堪解颐”平仄韵脚

拼音:shuō shī kān jiě yí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