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苏辙 宋代

苏辙头像
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出处
文词近比汉京西”出自宋代苏辙的《曾子固舍人挽词》,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én cí jìn bǐ hàn jīng x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文词近比汉京西

少年漂泊马光禄,末路骞腾朱会稽。
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
平生碑版无容继,此日铭诗谁为题。
试数庐陵门下士,十年零落晓星低。

《曾子固舍人挽词》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曾子固舍人挽词》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年漂泊马光禄,
末路骞腾朱会稽。
儒术远追齐稷下,
文词近比汉京西。
平生碑版无容继,
此日铭诗谁为题。
试数庐陵门下士,
十年零落晓星低。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曾子固舍人的离别之情。诗中提到了作者的少年时代漂泊不定、奔波劳碌的经历,马光禄和朱会稽都是地名,暗示了作者多次迁徙的辛苦。他追求儒术的追求超越了齐国的稷下学宫,而在文词的才华上又与当时的汉京西城的文人相媲美。然而,尽管作者有过一生无法被传颂的碑版,但他希望有一天有人能铭记他的诗歌。最后,他试着数数自己在庐陵门下的同僚,发现自己已经孤零零地在这个世界中徘徊了十年,如同黎明时分低垂的星星。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诗中的少年漂泊形象和末路骞腾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和奋斗。通过对儒术和文词的追求,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学问和才华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一生的价值与意义的思考。最后几句,则通过对自己在庐陵门下的同僚的回望,表达了作者在漫漫人生路上的孤寂和迷茫。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它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自身存在意义的思索,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普遍困境和内心的挣扎。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对于人生的追求和个人价值的追求提出了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文词近比汉京西”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ēng zǐ gù shè rén wǎn cí
曾子固舍人挽词

shào nián piāo bó mǎ guāng lù, mò lù qiān téng zhū kuài jī.
少年漂泊马光禄,末路骞腾朱会稽。
rú shù yuǎn zhuī qí jì xià, wén cí jìn bǐ hàn jīng xī.
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
píng shēng bēi bǎn wú róng jì, cǐ rì míng shī shuí wèi tí.
平生碑版无容继,此日铭诗谁为题。
shì shù lú líng mén xià shì, shí nián líng luò xiǎo xīng dī.
试数庐陵门下士,十年零落晓星低。

“文词近比汉京西”平仄韵脚

拼音:wén cí jìn bǐ hàn jīng xī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八齐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关诗句

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