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苏辙 宋代

苏辙头像
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出处
芬芳杂兰菊”出自宋代苏辙的《燕贡士》,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 fāng zá lán jú,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芬芳杂兰菊

泮水生芹藻,干旄在浚城。
桑鸮同变响,苹鹿共和鸣。
秋晚槐先堕,霜多桂向荣。
清尊助劝驾,急管发欢声。
勇锐青衿士,淹通白发生。
芬芳杂兰菊,变化等鹍鲸。
去日衣冠盛,归时里巷惊。
坐中词赋客,愧尔一经明。

《燕贡士》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燕贡士》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泮水中生长着茂盛的芹和藻,干旄悬挂在浚城。桑树上的鸮鸟和变色的蝉鸣声相和谐,苹果树上的鹿和和鸣声共同响起。秋天的晚上,槐树先落叶,霜使桂树更加繁盛。清酒助兴,急管奏欢乐的声音。勇敢而有才华的年轻士人,充满朝气的白发生发。芳香的兰花和菊花交织在一起,变换多样如鹍鸟和鲸鱼。过去的辉煌衣冠现已过去,回家时小巷都为之惊动。坐在其中的文学才子,感到自愧不如你的聪明才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宴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士人风采和文化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宴会氛围,展现了士人的才华和风采。作者用丰富的比喻和意象,揭示了士人的品质和文化的变化,同时表达了自己的自愧和敬仰之情。

赏析:
《燕贡士》以描绘自然景物和宴会为主线,通过对泮水、桑树、槐树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界的美丽。同时,作者通过描写宴会中的欢乐氛围和奏乐声,展现了士人的才华和风采,以及文化的繁荣。诗中的比喻和意象丰富多样,如将变色的蝉和鸮鸟的鸣声相对应,将苹果树上的鹿和和鸣声相比,将芳香的兰花和菊花类比鹍鸟和鲸鱼的多样性等等。这些形象的运用使诗词更加生动丰富。

整首诗词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通过运用平仄押韵、对仗和重复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朗朗上口,表达力强。作者以自愧的态度,将自己与坐在其中的文学才子对比,表达了对才华横溢的士人的敬仰和自卑之情,展示了他对士人风采的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宴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士人风采的讴歌,呈现了宋代社会的文化繁荣和士人的才情风采,展示了苏辙对士人的敬仰和自愧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芬芳杂兰菊”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àn gòng shì
燕贡士

pàn shuǐ shēng qín zǎo, gàn máo zài jùn chéng.
泮水生芹藻,干旄在浚城。
sāng xiāo tóng biàn xiǎng, píng lù gòng hé míng.
桑鸮同变响,苹鹿共和鸣。
qiū wǎn huái xiān duò, shuāng duō guì xiàng róng.
秋晚槐先堕,霜多桂向荣。
qīng zūn zhù quàn jià, jí guǎn fā huān shēng.
清尊助劝驾,急管发欢声。
yǒng ruì qīng jīn shì, yān tōng bái fà shēng.
勇锐青衿士,淹通白发生。
fēn fāng zá lán jú, biàn huà děng kūn jīng.
芬芳杂兰菊,变化等鹍鲸。
qù rì yì guān shèng, guī shí lǐ xiàng jīng.
去日衣冠盛,归时里巷惊。
zuò zhōng cí fù kè, kuì ěr yī jīng míng.
坐中词赋客,愧尔一经明。

“芬芳杂兰菊”平仄韵脚

拼音:fēn fāng zá lán jú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